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香港大沙叶

香港大沙叶(学名:Pavetta hongkongensis,英文名称:Hong Kong Pavetta),别称茜木或满天星,为茜草科大沙叶属植物。于1850年由美国人怀特(Charles Wright)在香港岛发现并制成模式标本,但直到1934年才以香港命名为新品种植物。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香港大沙叶

别名:

茜木、满天星

界:

植物界

科:

茜草科

属:

大沙叶属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1-4米;叶对生,膜质,长圆形至椭圆状倒卵形,长8-15厘米,宽3-6.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近无毛或沿中脉上和脉腋内被短柔毛;侧脉每边约7条,在叶片上面平坦,在下面凸起;叶柄长1-2厘米;托叶阔卵状三角形,长约3毫米,外面无毛,里面有白色长毛,顶端急尖。花序生于侧 枝顶部,多花,长7-9厘米,直径7-15厘米;花具梗,梗长3-6毫米;萼管钟形,长约1毫米,萼檐扩大,在顶部不明显的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冠管长约15毫米或长些,外面无毛,里面基部被疏柔毛;花丝极短,花药突出,线形,长约4毫米,花开时部分旋扭;花柱长约35毫米,柱头棒形,全缘。果球形,直径约6毫米。花期3-4月。


分布范围

香港大沙叶是香港原生植物,生于山地疏林下或灌木丛中,在香港属常见植物,中国海南、广东、广西及云南和菲律宾也有分布。

产广东、香港、海南、广西、云南等省区。生于海拔200-1300米的灌木丛中。分布于越南。模式标本采自香港。

查看全部

主要价值

全株可入药,性寒,味苦涩,可清热解暑,活血,祛瘀。

全株入药,有清热解毒、活血去瘀之效,又能治感冒发热、中暑、肝炎、跌打刀伤。本种的叶表面有固氮菌所形成的菌瘤,满布叶上呈点状,故民间称“满天星”。


发现

于1850年由美国人怀特(Charles Wright)在香港岛发现并制成模式标本,但直到1934年才以香港命名为新品种植物。


参考文献

Pavetta hongkongensis Bremek. in Fedde, Repert Sp. Nov. 37: 104. 1934; Merr. in Lingnan sci. Journ. 15: 18. 1936; 广西植物名录, 第二册: 592. 1971; 海南植物志3: 346, 图763. 1974;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4: 263. 图5940. 1975; 云南树木图志, 下册: 1158. 1991. ——Tarenna kwangsiensis Hand. -Mazz. in Sinensia 5: 14. 1934.


相关的种

大沙叶Pavetta arenosa Lour.   大沙叶(原变型)Pavetta arenosa Lour. form. Arenosa   光萼大沙叶(变型)Pavetta arenosa Lour. form. glabrituba Y. H. Chun & K. C. How   多花大沙叶Pavetta polyantha (Hook.f.) R. Br. ex Bremek.   糙叶大沙叶Pavetta scabrifolia Bremek.   汕头大沙叶Pavetta swatowica Bremek.   绒毛大沙叶Pavetta tomentosa Roxb. ex Sm.

大沙叶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蔓九节是茜草科九节属的攀援或匍匐藤本植物。常以气根攀附树干或岩石;幼枝无毛或有粃糠状柔毛;幼树叶卵形或倒卵形,托叶膜质;圆锥状或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苞片和小苞片线状披针形,花萼倒圆锥形,花冠白色,冠筒与裂片近等长,裂片长圆形;浆果状核果球形或椭圆形;花期4-6月;果期全年。因叶片紧贴着树干往上生长,宛如一条青龙上树,故又名“上树龙”。蔓九节分布在中国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地,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70-1360米的平地、丘陵、山地、山谷水旁的灌丛或林中。喜温暖湿润,不耐寒,耐荫,适宜选用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土壤。蔓九节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繁殖方法一般为扦插、压条、播种繁殖。据《福建药物志》中记载蔓九节“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风湿关节痛,头风痛,手足麻木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
  • 广东玉叶金花
  • 薄皮木是茜草科野丁香属的灌木。小枝被微柔毛;叶纸质,披针形、椭圆形或近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
  • 虎刺是茜草科、虎刺属小灌木,枝常二叉分枝,棕灰色,被短柔毛;叶对生,革质有短柄,…
  • 白纸扇是茜草科玉叶金花属,藤状攀援灌木,枝和小枝褐色,叶薄纸质,披针状椭圆形,两面有稀疏柔毛。花序…
  • 红纸扇是茜草科玉叶金花属植物。为多年生常绿灌木。植株高1.5-2米,树冠广圆形,分枝多,…
  • 六叶葎 Ehrend. & Schönb.-Tem. ex R. R. Mill)是茜草科拉拉藤属的一年生草本。常直立,有时披散状,高10-60厘米左右,近基部分枝,有红色丝状的根;茎直立,具疏短毛或无毛;叶片薄,纸质或膜质,长圆状倒卵形、倒披针形、卵形或椭圆形顶端钝圆而具凸尖;聚伞花序顶生和生于上部叶腋,苞片常成对披针形,花冠白色或黄绿色,裂片卵形,雄蕊伸出;果近球形,单生或双生,密被钩毛;花期4-8月;果期5-9月。六叶葎分布于中国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等地,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日本、朝鲜、俄罗斯均有栽培。生于海拔920-3800米的山坡、沟边、河滩、草地的草丛或灌丛中及林下。六叶葎味甘,性平,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赤白带下、痢疾、痛肿、跌打
  • 拉拉藤又名猪殃殃、爬拉殃、、八仙草。 多枝、蔓生或攀缘状草本,通常高30-90厘米;茎有4…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