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头鹳(学名:Scopus umbretta )是鹳形目锤头鹳科的涉禽,产于非洲,分布于撒哈拉以南,亦见于马达加斯加和阿拉伯半岛西南部。羽衣是均匀的焦茶色或土褐色,头大,后面有一个明显的水平羽冠。喙粗大而侧扁,尖端呈钩状,黑色,与短脚的颜色类似。黄昏时特别活跃,低著头停息溪畔,或慢慢涉行,两脚交替著搅动泥浆。觅食软体动物、蛙、小鱼和水生昆虫。
基本信息
锤头鹳
拉丁文学名:Scopus umbretta
分类:今颚总目|鹳形目|锤头鹳科
亦作hamerkop或hammer-headed stork。
鹳形目(Ciconiiformes)涉禽,锤头鹳科(Scopidae)的唯一种,学名Scopus umbretta。产于非洲,分布于撒哈拉以南,亦见于马达加斯加和阿拉伯半岛西南部。
体长约60公分(2呎),羽衣为几乎均匀的焦茶色或土褐色,头大,後 锤头鹳 面有一个明显的水平羽冠。
喙粗大而侧扁,尖端呈钩状,黑色,与短脚的颜色类似。黄昏时特别活跃,低著头停息溪畔,或慢慢涉行,两脚交替著搅动泥浆。觅食软体动物、蛙、小鱼和水生昆虫。用枝条在岩崖或树上筑巨大的巢窝,有时直径达1.8公尺(6呎),高达1.2公尺(4呎)。巢呈圆锥形,侧面有一个入口,从一条窄道进入垫以稀泥的中心室。每窝产白垩色卵3~6枚。
锤头鹳科(Scopidae)仅有一个种,即锤头鹳(Scopus umbretta)。
锤头鹳的亲缘关系不明朗,形态特征似鹭类又像鹳。另外还有类似鸻形目的地方,习性和行为也很独特。总之,从各方面而言,锤头鹳无疑是保持有原始特征的鸟。
外形:锤头鹳体型较小,全长仅50厘米,体形咋一看像中型的鹭,但头、颈较短,前三趾间有微蹼。身体羽毛颜色也不漂亮,全体为褐色。雌雄同色,幼鸟也似成鸟。雏鸟多为污白色。锤头鹳奇异的外型特征是头部向后的长冠羽与嘴呈一直线使头部呈锤型,因而得名。嘴和脚黑色,虹彩褐色。
锤头鹳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马达加斯加、阿拉伯西南部。栖息沼泽、湿地或河岸、入海口、河漫滩。
锤头鹳通常单独或成对生活,有时栖止河马的背上,步行缓慢,飞时与鹭类不同,头颈伸直。习性为半夜行性,白天也活动,但仅在日出前或黄昏。食物为小鱼、蛙、水生昆虫或小型兽类。
锤头鹳繁殖期因地区而异,在尼日利亚是1~4月,南非是7月至翌年1月。锤头鹳还因用小枝、泥、粪造成球状大巢著名,它的巢建在突出的水面的树杈上(也有的营巢在岩棚上),小的出入口在侧面,出入口以外虽然有蛇等可钻入的间隙,却坚固得人上去都踩不坏。多数书上记载,巢的内部分成几间,实际是有深的通道和窝,直径13~18厘米,长40~60厘米,像个隧道。雌雄共同造巢,约需1~1.5个月完成,一个巢通常用几年。另外,每对鸟拥有自己的1~3个巢,仅其中一个用于产卵繁殖,卵为白色,每产3~7枚卵。雌雄鸟共同抱卵、育雏,孵化期约50天,亲鸟的嘴像勺子样的一口一口地喂雏。
其他:非洲原始居民不知为什么那样怕锤头鹳,大概是它奇异的姿态或它那令人刺耳的叫声吧。当地人还迷信地认为河湖干涸这种鸟就会消失,会带来厄运。因此,锤头鹳附近的居民,没有人不怕它的。锤头鹳的鸣声是尖锐刺耳的金属声,还发出刺耳的很大的笑声,且在下雨前最爱鸣叫。
雪鹭:全身洁白的羽毛,颈背有丝状蓑羽。有一双亭亭玉立黄色长腿和一个黑色的鸟喙。在繁殖季节,鼻孔和眼…
小苇鳽是鹭科苇鳽属的鸟类。体长约33-38厘米,翼展52-58厘米,体重125-150克,寿命5年。…
彩鹮:是鸟纲、鹮科、彩鹮属的鸟类。体长48-66厘米,翼展80-95厘米,体重485-580克。…
美洲绿鹭共有5个亚种。体长约48厘米,翼展62-70厘米,体重240克。头顶和枕部冠羽具辉墨绿色。…
白鹳,是鹳形目鹳科鹳属鸟类。白鹳曾确定为3个亚种:指名亚种、中亚亚种和东方亚种。其体长约111厘米。…
棕夜鹭是一种中型涉禽,身长56-66 cm。这是一个矮胖的鹭。黑色头冠,腿爪是明亮的黄肉桂色。…
黑头鹮鹳:大型涉禽。体长102厘米,翼展150-175厘米,体重2050-2640克。寿命10年。…
船嘴鹭是鹭科船嘴鹭属的鸟类,是中型涉禽。船嘴鹭生活在秘鲁南部和巴西至墨西哥的红树林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