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皇帝神仙鱼

双棘甲尻鱼(学名:Pygoplites diacanthus)体呈卵型,体被中小型栉鳞,前鳃盖骨具棘,间鳃盖骨无棘,体黄色,具8~9条淡青色之黑边横带,由背鳍前方至眼后有一黑边之淡青色带,臀鳍褐色,具数条青色纵纹,背鳍软条部黑色。

分布在西太平洋至北澳大利亚海区。为杂食性鱼类,主要以海绵、藻类、软珊瑚及附着生物等为食,食性非常单一,不容易改变,故它是一种饲养非常困难的鱼类。虽然双棘甲尻鱼极具特色性的外观,但是却具毒腺之硬棘,有刺毒,是既美丽又危险的一种生物。

(概述图片来源 )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双棘甲尻鱼

拉丁学名:

Pygopli…

别 称:

皇帝神仙、毛巾鱼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辐鳍鱼纲

亚 纲:

新鳍亚纲

目:

鲈形目

亚 目:

鲈亚目

科:

盖刺鱼科

属:

甲尻鱼属

种:

双棘甲尻鱼

分布区域:

印度洋、太平洋

命名人及年代:

Boddaer…

英文名:

Royal A…

双棘甲尻鱼形态特征

双棘甲尻鱼体长呈卵形。头部眼前至颈部突出。吻稍尖。眶前骨下缘突出,无棘。前鳃盖骨具棘;间鳃盖骨无棘。体被中小型栉鳞,颊部具鳞,头部与奇鳍被较小鳞;侧线达背鳍末端。臀鳍末端圆形或稍钝尖;尾鳍圆形。

幼鱼时,体一致为橘黄色,体侧具4~6条带黑边之白色至淡青色之横带,背鳍末端具一黑色假眼;成鱼则体呈黄色,横带增至8~10条且延伸至背鳍,背鳍软条部暗蓝色,假眼已消失。由背鳍前方至眼后亦有黑边之淡青色带;臀鳍黄褐色,具数条青色弧形线条;尾鳍黄色。

背鳍硬棘:14枚;背鳍软条:17~19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17~19枚。

查看全部

双棘甲尻鱼栖息环境

双棘甲尻鱼栖息于珊瑚礁富集的清澈潟湖和水深48米以上的临海礁石水域。 礁石河道,临近洞穴和突起岩架的礁前陡降水域也有发现。尤其喜欢栖息在海流及波浪可影响到的珊瑚孔洞和裂缝中。


双棘甲尻鱼生活习性

双棘甲尻鱼独栖或成对、成群活动。 它们总在珊瑚礁的缝隙中四处穿梭寻找食物,有时腹部会对着珊瑚洞顶游动。幼鱼一般独自活动,行动隐秘,不易察觉。成鱼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成群,鱼群为典型的一雄鱼配2~4条雌鱼。

杂食性鱼类,以无脊椎动物如海绵、被囊动物、海参等为食。

查看全部

双棘甲尻鱼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分布范围东起红海和非洲东岸,西至土阿莫土群岛,北至琉球群岛,南至澳洲大堡礁。 双棘甲尻鱼分布

原产地(海域):美属萨摩亚、澳大利亚、孟加拉、英属印度洋领地、柬埔寨、圣诞岛、科摩罗、库克群岛、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斐济、法属波利尼西亚、法属南部领地、关岛、印度、印度尼西亚、以色列、日本、约旦、肯尼亚、基里巴斯、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绍尔群岛、毛里求斯、马约特岛、密克罗尼西亚、莫桑比克、缅甸、瑙鲁、新喀里多尼亚、纽埃岛、北马里亚纳群岛、阿曼、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留尼汪、萨摩亚、沙特阿拉伯、塞舌尔、新加坡、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斯里兰卡、苏丹、中国台湾、坦桑尼亚、泰国、托克劳、汤加、图瓦卢、豪兰和贝克群岛、瓦努阿图、越南、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也门。

查看全部

双棘甲尻鱼繁殖方式

该鱼尚无人工饲养环境中成功繁殖的案例。在野生环境中,双棘甲尻鱼交尾开始于日落前的15分钟,而后可持续约25分钟。雌鱼准备产卵时,从水底往上游,将腹鳍伸向雄鱼,雄鱼绕至其后用鼻端抚擦雌鱼腹部,并彼此盘旋着上升,直到离水底30~90厘米的位置,雌、雄鱼先后释放配子。随后,雄鱼用尾巴向上推水,制造水漩将受精卵向上带升9米左右,大概这个位置可避免受精卵被浮游动物吃掉。


双棘甲尻鱼亚种分化

单型种,尚无有效亚种。


双棘甲尻鱼种群现状

双棘甲尻鱼为常见海洋鱼种,在原产地的种群数量总体稳定。


双棘甲尻鱼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09年评估。


双棘甲尻鱼生物分类

基于体色和遗传学的差异,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双棘甲尻鱼最终有可能被视作不同鱼种(R. Pyle pers. comm. 2009)。 在新的生物分类未被学界确认前,仍采用传统的分类方式,将该种视作单一物种。


双棘甲尻鱼人工饲养

双棘甲尻鱼在观赏鱼贸易中的数量非常之多,但很少有人能成功养好它们。即使非常富有经验的饲养者,也很难将其在家庭水族箱中成功饲养超过2年。无疑它应当是大型神仙鱼(盖刺鱼科鱼类)中最难饲育的品种,但它却身披大神仙鱼中最花色的外衣,故几十年来虽然有无数饲养者惨遭失败,但却仍然有后继者乘兴而来。

成年的双棘甲尻鱼大概有750px(1px=0.4毫米)大,在中国南海的诸多珊瑚礁群岛有大量的分布,每年能捕获很多。若是寻觅幼年的个体,则必须到印尼、菲律宾或红海地区才有。它们的售价在神仙鱼中处于很低的位置。如果你侥幸发现250px以下的幼体出现在市场上,那可是稀罕之物,虽然它小,却要比成体的贵很多倍,因为它们的饲养难度要低很多。

而即使你只能买一条大个子的成鱼,但也要认真挑选大个体中的小个子。因为越小的双棘甲尻鱼越容易适应人工环境,对于饵料的适应能力也越高。在挑选时还要注意鱼的体表颜色,健康的双棘甲尻鱼呈现出鲜艳的黄色或橘黄色,在灯光的反射下闪烁光芒。而有疾病或捕捞方式不当的鱼一般体色加深,呈现出黄褐色,头部发黑,并没有光泽。健康的个体会在水族箱中四处游动,并不时啄咬过滤管路、水泵、石头等。有问题的个体不活跃,神情呆滞,而且多出现拖白便的情况。

怎样让新引进的双棘甲尻鱼开口吃东西,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最简单的办法是投喂新鲜的海绵,野生的情况下海绵是双棘甲尻鱼的主食,在人工饲养下它也可以马上接受,不过,那太昂贵了,而且不容易得到。如果想让吃海绵的鱼改吃人工饲料,则需要颇下一翻工夫。

最小鱼缸

546升

养殖兼容性图表

养护级别

3(注:1 容易、2 中等、 3 困难、4 专业)

生性

具攻击性

繁殖

尚无人工饲养繁殖成功的记录

活石搭配

谨慎推荐

水环境

水温:22℃~27℃,水质碳硬度: 8~12度

酸碱度:8.1~8.4,水比重:1.02~1.025

最大体长

25厘米(成鱼)10"

饮食结构

杂食性。糠虾、丰年虾、海藻、细碎鲜鱼肉等搭配海绵

原产地

印度-太平洋区

共生物种

甲尻鱼与其他鱼类共生。此鱼属大Angelfish,右图第5行

图中:Y = 共存;C = 谨慎共存;N = 不共存

当一条双棘甲尻鱼被引入到水族箱时,可以暂时停止光照12~24小时,这样有助鱼尽快安稳下来。不要把双棘甲尻鱼放到含有铜类药物的水体中,它们对这类药物较为敏感。如果你愿意,完全可以将其放到礁岩生态水族箱中,它们并不攻击珊瑚和软体动物。但是要保证没有海绵,别忘了那可是它们的主食。在礁岩水族箱中的个体要比放在纯鱼水族箱中的成活率高很多,这可能跟更好的水质和更自然的环境有关系。一开始要尽量给它新鲜的动物性饵料,比如鲜活的牡蛎或花蛤,如果不吃,可以尝试丰年虾或紫菜。当你的鱼处于绝对绝食状态时,就必须用切碎的海绵混杂一些虾肉诱骗它进食了。可以从生物岩石的背面获取少量的海绵,也可以到附近的观赏鱼市场上寻找已经枯萎的珊瑚,珊瑚背面一般附着有海绵,而且可以廉价地从出售商手里购买到。如果你运气好,你的双棘甲尻鱼会开始吃一些动物性饵料,然后可以诱导它吃人工饲料,也是在喂动物性饵料的同时搀一些人工饲料。当它完全接受人工饲料后,也不要忘了每周至少给它提供一次吃海绵的机会,否则它会在1年内因食物比例不对而死亡。

查看全部

鲈形目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额斑刺蝶鱼,体卵圆形侧扁,有鲜明蓝色轮廓和数条鲜蓝竖纹,全身密布网格状具蓝色边缘的珠状黄点,深蓝色…
  • 鳄雀鳝为雀鳝目雀鳝科大雀鳝属鱼类,又称大雀鳝、福鳄,是北美最大的淡水鱼之一,也是最大的鳝鱼种类。…
  • 《接吻鱼》的演唱者是张芯瑜,收录在专辑《加油吧!…
  • 双棘甲尻鱼体呈卵型,体被中小型栉鳞,前鳃盖骨具棘,间鳃盖骨无棘,体黄色,具8~9条淡青色之黑边横带…
  • 暗色东方鲀,为鲀科、东方鲀属鱼类。体呈筒形,体表密生小刺鳞,体内有气囊,遇敌时将体表小刺鼓起以自卫…
  • 双须骨舌鱼,又名银龙鱼,是骨舌鱼目骨舌鱼科骨舌鱼属大型鱼类。其体延长,甚侧扁腹部具棱尖;头大,…
  • 条纹东方鲀,体形似暗色东方鲀。上下颔各具齿2枚。其体背及腹面均被密生小刺。
  • 九斑刺鲀为刺鲀科,刺鲀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往东到新几内亚岛以及西沙群岛和东沙群…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