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色金鸡菊(拉丁学名:Coreopsis tinctoria Nutt.)为菊科金鸡菊属一年生草本,无毛,高30-100厘米。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叶对生,下部及中部叶有长柄,二次羽状全裂,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瘦果长圆形或纺锤形,长2.5-3毫米,两面光滑或有瘤状突起,顶端有2细芒。花期5-9月,果期8-10月。原产北美的观赏植物。我国各地常见栽培。
基本信息
一年生草本,无毛,高30-100厘米。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叶对生,下部及中部叶有长柄,二次羽状全裂,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上部叶无柄或下延成翅状柄,线形。头状花序多数,有细长花序梗,径2-4厘米,排列成伞房或疏圆锥花序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外层较短,长约3毫米,内层卵状长圆形,长5-6毫米,顶端尖。舌状花黄色,舌片倒卵形,长8-15毫米,管状花红褐色、狭钟形。瘦果长圆形或纺锤形,长2.5-3毫米,两面光滑或有瘤状突起,顶端有2细芒。花期5-9月,果期8-10月。 [1-3]
金鸡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类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喜光,但耐半阴,适应性强,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抗性。
原产北美的观赏植物。我国各地常见栽培。 [1-2]
枝叶密集,尤其是冬季幼叶萌生,鲜绿成片。春夏之间,花大色艳,常开不绝。还能自行繁衍,是极好的疏林地被。可观叶,也可观花。在屋顶绿化中作覆盖材料效果极好,还可作花境材料。
金鸡菊栽培容易,能自行繁衍。生产中多采用播种或分株繁殖,夏季也可进行扦插繁殖。播种繁殖一般在8月进行,也可春季4月底露地直播,7-8月开花,花陆续开到]0月中旬。二年生的金鸡菊,早春5月底6月初就开花,一直开到10月中旬。欲使金鸡菊开花多,可花后摘去残花,7-8月追一次肥,国庆节可花繁叶茂。
金鸡菊生命力很强,所以花语是竞争。但是如果不加控制,任其无限发展,就会夺取经济作物的营养,影响庄稼的生长。在有的地方已将它列为毒草之一,被称作“美丽的杀手”。
瘦果生于头状花序,黑色,无冠毛,8-10月陆续成熟。种子采收收获部位为金鸡菊的头状花序。通常在每年8-10月间,选择瘦果大部分成熟的头状花序剪下,把它们晒干后置于干燥阴凉处,集中去杂,清选出种子。分级所采收的种子应该在保证本种净度、正常含水量、无异物污染之前提下进行分级;一级种子的萌发率≥98%;二级种子的萌发≥95%;三级种子的萌发率≥92%。各级种子在使用时,其萌发率允许低于相应标准的5%;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其萌发率标准也要相应下调。
金鸡菊的种子粒径较大。多采用防潮的纸袋作为内包装;印有说明的纸袋作为外包装。注意在操作时勿与其他等级的种子弄混。批发装:内盛种子300-500克;零售装:内盛种子0.1-0.2克。保鲜管理可以将种子置于干燥避光、通风良好、环境温度在10-15℃之处进行贮藏。存放期限按照上述方法处理,金鸡菊的种子通常能够存放1-2年仍保持相当的发芽率。
园艺应用金鸡菊叶片翠绿,花色金黄,多行地栽装点环境,亦可盆栽观赏。播种法养殖金鸡菊主要在每年的3-4月间进行,它的种子应该提前上市。为了保证品质,销售淡季要将尚未售出的金鸡菊种子入库贮藏。对存放1年以上的陈种,在供货前要予以说明。
主要病害为疫病和褐斑病。防治方法:一是摘除病叶,拔出重病株.带出田外销毁;二是药剂防治,用可杀得喷施,每5~7d用药1次。连喷3次。用75%的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将喷雾器的喷头摘下。于傍晚将药剂喷在茎基部防治地老虎。用快杀手、敌敌畏、三氯杀螨醇等药剂防治其他害虫,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