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露兜树

露兜树(学名:Pandanus tectorius Sol.)是露兜树科,露兜树属常绿分枝灌木或小乔木,常左右扭曲,叶簇生于枝顶,叶片条形,长可达80厘米,叶缘和背面中脉均有粗壮的锐刺。雄花序由若干穗状花序组成,佛焰苞长披针形,近白色,雄花芳香,花药条形,药基心形,雌花序头状,单生于枝顶,圆球形;佛焰苞多枚,乳白色,幼果绿色,成熟时桔红色;核果束倒圆锥形,1-5月开花。

原产热带非洲、印度、澳洲,印度洋及太平洋诸岛屿。中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等省区有分布。生长在海边沙地或引种作绿篱。喜高温、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较耐阴。

叶纤维可编制席、帽等工艺品;嫩芽可食;根与果实入药,有治感冒发热、肾炎、水肿、腰腿痛、疝气痛等功效;鲜花可提取芳香油。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露兜树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露兜树目

科:

露兜树科

属:

露兜树属

种:

露兜树

命名者及年代:


形态特征

常绿分枝灌木或小乔木,常左右扭曲,具多分枝或不分枝的气根。叶簇生于枝顶,三行紧密螺旋状排列,条形,长达80厘米,宽4厘米,先端渐狭成一长尾尖,叶缘和背面中脉均有粗壮的锐刺。

雄花序由若干穗状花序组成,每一穗状花序长约5厘米;佛焰苞长披针形,长10-26厘米,宽1.5-4厘米,近白色,先端渐尖,边缘和背面隆起的中脉上具细锯齿;雄花芳香,雄蕊常为10余枚,多可达25枚,着生于长达9毫米的花丝束上,呈总状排列,分离花丝长约1毫米,花药条形,长3毫米,宽0.6毫米,基着药,药基心形,药隔顶端延长的小尖头长1-1.5毫米;雌花序头状,单生于枝顶,圆球形;佛焰苞多枚,乳白色,长15-30厘米,宽1.4-2.5厘米,边缘具疏密相间的细锯齿,心皮5-12枚合为一束,中下部联合,上部分离,子房上位,5-12室,每室有1颗胚珠。聚花果大,向下悬垂,由40-80个核果束组成,圆球形或长圆形,长达17厘米,直径约15厘米,幼果绿色,成熟时桔红色;核果束倒圆锥形,高约5厘米,直径约3厘米,宿存柱头稍凸起呈乳头状、耳状或马蹄状。花期1-5月。

查看全部

主要变种

林投(Pandanus tectorius Sol. var.sinensis Warb.)露兜树的区别在于:叶较窄,叶先端变狭且具长的尾鞭,长达15厘米;子房(4-)5-6(-7)室;果较小,圆球形,长约8厘米,直径8厘米,由50-60枚核果束组成,每一核果束长约2.5厘米,宽约2厘米。分布于中国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生长在海边沙地上。 露兜树


产地生境

原产热带非洲、印度、澳洲,印度洋及太平洋诸岛屿。 中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等省区有分布。生长在海边沙地或引种作绿篱。 喜高温、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较耐阴,宜富含有机质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春季4-5月,将母株旁生的子株切下,插入沙床中,保持室温15-26℃,待发根较多时盆栽,也可将切下的子株基部,用苔藓包扎,保持湿润,待长出新根后盆栽。

播种繁殖:采种后即可播种,发芽适温为25-30℃,播后25-30天发芽。

查看全部

栽培技术

盆栽用腐叶土、培养土和粗沙配制的混合土。盆地多垫瓦片,以利排水和根部发育。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盛夏向叶面多喷水,适当遮阴。每半个月施肥1次。冬季室内养护,减少浇水,防治阳光充足处。每2-3年换盆1次,将过长的肉质根和过密的叶片加以修剪,保持树姿美观。 露兜树


主要价值

据清《澄海县志》载:露兜树为村俗坊间与筋竹为园,用以为界,谓之露头园,一名露兜。露兜树多用作防风林及园篱,叶的纤维是佳品,可用之编织帽、席、笼屉等工艺品;花香,可提芳香油;果肥厚多肉可食,根含氨基酸、糖类,可治肾炎、水肿;幼树可盆栽,成株则为庭园树,因叶片排列层叠有序,螺旋向上,有运转、鸿钧之誉,港人喜爱。

露兜树含有维生素、丰富的矿质元素和多种营养成分,至少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中总糖、丝氨酸和谷氨酸质量分数、维生素C、钾质量分数较高。开发利用露兜树将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查看全部

露兜树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长叶山兰:假鳞茎椭圆形至近球形,有2-3节,外被撕裂成纤维状的鞘。叶2枚,偶有1枚,生于假鳞茎顶端…
  • 碧玉兰 Rchb. f.)是兰科兰属附生植物。假鳞茎窄椭圆形,略扁;叶带形,…
  • 飞燕草 Schur)是毛茛科、飞燕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被弯曲短柔毛,…
  • 香青是菊科、香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木质,有长达8厘米的细匍枝。茎直立,高可达50厘米,…
  • 獐牙菜 Hook. f. & Thomson ex C. B. Clarke)是龙胆科、獐牙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2米。根细,茎直立,圆形,中空,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叶脉弧形,大型圆锥状复聚伞花序疏松,开展,多花;花梗较粗,花萼绿色,裂片狭倒披针形或狭椭圆形,花冠黄色,裂片椭圆形或长圆形,花丝线形,花药长圆形,子房无柄,披针形,花柱短,柱头小,头状,蒴果无柄,狭卵形,6-11月开花结果。分布于中国西藏、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山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生于河滩、山坡草地、林下、灌丛中、沼泽地,海拔250-3000米。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越南、马来西亚、日本也有分布。獐牙菜全草可治急性黄疸性肝炎,胆囊炎,泌尿道感染,肠胃炎,疟疾,感冒发热,小儿麻痹等症。
  • 稍木质的藤本;茎枝纤细,有直线纹,嫩部被微柔毛。叶纸质,近戟形或箭形,长6-12.5厘米…
  • 狼尾花为报春花科珍珠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横走的根茎,全株密被卷曲柔毛。茎直立,高30-100厘米。…
  • 小白菜 拉丁学名: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