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黑眉拟啄木鸟

黑眉拟啄木鸟(学名:Psilopogon oorti),为须䴕科、拟啄木鸟属的小型鸟类,体长20-25厘米,外形和金喉拟啄木鸟非常相似,但具粗著的黑色眉纹,头侧和耳覆羽以及下喉蓝色而不为银灰色,前颈两侧各有一块鲜红色斑。

黑眉拟啄木鸟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中、低山和山脚平原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中,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少量昆虫等动物性食物。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黑眉拟啄木鸟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鴷形目

科:

须䴕科

属:

拟啄木鸟属

种:

黑眉拟啄木鸟

亚种:

亚种

保护级别:

无危 标准

形态特征

黑眉拟啄木鸟的额红色,或额和头顶黑色,枕朱红色(海南亚种)或额黄色,头顶蓝色(台湾亚种)。眼前具黑色条纹,眉黑色,眼先有红色斑点(海南亚种和台湾亚种)。颈侧和耳覆羽蓝色,后颈、背、腰和尾绿色。飞羽黑色,外翈边缘微缀有蓝色,内翈边缘蛋黄色。颏和上喉金黄色,下喉和颈侧蓝色,形成一条蓝色颈环,其下具一鲜红色斑或带,胸、腹和其余下体淡黄绿色。虹膜红褐色,嘴粗厚,铅黑色,脚暗灰色。

大小量度:体重♂85-118克,♀69-118克;体长♂207-246毫米,♀199-245毫米;嘴峰♂25-28毫米,♀24-28毫米;翅♂98-110毫米,♀94-106毫米;尾♂57-75毫米,♀58-75毫米;跗蹠♂26-29毫米,♀24-29毫米。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黑眉拟啄木鸟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中、低山和山脚平原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中。


生活习性

黑眉拟啄木鸟为留鸟,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多栖于树上层或树梢上,不爱动。飞行笨拙,只能做短距离飞行,不能进行长时间的持续飞行活动。晚上多栖息于树洞中。鸣声单调而洪亮,常不断地重复呜叫,其声似“噶、噶”或“咯、咯、咯”,有点像和尚念经的木鱼声。主要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少量昆虫等动物性食物。


分布范围

黑眉拟啄木鸟 黑眉拟啄木鸟在中国以内分布于广西、海南岛和台湾;中国以外分布于老挝、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繁殖方式

黑眉拟啄木鸟的繁殖期为4-6月。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3枚,卵白色。


亚种分化

(以上内容来自: [3-4] )


保护现状

黑眉拟啄木鸟已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黑眉拟啄木鸟在中国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稀少。

查看全部

主要价值

黑眉拟啄木鸟体色艳丽,善于鸣叫,以野果为食,有益植物的扩散。

拟啄木鸟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