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蓝翅叶鹎

蓝翅叶鹎(学名:Chloropsis moluccensis):小型鸟类,体长15-18厘米。雄鸟通体草绿色,尾蓝绿色,肩和翅亮蓝 色,胸缀有黄色,颏、喉黑色。雌鸟颏,喉蓝绿色。

栖息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和林缘疏林灌丛中。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树栖性,主要在乔木树冠层和灌木上活动,晚上也栖于树上。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部分植物果实、种子和花等植物性食物。

分布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缅甸、中南半岛、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蓝翅叶鹎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雀形目

科:

和平鸟科

属:

叶鹎属

种:

蓝翅叶鹎

亚种:

亚种

保护级别:

无危 标准

形态特征

蓝翅叶鹎雄鸟额浅黄色,头顶至枕绿色而沽黄或褐色,背、腰至尾上覆羽草绿色。尾羽蓝绿色具暗褐色羽轴纹,中央尾羽暗绿色,外侧尾羽钻蓝色,除最外侧1-2对尾羽外,其余尾羽基部外翈或多或少沾有绿色。翅上小覆羽辉钻蓝色,初级覆羽和小翼羽深蓝色,外翈亮钻蓝色,飞羽黑色,外侧初级飞羽外翈亮钻蓝色,其余翅表面大都草绿色,但较上体深。眼先、眼下至颏、喉黑色,外围以淡黄色环带,环带外缀以污黄色,下嘴基部具一短的紫蓝色髭纹或髭纹不显、呈钻蓝色,耳羽绿色而缀有铜褐色,其余下体淡绿色或草绿色,胸部缀以黄色,翼缘蓝色,翼下覆羽灰褐沾绿色。

雌鸟上体草绿色,额绿色,翅表面和上体同色,翅上小覆羽浅钻蓝色,小翼羽和初级覆羽蓝绿色,外侧飞羽外翈浅蓝色。眼先蓝绿色,眼周绿色。颏、喉中央淡蓝绿色,其余和雄鸟相似。

虹膜棕色至褐色,嘴黑色,跗蹠淡灰或淡蓝色。

大小量度:体重♂18-33克,♀20-35克;体长♂158-182毫米,♀150-175毫米;嘴峰♂17-19毫米,♀16-19毫米;翅♂78-85毫米,♀74-82毫米;尾♂67-74毫米,♀62-69毫米;跗蹠♂17-19毫米,♀16-18毫米。(注:♂雄性;♀雌性)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和林缘疏林灌丛中,尤其喜欢比较干燥而稀疏的树林,也出入于次生灌丛、果园和农田地边小树丛。


分布范围

分布于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中国(云南西部、西南部和东南部)。

蓝翅叶鹎分布图


生活习性

迁徙:留鸟。

习性: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树栖性,主要在乔木树冠层和灌木上活动,晚上也栖于树上。

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部分植物果实、种子和花等植物性食物。

查看全部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营巢于树上,巢呈杯状,主要用细而柔软的枯草茎编织而成,巢外壁网有蛛网。巢的大小直径为6-7厘米,深6-6.5厘米,距地高5-9米,每窝产卵通常2-3枚。卵乳白色或粉白色,被有不规则的发丝状的灰色、黑色、紫色或红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卵的大小为21 × 15毫米。


亚种分化

Chloropsis moluccensis chlorocephala

Chloropsis moluccensis serithai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蓝翅叶鹎在中国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稀少,是稀有鸟类,应注意保护。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查看全部

叶鹎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太平鸟又名十二黄,是雀形目太平鸟科太平鸟属鸣禽。雄鸟额及头顶前部栗色,…
  • 血雀雀科朱雀属鸟类,体重36-49克;体长155-182毫米。雄鸟除眼先、翼与尾为黑色外,…
  • 北椋鸟雀形目椋鸟科,全长约18厘米,背部深色,腹部白色,属于候鸟。栖息于阔叶林或田野内,食植物果实…
  • 金腰燕:体长16-18厘米,体重18-21克,寿命15年。上体黑色,具有辉蓝色光泽,腰部栗色,…
  • 褐柳莺小型鸟类,体长11~12厘米。外形甚显紧凑而墩圆,两翼短圆,尾圆而略凹。上体灰褐,…
  • 红头穗鹛是雀形目画眉科伪穗鹛属鸟类。成鸟额至头顶或至枕部为棕红色;额基和眼先淡灰黄色;眼圈隐隐泛黄白色;颊和耳羽灰黄色缀有橄榄褐色;其余上体连同翼和尾的表面为橄榄绿褐色;飞羽和尾羽暗褐色,外缘沾茶黄色;下体颏、喉和胸浅灰黄色,具细黑羽干纹;腹和尾下覆羽橄榄褐绿色;腋羽和翼下覆羽淡灰黄色;虹膜棕红色;上喙角褐色,下喙暗黄色;脚黄褐色。红头穗鹛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地区;在中国分布于秦岭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长江流域、华南、华中和西南地区。栖息于山地森林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结小群或与棕颈钩嘴鹛等其他鸟类混群,在林下灌丛间来回跳跃穿梭。主食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和半翅目等昆虫,偶食少量植物种实。繁殖期在4-7月,营巢于茂密灌草丛或竹丛中。窝卵数4-5枚,卵白色且具棕斑,雏鸟晚成;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共同育雏。红头穗鹛为食虫益鸟,被列入中国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
  • 酒红朱雀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雄鸟通体深红色,头部深朱红或棕红色,下背和腰玫瑰红色,…
  • 欧洲八哥原生于欧洲、亚洲与北非,现已被引至全世界,除了新热带区以外。欧洲八哥偏好低洼栖地,是一种具…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