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团花,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水团花Adina pilulifera (Lam.) Franch. ex Drake的枝叶或花、果。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具有清热祛湿,散瘀止痛,止血敛疮之功效。用于痢疾,肠炎,浮肿,痈肿疮毒,湿疹,溃疡不敛,创伤出血。
基本信息
水黄凿、青龙珠、穿鱼柳、假杨梅、水加橧、溪棉条、满山香、球花水杨梅、水里斜、水里树。
枝叶或花、果。
味苦、涩,性凉。
归肝、脾、大肠经。
清热祛湿,散瘀止痛,止血敛疮。
用于痢疾,肠炎,浮肿,痈肿疮毒,湿疹,溃疡不敛,创伤出血。
1、治菌痢:水团花花球10g。水煎服(沸后10min即可),每日3次。(江西《草药手册》)
2、治湿热浮肿:水团花鲜茎或叶、茵陈各30g。水煎调糖服。(《福建中草药》)
3、治风火牙痛:水团花鲜花球60g。水煎,每日含漱数次。(江西《草药手册》)
4、治痈、无名肿毒:水团花鲜叶加食盐、饭粒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5、治湿疹:(水团花)叶配杠板归,煎水洗。(《湖南药物志》)
内服:煎汤,花、果10-15g,枝叶15-30g。外用:适量,枝、叶煎水洗;或捣敷。
枝、叶,全年均可采,切碎;花、果,夏季采摘,洗净,鲜用或晒干。
水团花又名:水杨梅。常绿灌木至小乔木,高达5米;顶芽不明显,由开展的托叶疏松包裹。叶对生,厚纸质,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或有时倒卵状长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4-12厘米,宽1.5-3厘米,顶端短尖至渐尖而钝头,基部钝或楔形,有时渐狭窄,上面无毛,下面无毛或有时被稀疏短柔毛;侧脉6-12对,脉腋窝陷有稀疏的毛;叶柄长2-6毫米,无毛或被短柔毛;托叶2裂,早落。头状花序明显腋生,极稀顶生,直径不计花冠4-6毫米,花序轴单生,不分枝;小苞片线形至线状棒形,无毛;总花梗长3-4.5厘米,中部以下有轮生小苞片5枚;花萼管基部有毛,上部有疏散的毛,萼裂片线状长圆形或匙形;花冠白色,窄漏斗状,花冠管被微柔毛,花冠裂片卵状长圆形;雄蕊5枚,花丝短,着生花冠喉部;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多数,花柱伸出,柱头小,球形或卵圆球形。果序直径8-10毫米;小蒴果楔形,长2-5毫米;种子长圆形,两端有狭翅。花期6-7月。
生于海拔200-350m的山谷疏林下或旷野路旁、溪涧水畔。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茎、枝圆柱形,叶纸质,皱缩或破碎,完整叶展平为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4-13cm,全缘。头状花序球形,单生叶腋,白色,花冠长漏斗状,被微柔毛;雄蕊5;花柱丝状,伸出花冠管外。气微、味苦。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对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扩张冠脉、增强冠脉流量作用,延长常压耐缺氧的存货时间,提高缺氧的耐受能力。
2、平喘、止咳、祛痰作用。
3、抗菌作用。
4、毒性,未发现任何毒性反应。
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痈肿溃疡,无名肿毒和皮肤湿疹等。
《湖南药物志》:“清热祛湿,散瘀止痛。”
[1-3]
爱地草是属于茜草科爱地草属的一种植物。多年生匍匐草本。蔓长可达4厘米。茎下部的节常生不定根。叶膜质…
团花 Bosser)是茜草科团花属植物,落叶大乔木,高达30米;树干通直,基部略有板状根;树皮薄,…
毛钩藤是茜草科钩藤属的藤本植物。藤本嫩枝纤细,圆柱形被硬毛;叶革质,卵形或椭圆形,基部有粘液毛,…
大叶满天星,别名大沙叶,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
水团花,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水团花Adina pilulifera Franch.ex Drake的枝叶或花、果。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具有清热祛湿,散瘀止痛,止血敛疮之功效。用于痢疾,肠炎,浮肿,痈肿疮毒,湿疹,溃疡不敛,创伤出血。
蔓九节是茜草科九节属的攀援或匍匐藤本植物。常以气根攀附树干或岩石;幼枝无毛或有粃糠状柔毛;幼树叶卵形或倒卵形,托叶膜质;圆锥状或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苞片和小苞片线状披针形,花萼倒圆锥形,花冠白色,冠筒与裂片近等长,裂片长圆形;浆果状核果球形或椭圆形;花期4-6月;果期全年。因叶片紧贴着树干往上生长,宛如一条青龙上树,故又名“上树龙”。蔓九节分布在中国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地,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70-1360米的平地、丘陵、山地、山谷水旁的灌丛或林中。喜温暖湿润,不耐寒,耐荫,适宜选用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土壤。蔓九节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繁殖方法一般为扦插、压条、播种繁殖。据《福建药物志》中记载蔓九节“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风湿关节痛,头风痛,手足麻木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
金边六月雪为茜草科白马骨属小灌木,高60-90厘米。花单生或数朵丛生于小枝顶部或腋生,有被毛、叶片…
牛白藤,是被子植物门龙胆目茜草科耳草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