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鸭(学名:Thalassornis leuconotus)是鸭科白背鸭属的唯一物种。与树鸭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不过有些特征却类似于硬尾鸭类;白色的背面在飞行中才可见,共有2个亚种。白背鸭善于潜水,栖息于各种类型的内陆河流、湖泊、池塘、沼泽等地,与其他鸭类混合成群活动,以水生植物为食,也吃昆虫、鱼、蛙、甲壳动物、软体动物、蠕虫等。
基本信息
白背鸭(图2) 中型游禽,身长36~41cm,体重 450~907g,寿命15年。嘴角各有一块白斑,身上羽毛是棕黑相间的斑纹。与树鸭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不过有些特征却类似于硬尾鸭类。白背平时不可见,只在飞行中可见。
最突出的特点是嘴角各有一块白斑,身上的羽毛也是棕黑相间的斑纹。
白背鸭分布图
白背鸭分布于非洲,在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岛各有一个亚种。白背鸭善于潜水,喜欢吃水生植物的球根。白背鸭生活在南部非洲的塞内加尔和乍得之间,特别是在埃塞俄比亚西部和南非的东部地区。
白背鸭(图3) 栖息于各种类型的内陆河流、湖泊、池塘、沼泽等地,与其他鸭类混合成群活动,善于游泳和潜水。极怕人,稍有动静立即起飞。善于游泳和潜水,往往潜入水下停留时间不长,一般3—5分钟左右。从水面起飞时,常在水面掠过相当距离,才得离开水面。一般不上陆地活动,也很少飞翔。很少鸣叫。以水生植物为食,也吃昆虫、鱼、蛙、甲壳动物、软体动物、蠕虫等。
白背鸭卵(图4) 繁殖季节可以发生在一年的任何时间。雌鸭每天产一枚卵,每巢一般是4-9枚,最多高达11枚,不过也有别的雌鸭产在其中。孵化时间是29-33天天。雌鸭一般在晚上孵,其他时间则是雄鸭孵化。鸟巢通过是建在水上的浮巢。雏鸭一经孵化就可以游泳,潜水。生长27天就会是成鸭人大小的50%。34天就会羽翼羽丰满,55天看起来像成鸟一样大小。
白背鸭(图5) (2种)
1.Thalassornis leuconotus leuconotus 分布于塞内加尔、乍得、埃塞俄比亚和南非。
2.Thalassornis leuconotus insularis 分布于马达加斯加。
小白额雁鸭科雁属鸟类,体长53-66厘米,翼展120-135厘米,体重1400-2300克。腿桔黄色,…
斑背潜鸭体长42-47厘米,翼展68-75厘米,体重750-1350克,是中等的体矮型鸭。…
赤膀鸭,是雁形目鸭科鸭属中型游禽。雄鸟嘴黑色,脚橙黄色。头侧及头上部浅白色,满杂以褐色斑点,…
鸭是雁形目鸭科鸭亚科水禽的统称,或称真鸭。鸭的体型相对较小,颈短,一些属的嘴要大些。腿位于身体后方…
黑雁是雁形目鸭科黑雁属鸟类,又称黑鹅。头、颈、胸、嘴及脚黑褐色;虹膜褐色;背及两翼灰褐色;尾下覆羽白色;胸侧及胁部多近白色纹;颈部两侧各具一个特征性白色横纹,在颈前后断开,未能联成颈环。幼鸟颈部无白斑,而翅上多白色横纹。黑雁繁殖于北美洲、西伯利亚极地的苔原冻土带,越冬于南方沿海的草地及河口。在中国安徽也能见其身影。主要栖息在海湾、海港及河口等地,在冬季里大多出现在有耐碱植物生长的湖泊和水库周围,也出现在周围地势低洼的咸水湖和沿海地区,偶尔还出现在农田地里。性活跃,喜集群,常成群活动和栖息。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期在6-8月,雌鸟孵卵,雄鸟通常在距巢100米以内范围内守候警诫。雌鸟孵卵时常将头和颈朝地面平伸出去以降低高度。孵化期为22-28天。黑雁被列入中国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
棕胁秋沙鸭为雁形目鸭科的鸟类。是美洲温带的小体型水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头戴白帽的雄性棕胁秋沙鸭。…
针尾鸭,是雁形目鸭科鸭属动物。体长约75厘米的大型戏水鸭,雄鸟头暗褐色,颈侧有白色纹路,…
栗树鸭体长37-42厘米,体重400-600克,是中等体型的红褐色鸭。头顶深褐,头及颈皮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