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彩虹锹甲

彩虹锹甲是澳洲北部和新几内亚岛的特产,全属仅一种。那翅鞘上光鲜亮丽的金属色泽会让所有见过它们的人——就算是害怕虫子的人——也会惊叹不已,在澳洲属于保护动物。但因为甲虫爱好者的狂热众多,还是有一些个体流出到海外,当年一对儿体型普通的活体在日本售价达到150万日元(约合8万5千元人民币)。 但伴随日本方面人工繁殖的成功,这个品种不单在宠物界得到推广,也得到了保育。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彩虹锹甲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

亚门:

有腭亚门

纲:

昆虫纲

亚纲:

有翅亚纲

目:

鞘翅目

科:

锹甲科

属:

彩虹锹属

种:

彩虹锹

分布区域:

澳洲北部、新几…

基本信息

彩虹锹甲属于鞘翅目,锹甲科,一属一种。它们充满金属质感的翅鞘所蕴藏的美丽色泽是物理色,即使被制成标本也不会减退,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真实写照。是全世界最美丽的甲虫之一。彩虹锹甲的雄虫体长5厘米左右,雌虫体长3厘米左右。几乎所有雄性都长有夸张的“大牙”(上颚),看起来就像是“罐头起子”。其实,锹甲这个名字是从日文翻译过来的,“锹”指的是古时日本武士兜前方的“锹形前立”。


外形特征

彩虹锹甲的外形颜色通常分为俩种:一种是偏绿的金属色;另一种则是偏红。它们的大颚向上弯曲,比起锹甲其实更像独角仙,但它们和其它锹甲最大的不同还是在羽化时期。大多数锹甲的大颚在羽化时就已经固定了大小,但彩虹锹甲的颚会伴随羽化慢慢充血膨胀起来,好似在吹起气球。(摘自《台湾爱酷族水族宠物月刊杂志》No.8期。)

相信彩虹锹甲是世界上最好辨认的昆虫之一,集纯洁与高贵于一身,那美丽的金属色外壳只需要一眼就不会看错了。

查看全部

种群分布

彩虹锹甲分部在新几内亚岛至在澳大利亚北部的高山林地间,喜欢低温、高湿度的环境。由于一属一种,野外群落相对已经稀少,在当地属于保护物种,野生个体也已经禁止采集销售。如今在各个国家市场上所流通的个体基本都是日本、台湾等地人工繁殖的,请有意饲养的爱好者注意一定要选择人工饲育的个体,不要购买野生珍惜动植物。


饲养方式

寿命:一年~一年半

产卵~孵化:约30天

L1~L2:约20~40天

L2~L3:约20~40天

L3~羽化:约2个月~10个月

食物:水果(不要喂西瓜等水分多的水果)、甲虫果冻。

彩虹锹甲是热带高山种类,耐冷也耐热,但相对比较喜欢低温高湿的环境。饲养箱的垫材可以选择潮湿的木屑或者椰土,上层覆盖湿苔藓用来保湿。它们喜欢吃甲虫果冻和各类甜美多汁的水果,适温为15~28℃,又以维持在25℃上下通风阴凉处适宜。幼虫可使用木屑、菌丝瓶来饲养。平时除了多观察进食情况,替它们补替、更换饲饵外,还需适时将水分混于底土中,保持土壤潮湿(水分不可过多,程度大概是用手拧土,底土仍会松开为准)。

查看全部

繁殖方式

虽说每一只彩虹锹甲的成长期皆不相同,可是想让所饲养的锹形虫交配,则要等到蛰伏期过后才会有生殖能力。它们和一般兜、锹一样,是否过蛰伏期可观察个体的食欲是否变得旺盛、是否能爬出土壤四处走动来作辨别依据,假若所圈养的彩虹锹甲已经完全成熟,就能进行配对。如果它们“无意”在一起,饲主可设置交配台,吸引母虫进食,以进行交配。成虫一生中可以分批产下100颗卵。

在挑选种虫时,尽量选取体型硕大、强健者为佳,这样产下的幼虫才会比较饱满壮硕。通常雄性锹甲体型比较大,大颚威风凛凛。雌性个子要小得多,颚也小得多。

彩虹锹甲的幼虫要在黑暗中度过将近一年的时间才会化蛹,成熟的幼虫会在朽木里啃咬出很大的空间,作为蛹室的框架,然后用咬下来的碎木屑粘成一个木屑包,把自己封在里边蜕皮成蛹。大概一个月后就会羽化了。

雄性个体

查看全部

鞘翅目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