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纹喉鹎

纹喉鹎(学名:Pycnonotus finlaysoni):体长19厘米,是一种中等体型的偏绿色鹎。特征为头顶、脸颊、颏及喉均具黄色条纹。上体橄榄绿色。胸腹暗灰色,肛周和尾下覆羽艳黄。不可能与任何其他鹎类混淆。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粉褐色。

生活在低地常绿、落叶混交林、次生林及林缘,以及农田和人类居住环境附近的树丛和灌木丛内,繁殖期偶尔也到密林内繁殖。常单独和成对活动,很少成群。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食。分布于柬埔寨、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及中国的西南地区。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纹喉鹎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雀形目

亚目:

鸣禽亚目

科:

鹎科

属:

鹎属

种:

纹喉鹎

亚种:

亚种

保护级别:

无危 标准

形态特征

纹喉鹎的前额、颊、耳羽、颏和喉橄榄色密布金黄色纵纹,头顶至后颈深灰色,羽干中央较浅淡。背、肩和翅上覆羽橄榄绿色,背缀有灰色。飞羽暗褐色具橄榄绿色羽缘。腰和尾上覆羽暗橄榄黄色。尾橄榄绿色,外翈较鲜亮,外侧尾羽具窄的黄白色尖端。胸、上腹和两胁淡灰色具白色羽轴纹,腹中部黄白色,肛周和尾下覆羽亮柠檬黄色,翼缘、翼下覆羽和腋羽黄色。

小型鸣禽,喙尖小,鸣管结构及鸣肌复杂,善于鸣啭,叫声多变悦耳;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弱,跗跖后缘鳞片常愈合为整块鳞板;雀腭型头骨。

虹膜浅褐至深褐色,嘴蓝黑色至黑色,脚暗灰色或黑色。

大小量度:体长190毫米;嘴峰15毫米;翅75-90毫米;尾85毫米;跗蹠20毫米。(注:♂雄性;♀雌性)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的次生林、灌丛、竹林、果园以及农田和人类居住环境附近的树丛和灌木丛内,繁殖期偶尔也到密林内繁殖。


生活习性

常单独和成对活动,很少成群。主要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食,觅食多在灌丛中和地面上。

鸣叫声为有韵律的嘎嘎叫声whic-ic, whic-ic。特异性的响亮悦耳鸣声ding-da-ding-ding-da-ding-ding渐高强至第四音后逐渐消失。也有不停顿的警叫声。


分布范围

分布于柬埔寨、中国、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泰国、 越南。

纹喉鹎分布图


繁殖方式

常营巢于灌丛和小树上,距地高0.9-5厘米。巢呈杯状,主要由细枝、草叶、草茎、草根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细草和细根。每窝产卵2-3枚,卵的大小为21.4-23.1×15.2-16.5毫米。


亚种分化

Pycnonotus finlaysoni davisoni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查看全部

鹎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