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墨苜蓿

墨苜蓿(学名:Richardia brasiliensis Gomez)为茜草科墨苜蓿属下的一个种。一年生匍匐或近直立草本,可生长至80余厘米左右;原产热带美洲,为该地耕地和旷野杂草。约在80年代传入我国南部,见于香港、广东博罗县罗浮山和海南乐东及西沙群岛等地。 [1-2]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墨苜蓿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目:

茜草目

科:

茜草科

亚科:

茜草亚科

族:

钮扣草族

属:

墨苜蓿属

种:

墨苜蓿

分布区域:

南美洲 中美洲…

形态特征

一年生匍匐或近直立草本,长可至80余厘米或过之;主根近白色。茎近圆柱形,被硬毛,节上无不定根,疏分枝。叶厚纸质,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5厘米或过之,顶端通常短尖,钝头,基部渐狭,两面粗糙,边上有缘毛;叶柄长约5-10毫米;托叶鞘状,顶部截平,边缘有数条长约2-5毫米的刚毛。头状花序有花多朵,顶生,几无总梗,总梗顶端有1或2对叶状总苞,分为2对时,则里面1对较小,总苞片阔卵形;花6或5数;萼长2.5-3.5毫米,萼管顶部缢缩,萼裂片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约为萼管的2倍,被缘毛;花冠白色,漏斗状或高脚碟状,管长2-8毫米,里面基部有一环白色长毛,裂片6,盛开时星状展开,偶有熏衣草的气味;雄蕊6,伸出或不伸出;子房通常有3心皮,柱头头状,3裂。分果瓣3 (-6),长2-3.5毫米,长圆形至倒卵形,背部密覆小乳凸和糙伏毛,腹面有一条狭沟槽,基部微凹。花期春夏间。

  


分布范围

原产热带美洲,为该地耕地和旷野杂草。约在80年代传入我国南部,见于香港、广东博罗县罗浮山和海南乐东及西沙群岛等地。


主要价值

其根入药,闻可催吐。

茜草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阔叶丰花草是茜草科、钮扣草属的草本植物。阔叶丰花草茎和枝均为明显的四棱柱形;叶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
  • 【别名】猪粉草、甜仔茶、三捻草、方骨草,属于茜草科草本。
  • 风箱树,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风箱树的根、叶或花序。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和台湾省。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生肌,…
  • 拉拉藤又名猪殃殃、爬拉殃、、八仙草。 多枝、蔓生或攀缘状草本,通常高30-90厘米;茎有4…
  • 四叶葎是茜草科拉拉藤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至50厘米,有红色丝状根;茎有4棱,不分枝或稍分枝,…
  • 大叶钩藤,是茜草科钩藤属的大藤本;叶对生,近革质,叶片卵形或阔椭圆形,顶端短尖或渐尖,…
  • 龙船花,又名山丹、卖子木、蒋英木等,是茜草科龙船花属下的一种灌木植物。全株无毛,株高0.8-2米,…
  • 六叶葎 Ehrend. & Schönb.-Tem. ex R. R. Mill)是茜草科拉拉藤属的一年生草本。常直立,有时披散状,高10-60厘米左右,近基部分枝,有红色丝状的根;茎直立,具疏短毛或无毛;叶片薄,纸质或膜质,长圆状倒卵形、倒披针形、卵形或椭圆形顶端钝圆而具凸尖;聚伞花序顶生和生于上部叶腋,苞片常成对披针形,花冠白色或黄绿色,裂片卵形,雄蕊伸出;果近球形,单生或双生,密被钩毛;花期4-8月;果期5-9月。六叶葎分布于中国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等地,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日本、朝鲜、俄罗斯均有栽培。生于海拔920-3800米的山坡、沟边、河滩、草地的草丛或灌丛中及林下。六叶葎味甘,性平,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赤白带下、痢疾、痛肿、跌打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