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腹纹霸鹟(学名:Empidonax flaviventris)是一种小型霸鹟,形态和习性与旧大陆的鹟类相似。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弱,跗跖后缘鳞片常愈合为整块鳞板;雀腭型头骨。筑巢大多精巧,雏鸟晚成性。食性多样。栖息于潮湿的泥沼树林中,在树木的中间或下部位置捕捉昆虫,有时则在叶堆中觅食。也吃植物种子。分布于加拿大及美国东北部。
基本信息
黄腹纹霸鹟是一种小型霸鹟,体长约12厘米。头呈三角型,下颌橙色,黄喉,上体呈棕橄榄色,双翼及尾巴较深,胸部橄榄色,腹部和尾下覆羽则呈黄色,秋季的鸟比春鸟腹部更显黄色。眼睛上有白眼环,白色的翼干,尾巴短小。鸟喙上部呈深色,下部则呈橙粉红色。幼鸟的双翼上排有白色纹。
黄腹纹霸鹟栖息于北美潮湿树林,沼泽,尤其是在地面覆盖泥炭藓的云杉沼泽,落叶松,白雪松沼泽,柳树林,桤木丛,沿溪流的茂密的针叶林。在冬季,生活在热带雨林的林下。
黄腹纹霸鹟在树木的中间或下部位置捕捉昆虫,有时则在叶堆中觅食。包括多种蚂蚁,小黄蜂,苍蝇,甲虫,毛毛虫,飞蛾,蜘蛛。在空中飞行并捕捉昆虫。有时会吃植物浆果或种子。是会迁徙的鸟类,会迁徙至墨西哥南部及中美洲。
黄腹纹霸鹟分布图 分布于伯利兹,加拿大,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美国。
游荡:古巴,格陵兰岛,牙买加。
雄鸟在繁殖季节会在自己的领地鸣唱以吸引雌鸟,鸟巢设置于地上或近地面的地方,有时放置于一棵倒下的树根间,一般都隐藏在苔藓中,只有一小口供出入。鸟巢杯状,以水藓、杂草和根茎造成,内衬莎草和许多精细的草根。每巢产3-4枚卵,有时达5枚,白色,上面轻轻点缀着褐色斑。由雌性孵化12至14天,父母双方给幼鸟喂食物,幼鸟首次飞行约13-14天。每年大概只育窝雏鸟。
无亚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注:黄腹纹霸鹟图册网址
小纹霸鹟,分布于北美地区,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剪尾王霸鹟,拉丁文学名:Tyrannus forficatus 霸鹟科是亚鸣禽中最大的一科,至少有…
绿纹霸鹟是一种雀形目 、霸鹟科类生物,分布于北美地区、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南美洲。
脊索动物门
黄腹纹霸鹟是一种小型霸鹟,形态和习性与旧大陆的鹟类相似。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
东菲比霸鹟雀腭型头骨。颈椎15枚。喙短而宽阔,根部有毛。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前3趾基部并连,…
热带王霸鹟,拉丁学名Tyrannus melancholicus,英文名称:Tropical Ki…
朱红霸鹟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