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长裂苦苣菜

长裂苦苣菜(学名:Sonchus brachyotus DC.)是菊科,苦苣菜属一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多数须根。茎直立,基部直径达1.2毫米,伞房状花序分枝,基生叶与下部茎叶全形卵形、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

生于山地草坡、河边或碱地,海拔350-2260米,可通过种子或根状茎繁殖。以嫩芽苗食用,春季嫩芽长出4-6片叶时,叶色红绿,地下幼茎嫩白为最佳采收期。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消肿排脓、祛瘀止痛、补虚止咳的功效。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长裂苦苣菜

别名:

荬菜、野苦菜、…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目:

桔梗目

科:

菊科

亚科:

舌状花亚科

族:

菊苣族

属:

苦苣菜属

种:

长裂苦苣菜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垂直直伸,生多数须根。茎直立,有纵条纹,基部直径达1.2毫米,上部有伞房状花序分枝,分枝长或短或极短,全部茎枝光滑无毛。基生叶与下部茎叶全形卵形、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6-19厘米,宽1.5-11厘米,羽状深裂、半裂或浅裂,极少不裂,向下渐狭,无柄或有长1-2厘米的短翼柄,基部圆耳状扩大,半抱茎,侧裂片3-5对或奇数,对生或部分互生或偏斜互生,线状长椭圆形、长三角形或三角形,极少半圆形,顶裂片披针形,全部裂片边缘全缘,有缘毛或无缘毛或缘毛状微.齿,顶端急尖或钝或圆形;中上部茎叶与基生叶和下部茎叶同形并等样分裂,但较小;最上部茎叶宽线形或宽线状披针形,接花序下部的叶常钻形;全部叶两面光滑无毛。头状花序少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花序。

总苞钟状,长1.5-2厘米,宽1-1.5厘米;总苞片4-5层,最外层卵形,长6毫米,宽3毫米,中层长三角形至披针形,长9-13毫米,宽2-5-3毫米,内层长披针形,长1.5厘米,宽2毫米,全部总苞片顶端急尖,外面光滑无毛。舌状小花多数,黄色。瘦果长椭圆状,褐色,稍压扁,长约3毫米,宽约1. 5毫米,每面有5条高起的纵肋,肋间有横皱纹。冠毛白色,纤细,柔软,纠缠,单毛状,长1.2厘米。

花果期6-9月 。

查看全部

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草坡、河边或碱地,海拔350-2260米 。


分布范围

中国:分布黑龙江(具体地点不详)、吉林(安图、通余)、内蒙古(海拉尔、包头)、河北(内丘、石家庄、张家口)、山西(交城、榆次、宁武、垣曲)、陕西(商县、榆林、延安)、山东(济南)。

国外:日本、蒙古、俄罗斯远东地区有分布。

模式标本采自俄罗斯 。

查看全部

主要价值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消肿排脓、祛瘀止痛、补虚止咳的功效。对预防和治疗贫血病、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和消暑保健有较好的作用。苦菜水煎浓缩乙醇提取液,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都有抑制作用。

苦苣菜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普西利菊,为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
  • 松毛火绒草,中药名。为菊科植物松毛火绒草Leontopodium andersonii C.B.Clarke的幼苗。分布于贵州西部及中部,云南西北部、南部至东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之功效。常用于痈疽疮疡,跌打损伤,虫蛇咬伤。
  • 婆婆针是菊科、鬼针草属植物。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120厘米。叶对生,具柄,柄长2-6厘米。…
  • 豨莶,是菊科豨莶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分枝被灰白色柔毛,茎中部叶三角状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
  • 萎软紫菀为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细长,有时具匍枝。头状花序在茎端单生。舌状花的舌片紫色,稀浅红色;管状…
  • 款冬是菊科、款冬属植物款冬的干燥花蕾。款冬的地下根状茎横生,是褐色的。基生叶呈卵形或三角状心形,…
  • 矢车菊菊科矢车菊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70厘米,直立,分枝,茎枝灰白色,基生叶,顶端排成…
  • 花花柴 Less.)是菊科、花花柴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0厘米。茎粗壮,直立,多分枝,圆柱形…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