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非洲秃鹳

秃鹳(Leptoptilos crumeniferus),又称非洲秃鹳,是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种鹳。它们栖息在潮湿及干旱的环境,包括接近人类的地方,如垃圾站。

非洲秃鹳栖居在河流、湖泊、沼泽、草地等地带,甚至靠近人类居住区,集群,日行性,飞翔沉重、缓慢。留鸟。颈下部的膨胀肉垂(喉囊)用于求偶炫耀,主要以各种动物的尸体为食,也捕食昆虫、鱼、鼠和鸟等活猎物。有时会翻食垃圾。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非洲秃鹳

二名法:

( )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鹳形目

科:

鹳科

属:

秃鹳属

种:

非洲秃鹳

分布区域:

非洲撒哈拉沙漠…

形态特征

秃鹳是大型的鸟类,最大的标本高达1.5米,重超过9公斤,翼展阔3.2米。一般而言,它们长1.1-1.4米,翼展阔2.25-2.87米,重4.5-8公斤。它们飞行时的颈部会缩起,仿佛鹭科。

秃鹳的头部及颈部没有毛,背部黑色,腹部白色。它们的喙也很大,喉咙附近有粉红色的囊。双脚及翼都是黑色的。雄鸟及雌鸟很像,但雏鸟较为褐色,喙较细小。雏鸟要达4岁才达至完全成熟。

查看全部

生活习性

栖息于草原及沼泽,有时会很靠近人为栖息的环境。为大型的腐食性鸟类,吃食各种动物的尸体,常常吃狮子猎食后剩下的残骸,或是在人类的垃圾堆中觅食,粗壮而末端尖的喙有利于其撕开尸体,头颈部裸露的皮肤可以避免在伸入动物体内时弄脏羽毛。会侵入红鹤群(Flamingo, Phoenicopterus spp)的繁殖区,捕食幼鸟及卵,有时甚至猎食成鸟。颈部前方的肉垂包括一个汽囊状构造,可以藉由鼻孔充气而胀大或是泄气而变扁平,其功能不是贮存食物,而是与繁殖期的展示行为有关。飞行时拍翅缓慢沉重,会随着气流盘旋爬升高度。成群筑巢,巢位于树上或是悬崖岩壁上,由大量的树枝堆成,中央下凹,边缘有树叶及小树枝。

秃鹳很少出声,示爱时其喙会发出卡塔卡塔声。喉咙上的囊亦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查看全部

食性

秃鹳是食腐动物。它们的头部及颈部没有羽毛,就是一种适应性,因为若有羽毛的话,羽毛会黏上尸体的血及其他物质,很难保持清洁。它们也会吃其他细小的哺乳动物及爬行动物,包括白蚁、鱼类、蝗虫、草蜢、毛虫、青蛙、啮齿目、鳄鱼蛋及幼鳄、红嘴奎利亚雀雏鸟、鸽、火烈鸟、鸬鹚雏鸟及鹈鹕雏鸟。


繁殖

秃鹳是群居及有地盘的。在旱季,它们会在树上筑巢,每胎产2-3只蛋。


分布范围

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动物简介

非洲秃鹳 非洲秃鹳栖居在河流、湖泊、沼泽、草地等地带,甚至靠近人类居住区,集群,日行性,飞翔沉重、缓慢。留鸟。颈下部的膨胀肉垂(喉囊)用于求偶炫耀。

主要以各种动物的尸体为食,也捕食昆虫、鱼、鼠和鸟等活猎物。有时会翻食垃圾。

繁殖期不固定,营巢于大树上,每产1~4卵,孵化期29~31天,晚成鸟,3~4岁性成熟。

查看全部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2年鸟类红色名录——低危(LC)。

鹳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美洲白鹮:是一种大型涉禽。体长56-58厘米,体重750-1050克。头和颈裸出,喙很长,向下弯曲。…
  • 秃鹳,是鹳形目鹳科秃鹳属留鸟,又称东方副官鹳。成鸟头、颈几乎裸露,…
  • 黑鹮:是鹳形目鹮科动物。体长600-680毫米,是一种大型涉禽。特征为头裸出,…
  • 锤头鹳是鹳形目锤头鹳科的涉禽,产于非洲,分布于撒哈拉以南,亦见于马达加斯加,阿拉伯半岛西南部。…
  • 大蓝鹭是鹳形目鹭科的鸟类。共有5个亚种,体长137厘米。全身大部分羽毛呈灰蓝色羽毛,…
  • 秃鹳鹳科秃鹳属的一种大而笨重的涉禽,体长110-135厘米,体重约10千克,站立时颈直起来,…
  • 白头鹮鹳,又叫彩鹳,为鹳形目鹳科鹮鹳属的鸟类。羽色美丽,姿态优美,体长93-102厘米,…
  • 白鹮:体长67-75厘米,通体白色。头部裸露部分至上颈黑色,背腰、尾上及颈的下部有灰色饰羽。嘴黑,…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