竹节草,拉丁文名:Chrysopogon aciculatus (Retz.) Trin.禾本科、金须茅属 多年生,具根茎和匍匐茎。秆的基部常膝曲,叶鞘无毛或仅鞘口疏生柔毛,多聚集跨覆状生于匍匐茎和秆的基部,秆生者稀疏且短于节间;叶舌短小,基部圆形,先端钝,两面无毛或基部疏生柔毛,边缘具小刺毛而粗糙,秆生叶短小。圆锥花序直立,长圆形,紫褐色,初时与穗轴顶端愈合,基盘顶端被锈色柔毛;颖革质,约与小穗等长;先端全缘,内稃缺如或微小;鳞被膜质,顶端截形;颖纸质,花果期6-10月。
图片均取之中国植物图库
基本信息
多年生,具根茎和匍匐茎。秆的基部常膝曲,直立部分高20-50厘米。叶 竹节草 鞘无毛或仅鞘口疏生柔毛,多聚集跨覆状生于匍匐茎和秆的基部,秆生者稀疏且短于节间;叶舌短小,长约0.5毫米;叶片披针形,长3-5厘米,宽4-6毫米,基部圆形,先端钝,两面无毛或基部疏生柔毛,边缘具小刺毛而粗糙,秆生叶短小。圆锥花序直立,长圆形,紫褐色,长5-9厘米;分枝细弱,直立或斜升,长1.5-3厘米,通常数枝呈轮生状着生于主轴的各节上;无柄小穗圆筒状披针形,中部以上渐狭,先端钝,长约4毫米,具一尖锐而下延、长4-6毫米的基盘,初时与穗轴顶端愈合,基盘顶端被锈色柔毛;颖革质,约与小穗等长;第一颖披针形,具7脉,上部具2脊,其上具小刺毛,下部背面圆形,无毛;第二颖舟形,背面及脊的上部具小刺毛,先端渐尖至具一劲直的小刺芒,边缘膜质, 具纤毛;第一外稃稍短于颖;第二外稃等长而较窄于第一外稃,先端全缘,具长4-7毫米的直芒;内稃缺如或微小;鳞被膜质,顶端截形;花药长约0.8毫米。有柄小穗长约6毫米,具长2-3毫米无毛之柄;颖纸质,具3脉;花药长约2.5毫米。花果期6-10月。染色体数n=10 (Chen et C. Hsu,1962)。
生于向阳贫瘠的山坡草地或荒野中,海拔500-1000米。
产于广东、广西、云南、台湾;也分布于亚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地区。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本种植物根茎发达且耐贫瘠土壤,为较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竹节草
【生态习性】具有匍匐茎,侵占性强,叶片着生于基部,易形成平坦的坡面。适宜的土壤类型较广,在土壤pH值为6.0~7.0时,生长最好。抗旱、耐湿,具有一定的耐践踏性,但不抗寒。
【特点及用途】由于其根茎发达,耐贫瘠土壤,最适合用于路旁和作水土保持草坪。
竹节草·中药材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拼音名】Zhú Jié Cǎo
【别名】竹节菜、翠蝴蝶、翠娥眉、笪竹花、倭青草(《救荒本草》),竹菜、鸭跖草(《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竹筋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mmelina diffusa Burm.f.)的全草。6~7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披散草本。茎柔弱,匍匐地面,节上生根,或为半攀援状。叶披针形或卵形,长3~7厘米,宽1~1.5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秃净或披柔毛;鞘常有红色小斑点,鞘口有睫毛。佛焰苞具柄,卵状披针形,折迭状,长1.5~2.5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浑圆或心形,秃净或被毛,有纵线条,横线条不明显,柄长1~3厘米;聚伞花序在1苞内2个,下部1个有花1~3朵,不结实,上部的有花1~2朵,结实;萼片3;花瓣3,蓝色或外面1枚淡白色;发育雄蕊3,退化雄蕊3;子房3室,其中2室含胚珠2颗,背室含胚珠1颗。蒴果。种子黑色,有网纹和深窝点。花期夏、秋。
【生境分布】生于阴湿之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性味】《生草药性备要》:味淡,性寒。
【功能主治】
《生草药性备要》:治白浊,消热散毒,利小便。
《岭南采药录》:根茎捣烂,敷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克,鲜品30~60克。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本栽培品种在四川梁平、乐山、成都等地均有发现。模式标本采自成都市望江公园。
毛秆野古草,拉丁文名:Arundinella hirta Tanaka 禾本科、野古草属多年生草…
狗尾草 P. Beauv.),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形似狗尾巴得名。…
毛秆野古草,拉丁文名:Arundinella hirta Tanaka 禾本科、野古草属多年生草…
普通小麦秆直立,丛生,具6-7节,高60-100厘米,径5-7毫米。叶鞘松弛包茎,…
黑米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大米, 属于糯米类。黑米是由禾本科植物稻经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类特色品种。粒型有…
泰竹,别名:暹逻竹,是禾本科植物,原产于缅甸和泰国。我国台湾 ,竿直立,形成极密的单一竹丛,高8…
凤尾竹 Raeusch. ex Schult. ’Fernleaf’ R. A. Young)是禾本科,簕竹属孝顺竹的变种。植株较高大,杆高可达6米,竿中空,小枝稍下弯,下部挺直,绿色;竿壁稍薄;节处稍隆起,无毛;叶鞘无毛,纵肋稍隆起,背部具脊;叶耳肾形,边缘具波曲状细长繸毛;叶舌圆拱形,叶片线形,上表面无毛,下表面粉绿而密被短柔毛,小穗含小花,中间小花为两性;外稃两侧稍不对称,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急尖;内稃线形,脊上被短纤毛,花药紫色,子房卵球形,羽毛状。成熟颖果未见。原产中国,华东、华南、西南以至台湾、香港均有栽培。凤尾竹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宜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壤土。该种观赏价值较高,宜作庭院丛栽,也可作盆景植物。全草或根入药,味淡、微苦,性寒,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功效,可治痢疾、泄泻等多种病症。凤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