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石蟹

石蟹,中药名。为古生代节肢动物弓蟹科大眼蟹属动物石蟹MacrophtalmuslatreilliEdw.及其近缘动物的化石。分布于台湾、四川、广东。具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明目之功效。用于湿热淋浊,带下,喉痹,痈肿,漆疮,青盲,目赤,翳膜遮睛。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石蟹

别名:

蟹化石、大石蟹…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

纲:

软甲纲

目:

十足目

科:

弓蟹科

属:

大眼蟹属

种:

石蟹及其近缘动物

分布区域:

台湾、四川、广东

采集时间:

挖出后,去尽表…

毒性:

无毒

贮藏:

贮干燥容器内,…

入药部位

化石。


性味

味咸,性寒。


归经

归肝、胆、肾经。


功效

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明目。


主治

用于湿热淋浊,带下,喉痹,痈肿,漆疮,青盲,目赤,翳膜遮睛。


相关配伍

1、治小儿小便外肾作肿:石蟹一枚,以醋磨之,频搽即消。(《良朋汇集》)

2、治喉痹,水浆不入:石蟹,冷水磨饮之,兼涂喉上。(《圣济总录》)


用法用量

内服:用水磨汁,6-9g;或入丸、散。外用:研细点眼,或以醋磨涂。


使用注意

妊娠不可服。


炮制

挖出后,去尽表面附着泥土。

1、石蟹: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捣碎或碾成粉末。

2、煅石蟹:取净石蟹置适宜的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取出放晾。

3、醋淬石蟹:取净石蟹,置适宜的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后趁热投入米醋中淬酥,取出晾干,捣碎或碾成粉末。每石蟹100kg,用醋20kg。

查看全部

鉴定

本品全角似蟹,扁椭圆形或近六边椭圆形,极少数为梭形,长3.5-8cm,宽3-6cm,厚1-2cm,灰色或浅灰棕色至浅棕褐色。背部稍隆起,有的较光滑,有光泽,有的留有蟹背上的纹理,有的尚附着其他生物残壳;腹部多略低凹,表面有时已破坏;节状足大多数残缺不全;全体凹陷处及足断处常填满泥岩。体较重,质坚硬;可砸碎,断面蟹壳部分呈薄层状,灰棕色,中间似石灰岩,灰色,较粗糙。气微,味淡。

石蟹参见“药材性状”项,煅石蟹形如石蟹,质酥松。醋石蟹为不规则细粒或粗粉,瓦灰色或灰棕色,质酥松。

查看全部

相关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利湿。”

[1-2]

蟹类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鲶鱼又名胡子鱼、塘鲺,显著特征是周身无鳞、体表多黏液、头扁口阔、上下颌各有4根条胡须,分布广泛,主…
  • 七星鲈是一个物种, 学名: Lateolabraxjaponicus。…
  • 青口贝,即翡翠贻贝,渤海部分地区又称其为“海虹”。干制后即为“淡菜”。…
  • 无棣梭子蟹,俗称“螃蟹”。在众多海产中,以其肉鲜味美,堪称“海鲜一绝”。梭子蟹营养丰富,…
  • 雪蟹,学名灰眼雪蟹:Chionoecetes opilio, Chionoecetes bairdi。…
  • 鲫鱼(学名:Carassius auratus,简称鲫,俗名鲫瓜子、月鲫仔、土鲫、细头、鲋鱼、寒鲋…
  • 太平洋牡蛎是牡蛎类中个体较大的一种贝类,俗称真牡蛎。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45%…
  • 三文鱼,又名大马哈鱼、鲑鱼、撒蒙鱼,属硬骨鱼纲、鲑形目、鲑属,…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