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蒿子杆

蒿子秆(学名:Chrysanthemum carinatum Scbousb.)是菊科、茼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直根系。光滑无毛或几光滑无毛,高可达70厘米。茎直立,通常自中上部分枝。基生叶花期枯萎。中下部茎叶倒卵形至长椭圆形,裂片披针形、斜三角形或线形,头状花序生茎枝顶端,有长花梗,舌状花瘦果有宽翅肋,特别是腹面翅肋伸延于瘦果顶端并超出于花冠基部,伸长成喙状或芒尖状,管状花瘦果两侧压扁,余肋稍明显。

原产于地中海地区。蒿子杆主要为中国北方栽培,吉林有野生。喜凉爽气候,较耐寒,略耐阴,不耐高温,在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田园土、微酸性土、沙壤土中均能生长良好。

蒿子秆花色绚丽且花期长,适合大面积园林景观工程,也适于多种野花组合类型,园林中多用于布置花坛或花境,也能室内盆栽观赏,也可做切花材料。亦可药用主治脾胃不和,二便不通,咳嗽痰多,烦热不安。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蒿子秆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目:

桔梗目

科:

菊科

亚科:

管状花亚科

族:

春黄菊族

亚族:

菊亚族

属:

茼蒿属

种:

茼蒿

命名者及年代:


形态特征

蒿子杆 一年生草本,直根系。 光滑无毛或几光滑无毛,高20-70厘米。茎直立,通常自中上部分枝。基生叶花期枯萎。中下部茎叶倒卵形至长椭圆形,长8-10厘米。二回羽状分裂,一回深裂或几全裂,侧裂片3-8对。二回为深裂或浅裂,裂片披针形、斜三角形或线形,宽1-4毫米。

头状花序通常2-8个生茎枝顶端,有长花梗,并不形成明显伞房花序,或头状花序单生茎顶。总苞径1.5-2.5厘米。总苞片4层,内层长约1厘米。舌片长15-25毫米。舌状花瘦果有3条宽翅肋,特别是腹面的1条翅肋伸延于瘦果顶端并超出于花冠基部,伸长成喙状或芒尖状,间肋不明显,或背面的间肋稍明显。管状花瘦果两侧压扁,有2条突起的肋,余肋稍明显。

查看全部

产地生境

原产于地中海地区。中国北方引种栽培,吉林有野生。 蒿子杆喜凉爽气候,较耐寒,略耐阴,不耐高温,适生温度15-25℃,可以耐受短时间0℃的低温,在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田园土、微酸性土、沙壤土中均能生长良好。 蒿子杆


繁殖方法

可以春播,也可秋播,由于蒿子杆喜冷凉,不耐高温,所以秋季播种最好。种子采收后,先进行晾晒,除去杂质后,放入0-5℃冰箱内贮存,播种时再取出,对播种用的基质要进行消毒。蒿子杆种子较小,播种后一般不覆土。遇到寒潮低温时,要在苗盆上加盖塑料薄膜,以防止水分流失,并有保温保湿作用。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开,并在每天上午9∶30之前,或者在下午3∶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使之生长健壮。大多数种子出齐后,要适当间苗,将染病、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

用营养土或河沙、泥炭土等作扦插基质,选择粗壮、无病虫害的健壮营养枝作插穗。初夏剪取适当的健壮嫩枝,插后保持适当的湿润与遮阴,2-3周即可生根。插穗生根的最适温度为18-25℃,低于18℃时插穗生根困难,需要用薄膜覆盖扦插用花盆或容器。高于25℃时插穗的切口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烂,需要遮阴50-80%。待根系长出后,再逐步移去遮阳网。扦插法由于操作较为繁杂,多不采用。

查看全部

栽培技术

一般来说,种子播种后7-10天萌芽,待长出真叶3-5片后进行移苗,可以盆栽,也可直接在露地栽植。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粗粒基质或者陶粒来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再盖一层基质,然后放入植株,肥料与根系分开,以免烧根。小苗移栽时,先挖好种植穴,株行距以20厘米×25厘米为宜,在种植穴底部撒一层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再覆一层土并放入小苗,回填土壤,把根系覆盖住,并用脚把土壤踩实。

分苗后要浇一次透水,并放在略阴环境养护一周。第二次浇水仅针对偏干处补水。以后浇水一般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适当控水是调节蒿子杆株型的关键。湿度要低,见光要足,忌酷热,利于植株株型的生长。在晚秋、冬、早春三季,要给予直射光照射,以利于进行光合作用和花芽萌发。夏季若遇到高温天气,要遮掉大约50%的光照。生长期每两周需施用一次追肥,以氮肥为主,蕾期使用磷、钾肥,施肥要适量。进入结实期后,停止肥料供给。

定植成活后,在开花之前一般进行两次摘心,以促使萌发更多的开花枝条。上盆1-2周后,把顶梢摘掉,保留下部的3-4片叶,促使分枝。在第一次摘心3-5周后,进行第二次摘心,即把侧枝的顶梢摘掉,保留侧枝下面的4片叶。进行两次摘心后,株型会更加理想,开花数量也多。

上盆后需及时拉盆,蒿子杆株型比较大,温度高时需水量也多,如果根扎于地面,动盆后易萎蔫,不易恢复生长,需出售前及早动盆。

春季天气逐渐变暖,3-4月露地定植扦插苗,株行距25厘米×45厘米,视品种的高矮而异。栽植地应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以保证花多、花大、花色艳丽。定植缓苗后,可施1-2次液态追肥,有利于延长花期。

查看全部

病虫防治

病虫害防治蒿子杆易出现腐烂病、红蜘蛛、蚜虫等病虫害,病害可用克菌、亿力防治,虫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


主要价值

药用:主治脾胃不和,二便不通,咳嗽痰多,烦热不安。

观赏:花色绚丽且花期长,适合大面积园林景观工程,也适于多种野花组合类型,园林中多用于布置花坛或花境,也能室内盆栽观赏,也可做切花材料。

茼蒿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毛连菜是菊科毛连菜属植物,根垂直直伸,粗壮,头状花序较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或伞房圆锥花序,…
  • 剑叶金鸡菊,别名狭叶金鸡菊、大金鸡菊,菊科金鸡菊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有纺锤状根。…
  • 细茎橐吾为多年生草本。根肉质,细而多。茎直立,细瘦。头状花序辐射状,排列成总状花序;苞片狭披针形;…
  • 蛇鞭菊 Willd.)是菊科蛇鞭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地下块茎,基部膨大呈扁球形,地上茎直立,…
  • 万寿菊是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孔雀菊、缎子花、臭菊花、西番菊、红黄草、小万寿菊、臭芙蓉、孔雀草。万寿菊茎近基部分枝。叶羽状分裂,长5-10厘米,宽4-8厘米,裂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具锐齿,上部叶裂片齿端有长细芒,叶缘有少数腺体。头状花序单生,径5-8厘米,花序梗顶端棍棒状。总苞长1.8-2厘米,径1-1.5厘米,杯状,顶端具尖齿。舌状花黄或暗橙黄色,长2.9厘米,舌片倒卵形,长1.4厘米,基部成长爪,先端微弯缺。管状花花冠黄色,长约9毫米,冠檐5齿裂。瘦果线形,被微毛;冠毛有1-2长芒和2-3短而钝鳞片。花期7-9月。万寿菊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在广东和云南南部、东南部已归化,国外原产墨西哥。万寿菊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好。耐移栽,种子发芽适温21-24℃,植株生长适合温度为20-29℃。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
  • 情人泪也叫佛珠吊兰,佛珠吊兰的学名叫翡翠珠,菊科千里光属多年生常绿匍匐生肉质草本植物。佛珠吊兰原产…
  • 斑鸠菊 H. Rob., S. C. Keeley, Skvarla & R. Chan),…
  • 小花鬼针草菊科针草属植物,茎高20-90厘米。叶对生,具柄,背面微凸或扁平,腹面有沟槽,…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