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嘴捕蛛鸟(学名:Arachnothera longirostra),小型鸟类,体长14-16厘米。嘴长而尖向下弯曲。上体橄榄绿色,眼先和短眉灰白色,两翅和尾暗褐色,外翈羽缘橄榄绿色,羽端灰褐色,自嘴基沿喉侧有一黑色纵纹。颏、喉灰白色,其余下体鲜黄色,胸簇羽桔黄色。雌鸟无鲜艳的胸簇羽。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很少成群。4-6月是繁殖期。
基本信息
雌雄羽色相似。整个上体包括翅上小覆羽橄榄绿色,额和头顶羽毛中央较暗褐,眼先和一条短的眉纹灰白色,自嘴基沿喉侧有一条黑纵纹,头侧灰褐而缀绿色。两翅中覆羽、大覆羽、初级覆羽和飞羽暗褐色,羽缘橄榄绿色。尾短圆、暗褐色,外翈羽缘亦为橄榄绿色,外侧尾羽外翈灰褐色。颏、喉灰白色有时微沽黄色,其余下体鲜黄色,胸簇羽橘黄色(雌鸟无鲜艳胸簇羽),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或黄白色。虹膜暗褐色,上嘴暗褐至黑色,下嘴石板灰色,脚石板灰色或暗铅色。
大小量度:体重♂12-15克,♀11克;体长♂140-165毫米,♀136毫米;嘴峰♂32-38.5毫米,♀34.5毫米;翅♂64.5-70毫米,♀61毫米;尾♂45-45.5毫米,♀40.5毫米;跗蹠♂16-17.5毫米,♀15.5毫米。
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常绿阔叶林和热带雨林中,尤其喜欢在林缘和疏林等较为开阔的地方活动和觅食,有时也见于地边和村寨附近的树上。
食性:主要以蜘蛛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习性: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很少成群。性活泼,但较为安静,常在树丛间穿梭飞翔,飞行较直,鸣声柔和。
长嘴捕蛛鸟分布图 中国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和东南部。
国外分布:分布于尼泊尔、印度西南部,往东到阿萨姆、孟加拉国、中南半岛、缅甸、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繁殖期4-6月。多营巢于海拔400-1000米的茂密常绿阔叶林中,巢由叶脉构成,固定于大的叶片下面。每窝产卵2枚,卵白色微沾粉红色,被有红褐色斑点,在钝端较密,常常围着钝端形成一个环带,也有的卵为白色而被有紫黑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7.0-19.1毫米×12.5-13.9毫米。
长嘴捕蛛鸟指名亚种(学名:Arachnothera longirostra longirostra)。分布于印度、尼泊尔至印度、缅甸、泰国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孟加拉。
长嘴捕蛛鸟滇东亚种(学名:Arachnothera longirostra sordida)。分布于泰国、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河口。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种群数量极为稀少,不常见,应注意保护。
黄腹花蜜鸟是雀形目太阳鸟科花蜜鸟属鸟类。体型较小、喙略短而弯、腹部黄色。…
绿喉太阳鸟:共有9个亚种。小型鸟类,雄鸟体长13-15厘米、雌鸟10-12厘米。…
纹背捕蛛鸟:为太阳鸟科捕蛛鸟属的鸟类。是太阳鸟科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重25-45克,…
黄腰太阳鸟共有16个亚种,小型鸟类,体长10-15厘米。嘴细长而向下弯曲,雄鸟额和头顶前部金属绿色,…
体小而色彩艳丽的太阳鸟。雄鸟:顶冠及上体闪辉深绿色,脸颊深铜红色,腹部黄,喉及胸橙褐。…
长嘴捕蛛鸟,小型鸟类,体长14-16厘米。嘴长而尖向下弯曲。上体橄榄绿色,眼先和短眉灰白色,…
黑胸太阳鸟:小型鸟类,体长9-15厘米。嘴细长而向下曲。雄鸟中央尾羽特长,尾呈楔形,…
火尾太阳鸟为太阳鸟科太阳鸟属的鸟类。体长20厘米,色彩艳丽。雄鸟红色,具形长的艳猩红色中央尾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