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加拿大黑雁

加拿大黑雁(学名:Branta canadensis)共有11个亚种,为鸭科黑雁属的鸟类。中等体型,为典型的冷水性海洋鸟,耐严寒,喜栖于海湾、海港及河口等地。飞行时有时呈斜线飞行,有时呈“V”字形,很不规则。主要以青草或水生植物的嫩芽、叶、茎等为食,也吃根和植物种子,冬季有时还吃麦苗等农作物的幼苗。迁徙时常集成大群,白天飞翔,傍晚降落到湖泊等水域休息和觅食,常常发出高叫声,极为嘈杂。分布于北美洲。加拿大黑雁指名亚种(Branta canadensis canadensis)是加拿大国鸟。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加拿大黑雁

拉丁学名:

Branta …

别 称:

加拿大雁、黑额…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 纲:

今鸟亚纲

目:

雁形目

科:

鸭科

属:

黑雁属

亚 种:

11种

英文名称:

Canada …

命名时间:

Linnaeu…

外形特征

加拿大黑雁是世界上最大的雁形目的物种。体长90-100厘米,翼展160-175厘米,体重4300-5000克,寿命24年。体灰色。头、颈黑色,咽喉延至喉间具明显的白色横斑。尾短,黑色,尾上覆羽白色。下腹部和尾下覆羽白色。该物种原产于北美和欧洲,现有11个亚种,区别在于头部的不同,白色花斑的大小和位置有区别,身上羽毛的灰暗程度也不一样。


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湾、海港及河口等地,或在邻近海岸的低山草坡上。主要栖息在北极沿岸苔原低洼地上,通常离海水潮汐带不远,特别是被很多潮汐溪流分割的苔原平原上较常见,通常离最高潮汐线仅几公里距离。有时它们也从海岸潮汐地带延伸到富有草的内陆苔原湖泊和有草生长的湖中岛上。繁殖期的生境主要是由苔藓和地衣覆盖的冻原或灌木冻原地带,特别是在苔原上地势较高而又比较干燥的地方,或水域附近有稀疏灌木生长的苔原地带。冬季大多出现在有耐碱植物生长的湖泊和水库周围地区,也出现在周围地势低洼的咸水湖和沿海地区,偶尔还出现在农田地里。

繁殖后期小鸟出来后,则迁至各种湖泊和水塘中。冬季则多在植物生长茂密的海岸地带。通常早晨到海生植物茂密的海边沼泽地带和海边烂泥地上觅食,然后再飞回海上休息和喝水。下午继续沿海岸觅食,直到日落。晚上栖息在辽阔的海面上。

查看全部

生活习性

喜集群,常成群活动和栖息。飞行时两翅煽动迅速而有力,并发出“呼呼”声响。通常呈直线飞行,但也常常在海面上空盘旋和来回飞翔;转弯也很灵活。善于游泳和潜水,飞翔的速度也很快,从水面上飞起时,也总是在不停地鸣叫。晚上一般栖息在水面上、水边浅水处或者沙滩上。每天黎明就成群结队地飞到草原上去觅食,中午又回到水边去休息、饮水和吞食沙粒,晚上有时也在觅食地栖息。当气候较为恶劣,特别是有暴风雨侵袭的天气下,也常到芦苇丛中躲避。在水面上汇集成密集的群体。

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当它们刚迁到繁殖地时由于冰雪尚未融化,它们主要取食岩石下面的苔藓和地衣。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植物开始荫发,它们开始大量觅食重新长出来的植物嫩芽、植物茎和叶。秋季和冬季则在海岸觅食大叶藻和海藻,此外它们也偶尔觅食少量的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小的甲壳类动物以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和鱼卵。它们主要在清晨和下午觅食。繁殖季节主要在苔原地上取食,非繁殖季节则在沿海和海边泥地上取食各种海藻。取食方式除一般的将头颈伸入水中取食外,它们也能像某些鸭类一样,在浅水中尾朝上的扎入水中取食水底食物。

查看全部

繁殖方式

繁殖期是从春天3月中到8月底。巢由干草等构成,里面铺垫有一些绒羽。每窝产卵4-7枚,卵呈白色和淡黄白色,由雌雁单独承担孵卵,雄雁在雌雁产卵和孵卵期间均在巢的附近担任警戒任务。当雌雁离巢觅食时,便用巢边的绒羽和草将巢掩盖起来。如果遇到入侵者来临,亲雁便高声鸣叫,声音显得焦虑不安,同时装出一副威吓的姿式,有时甚至做出准备攻击入侵者的姿势而绝不弃巢逃走。孵化期为25-30天。雏雁孵出后就已经被有羽毛,属于早成雁。当雏雁孵出以后,雄雁也加入到抚育和保卫雏雁的行列之中,与雌雁一起共同带领雏雁到植物茂密的地方觅食,亲鸟照顾雏鸟40-73天。7月末到8月初,成雁开始换羽,时间大约为15-20天。幼雁2-3年才能达到性成熟。


分布范围

分布于巴哈马、加拿大、开曼群岛、古巴、格陵兰、海地、墨西哥、波多黎各、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美国。

偶见:奥地利、比利时、捷克共和国、丹麦、法罗群岛、芬兰、法国、德国、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瑞典、乌克兰。

旅鸟:澳大利亚、白俄罗斯、百慕大、保加利亚、冰岛、牙买加、日本、基里巴斯、朝鲜、大韩民国、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绍尔群岛、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

中国为迷鸟,偶见北京及鄱阳湖。

加拿大黑雁分布图

查看全部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鸭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黑雁是雁形目鸭科黑雁属鸟类,又称黑鹅。头、颈、胸、嘴及脚黑褐色;虹膜褐色;背及两翼灰褐色;尾下覆羽白色;胸侧及胁部多近白色纹;颈部两侧各具一个特征性白色横纹,在颈前后断开,未能联成颈环。幼鸟颈部无白斑,而翅上多白色横纹。黑雁繁殖于北美洲、西伯利亚极地的苔原冻土带,越冬于南方沿海的草地及河口。在中国安徽也能见其身影。主要栖息在海湾、海港及河口等地,在冬季里大多出现在有耐碱植物生长的湖泊和水库周围,也出现在周围地势低洼的咸水湖和沿海地区,偶尔还出现在农田地里。性活跃,喜集群,常成群活动和栖息。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期在6-8月,雌鸟孵卵,雄鸟通常在距巢100米以内范围内守候警诫。雌鸟孵卵时常将头和颈朝地面平伸出去以降低高度。孵化期为22-28天。黑雁被列入中国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
  • 加拿大黑雁共有11个亚种,为鸭科黑雁属的鸟类。中等体型,为典型的冷水性海洋鸟,耐严寒,喜栖于海湾、…
  • 疣鼻天鹅:是鸟纲、鸭科、天鹅属的一种大型的游禽,体长1.2-1.5米,体重6.75-10千克。…
  • 普通秋沙鸭是秋沙鸭中个体最大的一种,体长54-68厘米,体重最大可达2千克。…
  • 斑嘴鸭是雁形目鸭科鸭属鸟类。李文华,旭日干,中国自然资源通典 辽宁卷,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5,第361页雄鸟体羽大部棕褐色;嘴蓝黑色,先端黄色,嘴基至耳区贯眼线黑褐色;虹膜黑褐色,外圈橙黄色;眉纹黄白色,头顶、额、枕部暗棕褐色;上背灰褐色,下背褐色;翼镜蓝绿色带紫色金属光泽;胸部棕白色杂褐色斑,腹褐色;腰、尾上覆羽、尾羽黑褐色,尾下覆羽黑色;跗蹠和趾棕黄色,爪黑色。雌鸟嘴端黄斑不明显,下体自胸以下淡白色,杂暗色斑。因嘴端有黄斑而得名。斑嘴鸭分布于中国各省区,栖息于河流、湖泊、水塘及沼泽等湿地中。善游泳、行走,游泳时尾露出水面,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也和其他鸭类混群。主食植物的种子、嫩芽和幼苗等植物性食物,也食昆虫、软体动物等动物性食物。繁殖期5—7月,以干草和绒羽在岸边草丛中做巢,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8—14枚,孵化期24天。斑嘴鸭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
  • 青头潜鸭,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迁徙性鸟类。雄性头部和颈部为黑色,有绿色光泽,上体为黑褐色,…
  • 黑海番鸭为雁形目鸭科的鸟类,俗名美洲黑凫,体长44-54厘米,翼展79-90厘米,…
  • 狮头鹅是雁形目鸭科雁属鸟类。头大颈粗,前躯较高,呈方形;全身背面羽毛及翼羽呈棕色,…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