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羊耳菊

羊耳菊(广西)猪耳风(广西),羊耳风(贵州),山白芷、白牛胆(广东),白面猫子骨(广东),蜡毛香(四川),壮牛浪、白面风(江西),八面风(浙江)。 ,以根或全草入药,辛、微苦,温,散寒解表,祛风消肿,行气止痛。

亚灌木。广产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江西、福建、浙江等地。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羊耳菊

拉丁学名:

( )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目:

桔梗目

科:

菊科

亚科:

管状花亚科

族:

旋覆花族 旋覆…

属:

旋覆花属

组:

羊耳菊组

系:

羊耳菊系

形态特征

亚灌木。

根状茎粗壮,多分枝。

茎直立,高70-200厘米,粗壮,全部被污白色或浅褐色绢状或棉状密茸毛,上部或从中部起有分枝,全部有多少密生的叶;下部叶在花期脱落后留有被白色或污白色棉毛的腋芽。

叶多少开展,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中部叶长10-16厘米,有长约0.5厘米的柄,上部叶渐小近无柄;全部叶基部圆形或近楔形,顶端钝或急尖,边缘有小尖头状细齿或浅齿,上面被基部疣状的密糙毛,沿中脉被较密的毛,下面被白色或污白色绢状厚茸毛;中脉和10-12对侧脉在下面高起,网脉明显。

头状花序倒卵圆形,宽5-8毫米,多数密集于茎和枝端成聚伞圆锥花序;被绢状密茸毛。有线形的苞叶。总苞近钟形,长5-7毫米;总苞片约5层,线状披针形,外层较内层短3-4倍,顶端稍尖,外面被污白色或带褐色绢状茸毛。小花长4-5.5毫米;边缘的小花舌片短小,有3-4裂片,或无舌片而有4个退化雄蕊;中央的小花管状,上部有三角卵圆形裂片;冠毛污白色,约与管状花花冠同长,具20余个糙毛。

瘦果长圆柱形,长约1.8毫米,被白色长绢毛。

花期6-10月,果期8-12月。

此广布的种外形略似艾纳香属的一些种。常见的另有两个变型:(1) 叶较宽大,有波状浅齿;(2) 分枝较多,叶较小,头状花序较小(总苞长5毫米)。

查看全部

生长环境

生于亚热带和热带的低山和亚高山的湿润或干燥丘陵地、荒地、灌丛或草地,在酸性土、砂土和粘土上都常见,海拔500-3200米。


分布范围

广产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江西、福建、浙江等地。

也分布于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等地。


主要价值

此种全草或根供药用,有除痰定喘、活血调经及治跌打损伤等作用。在广西中兽医用治牛的痢疾。

【别名】白牛胆、大力王、毛柴胡[湖南]、叶下白、山白芷[广东、福建]、冲天白、小茅香、大茅香、牛耳风、羊耳风、白面风、白背风、绵毛旋覆花、天鹅绒、毛舌头、毛山肖

【来源】为菊科旋覆花属植物羊耳菊Inula cappa DC.,以根或全草入药。夏、秋采割全草,春、秋挖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

【功能主治】散寒解表,祛风消肿,行气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神经性头痛,胃痛,风湿腰腿痛,跌打肿痛,月经不调,白带,血吸虫病。

【用法用量】 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查看全部

植物名录

门中文名

被子植物

门拉丁名

Angiosperms

纲中文名

双子叶植物

纲拉丁名

Dicotyledons

科中文名

菊科

科拉丁名

Compositae

科号

232

种拉丁名

Inula cappa (Buch -Ham ) DC.

种中文名

羊耳菊

引种地点

江西上犹

引种时间

20041023

引种号

41535

引种材料

鉴定人

赵子恩

Id

3098

栽培地点

引种过渡圃

引种数量

1株苗

生长性状

草本

查看全部

羊耳菊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一年蓬,中药名。为菊科植物一年蓬Erigeron annuus Pers.的全草。…
  • 东风菜是菊科紫菀属植物。根状茎粗壮。茎直立,高100-150厘米,上部有斜升的分枝,被微毛。…
  • 紫苞雪莲为菊科、风毛菊属植物。生于山坡草地、山地草甸、林缘、盐沼泽,…
  • 冷蒿,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细长或粗,木质化,侧根多;茎直立,稀单生,上部分枝,枝短,稀略长,…
  • 三角叶须弥菊 Raab-Straube),为菊科、须弥菊属的二年生草本。…
  • 金腰箭 Gaertn.)是菊科、金腰箭属植物。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0.5-1米,基部径约5毫米,…
  • 蟛蜞菊 Pruski)是菊科蟛蜞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呈圆柱形,弯曲;表面灰绿色或淡紫色,有皱纹,…
  • 山牛蒡是菊科,山牛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米。根茎粗壮。茎直立,单生,…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