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鲂形四须鲃

鲂形四须鲃,学名:Barbodes rhomboides (Wu et Lin, 1977) ,为鲤科四须鲃属的一种鱼类。分布于元江水系,体形似鲂。口亚下位,呈深弧形。须2对,其长度均长于眼径。背鳍最末根不分枝鳍条强壮,具锯齿。腹鳍基部起点位于背鳍起点之前,尾鳍深分叉。侧线在中央略下弯。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鲂形四须鲃

拉丁学名:

( )

别名:

草鲮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硬骨鱼纲

亚纲:

辐鳍亚纲

目:

鲤形目

亚目:

鲤亚目

科:

鲤科

亚科:

鲃亚科

属:

四须鲃属

种:

鲂形四须鲃

分布区域:

分布于元江水系

特征:

体形似鲂

形态特征

背鳍条4,8;胸鳍条1,14~15;腹鳍条1,8;臀鳍条3,5。鳃耙11~14。下咽齿3行,2.3.5一5.3.2。侧线鳞39[(7~8)/(3~4~V)43,背鳍前鳞15~18;围尾柄鳞16~18。   标准长为体高的2.7~3.5(x±s=3.0±0.32)倍,为头长的3.9~4.9(4.3±0.36)倍,为尾柄长的4.3~4.9(4.6±0.21)倍,为尾柄高的7.7~9.0(8.3±0.41)倍。头长为吻长的2.8~3.3(3.0±0.14)倍,为眼径的3.2~4.6(3.9±0.42)倍,为眼间距的2.3~3.0(2.7±0.29)倍。

体较高而侧扁,背腹部轮廓线都成弧形,背鳍之前的背部狭窄,腹部圆平。头中等大,侧扁.吻钝,向前突出,吻长比眼后头长为短,吻皮止于上唇基部,在前眶骨前缘有一沟裂斜向口角.口亚下位,呈马蹄形.唇简单,上下唇在口角相连,并紧包着上下颌之外,上颌比下颌长.唇后沟向前直伸,至颐部中断,其间距约等于眼径的1/2。须发达,2对,吻须比颌须稍为细短,后伸到达眼中部或更后些,颌须后伸到达或超过前鳃盖骨后缘.眼位于头侧的前上方,眼间宽而稍隆起.鳃膜在前鳃盖骨后缘下方与鳃峡相连,其间距等于或小于眼径的1/3。鳃耙短而稀.下咽告侧扁,齿冠成斜面,顶端尖而弯,主行腹面第二和第三枚齿最大,第一枚齿最小.

背鳍外缘内凹,起点距尾鳍基约等于距眼的中点,其末根不分枝鳍条粗硬,后缘有锯齿,其长比头长为大(大鱼)或为小(小鱼).胸鳍末端尖,其长大于(大鱼)或小于(小鱼)头长,后伸不达腹鳍起点,其间距约为1~3个鳞片.腹鳍稍短于胸鳍,起点在背鳍起点垂直线之前,相距2~3个鳞片,后仰不达肛门.臀鳍外缘微凹,起点距尾鳍基约等于距腹鳍起点,后伸不达尾鳍基.尾鳍分叉,最长鳍条为最短鳍条的2倍强.

鳞中等大,胸部鳞较小,腹鳍基底有一长形腋鳞,臀鳍及背鳍基部有鳞鞘.侧线.完全,向后平直伸至尾鳍基中点.腹膜黑色.鳔2室,前室小,后室大,约为前室的1.4~1.7倍。肠长,约为标准长的3倍.

背侧有黑,腹侧较浅,尾鳍基中央有一黑斑,尾鳍外侧鳍条较黑。

查看全部

生长环境

生活于江河干流及支流缓流河段。肉质细嫩,是产区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其资源量已趋枯竭。


分布范围

分布于元江水系。

鲤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大头鲤的体形与鲤鱼十分相似,但头部较宽大,体形似鲤,所以得名“大头鲤”。在中医学上还可将其入药,具…
  • 鲫鱼(学名:Carassius auratus,简称鲫,俗名鲫瓜子、月鲫仔、土鲫、细头、鲋鱼、寒鲋…
  • 锦鲤,任天堂企划制作本部开发的模拟经营游戏《集合啦!动物森友会》中的鱼。锦鲤,鱼影中偏大,…
  • 鱼类的一种,鲤形目, 鲤科。分布在分布在中国大陆各大水系。体扁薄,呈卵圆形。口角无须。下咽齿1行,…
  • 岩原鲤是鲤科、原鲤属鱼类,俗称岩鲤、黑鲤鱼、墨鲤。体侧扁,略呈菱形;背部隆起,…
  • 青海湖裸鲤,是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裸鲤属鱼类。鱼体呈长形,稍侧扁,吻钝圆。…
  • 大头鲤的体形与鲤鱼十分相似,但头部较宽大,体形似鲤,所以得名“大头鲤”。在中医学上还可将其入药,具…
  • 红鳍鲌,是鲤形目鲤科鲌属的鱼类。红鳍鲌体延长,侧扁,背部显著隆起,腹浅弧形,在腹鳍鳍基部处凹入,…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