鳊(Parabramis pekinensis)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鳊属。俗称:鳊鱼,长春鳊,草鳊,油鳊,长身鳊;古名槎头鳊,缩项鳊。英文名:White bream,Beijing white bream。又名长春鳊、长身鳊、鳊花。体甚侧扁,中部较高,略呈菱形,自胸基部下方至肛门间有一明显的皮质腹棱;头很小,口小,上颌比下颌稍长;无须;眼侧位;侧线完全;背鳍具硬刺;臀鳍长;尾鳍深分叉;体背及头部背面青灰色,带有浅绿色光泽,体侧银灰色,腹部银白色,各鳍边缘灰色,腹鳍至肛门之间具腹梭。体长达30cm余,重可达2kg。银灰色。腹面腹鳍前后全部具肉棱。头小,上下颌前缘具角质突起。背鳍具硬刺,臀鳍延长。栖息淡水中下层,草食性。生殖季节到流水场所产卵,卵飘浮性。分布于中国各地江河、湖泊中。肉味鲜美,为重要经济鱼类,可养殖 。
基本信息
鳊 拼音:biān
繁体字:鯿
部首:鱼;部外笔画:9;总笔画:17 ; 繁体部首:鱼;部外笔画:9;笔画:20
五笔86&98:QGYA
仓颉:XNMIS
四角号码:231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CCA
基本字义
(鯿)
biānㄅㄧㄢˉ
◎ 〔~鱼〕体侧扁,略呈菱形,生活在淡水中,为重要经济鱼类之一。亦称“长春鳊”、“北京鳊”。
◎ (鯿)
English:bream
在静水或流水中都能生长,一般在中、下层游动和摄食。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到珠江及海南省等平原区,图 鳊鱼 们江、鸭绿江及黄河龙门以上皆无。幼鱼多栖居在水较浅的湖汊或水流缓慢的河湾内。幼鱼主要摄食藻类、浮游动物、水生昆虫的幼虫以及少量的水生植物碎片;成鱼一般在冬季和春初摄食藻类和浮游动物。生长的速度缓慢,最大可到2千克以上。肉味鲜美,脂肪丰富,是中国重要经济鱼类之一。
体高,甚侧扁,呈长菱形,头后背部隆起。头小,近似三角形;古人根据这种既方且扁的体形特征,给它们取名“鳊”、“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鲂,方也;鳊,扁也”。口较小,端位;上颌比下颌稍长,上下颌前缘且角质层。无须。腹面自胸部基部下方至肛门间有明显的皮质腹棱。背鳍具强大光滑的硬刺,臀鳍鳍条较多,基部很长。体背部深青灰色,其它部分银白色;每个鳞片的后部有一宽黑斑,各鳍灰黑色。
生活范围较广,不论静水或流水都能生存。成鱼多栖居于水的中下层,尤其喜欢在河床上有大岩石的流水中活动;幼鱼喜栖息在浅水缓流处。鳊为草食性鱼类,主要食物有水草、硅藻、丝状藻等,亦食少量浮游生物和水生昆虫。摄食强度随季节有所变化,成鱼一般在冬季和春初摄食藻类和浮游动物,4-8月摄食水生高等植物、植物种子、湖底植物的残渣,其次是藻类和无脊椎动物。冬季很少摄食,春季从3月开始增大食量,夏季强度最大。性成熟年龄因地区而异,长江流域为2龄,北方为3-4龄。2冬龄鱼的怀卵量为2.8-9万粒,4冬龄鱼为9.4-26万粒。成熟的亲鱼于5-8月在有一定流水的场所繁殖,6月底至7月初为最盛期。冬季群集在江河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生长速度较缓慢而平稳。最大个体可达2公斤。
广泛分布于全国主要水系的江河、湖泊中,产量大,是天然水体中主要的捕捞对象之一。肉鲜美,质鲜嫩而含脂量高,内脏含脂量更大,食用以清蒸最佳,故深受人们喜爱。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1.0毫克,脂肪6.9-8.0克,热量92千卡,钙120毫克,磷165毫克,铁1.1毫克。湖北省襄阳的鳊鱼早在南北朝时就著盛名。相传当时襄阳刺史张敬儿为了取宠齐高帝,特别制造了一种“陆舻船”,载运一千六百尾鳊鱼往京都建业上贡。为此,齐高帝以鳊鱼的地方名“槎头鳊”赐封张敬儿为“槎头刺史”。《湖北通志》记载:“鳊,即鲂,各处通产。以武昌樊口、襄阳鹿门所出为最。”鳊鱼一年四季均为佳肴,故民俗有“春鲶夏鲤四季鳊”之说。
鳊为一广布性种类,分布、辽于黑龙江、鸭绿江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闽江、海南岛、珠江各水系,国外见于朝鲜及俄罗斯。
鮊亚科 , 鳊鱼属。
马面鱼又名马面鲀,是鲀形目单角鲀科马面鲀属鱼类。其体较侧扁,呈长椭圆形,一般体长20-25厘米,…
神仙鱼,是鲈形目丽鱼科天使鱼属热带鱼类。神仙鱼身长12-15厘米,身扁,头尖,身体呈菱形,…
黑骨舌鱼:又名“黑龙鱼”。一般体长80厘米,体重400-600克,最大的个体长可达1米。体延长,侧…
河鲀大多数种类生活于温热带海洋,少数生活在淡水中,为底层肉食性鱼类。…
九斑刺鲀为刺鲀科,刺鲀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往东到新几内亚岛以及西沙群岛和东沙群…
拉氏小噬土丽鲷。原产于委内瑞拉的七彩凤凰学名为拉氏小筮土丽鲷又名拉氏彩蝶鲷目前两种学名都有效。分类…
河鲀大多数种类生活于温热带海洋,少数生活在淡水中,为底层肉食性鱼类。…
弓斑东方鲀是鲀科、东方鲀属鱼类。一般体长100~150毫米左右,大的可达200毫米。体亚圆筒锥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