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鱼Coreius heterokon (Bleeker)属鲤形目,鲤科,鱼句 亚科,铜鱼属。地方名:金鳅、水密子、尖头棒、麻花鱼、铜线、芝麻鱼、长江铜鱼。铜鱼是长江流域上游的重要经济鱼类,是大众喜爱的上等鱼,地方风味菜肴有豆瓣鱼、红烧鱼等。江苏靖江一带宾馆饭店也将其作为高档鱼用于筵席,俗称黄道士,需求量较大。近年来,铜鱼自然资源总体呈下降趋势,表现为捕获个体变小,产量下降。
基本信息
尖头、水密子、尖头棒、尖头水密子、退鳅、假肥沱、麻花鱼、桔棒、竹鱼、黄道士、铜钱扣、金鳅。
体细长,前端圆棒状,后端稍侧扁。头小,锥形;眼细小;口下位,狭小呈马蹄形;头长为口宽的7-9倍。下咽齿末端稍呈钩状;须1对,末端超过眼后缘。胸鳍后伸不达腹鳍起点。体呈黄铜色,各鳍浅黄色。
铜鱼栖息于江河流水环境的下层,习惯于集群游弋,通常一个群体由几十到几百个体组成。冬季至深水河槽或深潭的岩石间隙越冬。性成熟年龄为2-3龄,生殖期为4-6月,多在水流湍急的江段繁殖,受精卵随江水漂流发育,怀卵量为2-20万粒。铜鱼的摄食强度很大,肠管常充满食物。其食物组成主要为淡水壳菜、蚬、螺蛳及软体动物等,其次是高等植物碎片和某些硅藻,属于杂食性鱼类。其鱼苗和幼鱼吞食其它鱼的鱼苗,性极饕餮,为家鱼苗的大敌害之一。
黄河产的北方铜鱼(Coreius septentrionalis)俗称:鸽子鱼,尖嘴水密子,英文名:Northern bronze gudgeon 。与普通铜鱼的区别为口较宽,头长为口宽的6倍以下;下咽齿末端斜切。它们的生活习性与普通铜鱼相似,但分布仅限于黄河。
长江中另一种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俗称:肥沱,方头水密子,英文名:Largemouth bronze gudgeon 。其形态区别在于口宽阔,呈弧形;须长可达胸鳍基部。胸鳍后伸远超过腹鳍基部。这种鱼生活习性与铜鱼相似,但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而中游较少。
铜鱼生长迅速,在长江、黄河的天然产量很高,一般个体重0.5-1公斤, 铜鱼 最大者达3.5-4公斤。在长江上游、汉水中游及黄河流域的清远一带产量极其丰富,为一重要经济鱼类。铜鱼肉质细嫩,味腴美,体内富含脂肪,骨刺较少,因而列为上等鱼品。特别在黄河流域,鸽子鱼久负盛名,当地视为一种珍贵特产鱼品。铜鱼每年产卵成群进入支流觅食肥育,8-9月逐渐回到干流或在支流寻找越冬场所,此时铜鱼最为肥壮,渔民常称为“退鳅”。
铜鱼主要分布于长江水系的干支流和通江湖泊,静水湖泊中较为少见,多在金沙江下游及朗江、嘉陵江、乌江等支流中,尤以长江上游数量较多,黄河水系也有分布。每年春秋两季为捕捞期,下游在7-8月则可捕获当年的幼鱼。
铜鱼是喜欢生活在流水中的底栖性鱼类,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食物组成随栖息环境和季节不同而有差异。鱼苗、幼鱼阶段以浮游动物、摇蚊幼虫、昆虫幼虫等为食,也捕食其它鱼苗。成鱼阶段主要摄食底栖软体动物,兼食高等植物碎片、藤类和植物种子等。
因生长环境、年龄段不同,铜鱼生长有差异,一般1龄体长192-232毫米、体重110-225克;2龄体长235-270毫米、体重230-450克;3龄体长280-350毫米、体重450-600克。
人工养殖主要采取在常规鱼养殖池塘中混养方式进行。一般每亩套养40尾左右,产量18-20千克,每亩增加产值350-400元,利润250-300元。主要养殖技术如下。
养殖池塘长方形,沙壤底质,单口面积5亩,深2.5米,坡比1:3,水源良好。如果能利用长江水,并且可以直接利用长江潮汐自动进行排灌的池塘最理想。
6月初排干池水后用1000千克生石灰化浆进行全池泼洒消毒。1天后注水,注水时用筛绢过滤,防止野杂鱼苗、卵进入。注水后,施用粪肥500千克/亩,培养饵料生物,以后根据水质状况用尿素或磷肥追肥,调节水色为黄绿色或黄褐色。
铜鱼幼鱼在靖江江段的捕获期7-12月,要求就近养殖采集。力求幼鱼在网时间短,外观健康无外伤,运动活泼,逆水力强。起捕、运输、放养过程尽量不离水。此期间采集到的铜鱼幼鱼规格以20-30克/尾居多,也有规格10克以下的和50克以上的。
采取在常规鱼种池和成鱼池套放铜鱼幼鱼的方式养殖铜鱼的,对常规鱼的放养作必要的调整;常规鱼鱼种投放量控制在100千克以内,不放鲤鱼和青鱼等鱼类。常规鱼育种池的夏花放养量不超过1万尾。铜鱼幼鱼每亩投放量:规格20-30克/尾,放40尾;规格50克/尾以上,放20-30尾。
按饲养家鱼进行常规投喂,同时投放螺蛳、河蚌活体,供其捕食。5月起增加动物性饲料投喂,每3-5天投喂1次,每亩每次投喂螺蛳或河蚌肉1-2千克。
自然界,铜鱼生活在流水环境中,因此需要较高溶氧,能利用长江潮汐排灌的,6-9月每天通过潮汐自动换水20%左右,保持养殖水体溶氧丰富,如果是静水池塘,配备增氧机经常增氧,保持水中溶氧5毫克/升以上。每15-20天用生石灰一次,调节pH值,使水体保持弱碱性。每月使用微生物制剂1次,降解水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保持良好水质环境。
早、中、晚巡塘,观察水色、鱼类摄食、活动情况,监测溶氧变化。
铜鱼含肉率为68.13%;肌肉中水分含量为69.58%;肌肉干物质中粗蛋白、粗脂肪、灰分、钙、磷的含量分别为72.98%、17.10%、5.14%、0.64%、1.14%;氨基酸含量为62.27g/100g干物质;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为42.90%,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75.12%,鲜味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为44.05%;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1.32。
俗名 麦穗鱼、大眼 产地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及兴凯湖。
鲴鱼是鲤形目鲤科鲴属中小型鱼类。身体侧扁,腹部圆,有的在腹鳍至肛门间具腹棱;头小,…
马口鱼是鲤形目鲤科马口鱼属的鱼类,别名大口扒、红车公、桃花鱼。体长而侧扁,腹部圆;吻长,口大;口裂,…
鲮是鲤形目鲤科鲮属鱼类,又名土鲮、鲮公。体梭形,侧扁,腹部圆,无腹稜,背部在背鳍前方稍隆起;头短,…
体长,稍侧扁。头锥形,稍尖。口下位,横裂。下颌具锐利角质,下唇分两叶,无乳突,唇后沟中断。须2对
乌原鲤,Procypris mera ,鲤科原鲤属的一种鱼类。体侧扁,成长菱形,背部隆起甚高,腹部…
条纹小鲃是鲤科、小鲃属鱼类,又称“七星鱼”、“红眼圈”等。体小,侧扁;吻短而钝;口小,…
红尾鱼,俗称:红尾巴梢、尖嘴,学名为蒙古红鱼白、拟赤梢鱼。属鲤形目,鲤科,鳊亚科。红尾鱼肉瘦少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