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麻风树

荨麻科。常绿乔木,高8~15m。分布于越南北部,中国的广西西南部和西部、云南南部和东南部。生于海拔700~1000m的热带季节性雨林中。花期1~2月(云南)或9~10月(广西),果期4~5月(云南)。

本种是荨麻科中稀有的乔木树种,生长较快,树冠覆盖面大,可作为改善裸露石灰岩山小环境的树种。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火麻树

别名:

树火麻、麻风树…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荨麻目

科:

荨麻科

族:

荨麻族

属:

火麻树属

分布区域:

云南南部至东南…

形态特征

乔木,高3-15米,胸径8-20厘米,树皮灰白色,皮孔椭圆形;小枝浑圆,中空,上部被短茸毛和刺毛,后渐变无毛,叶痕明显,半圆形。叶大,生于枝的顶端,纸质,心形,长15-25厘米,宽12-2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细齿,上面深绿色,生糙伏毛和稀疏的刺毛,下面被短茸毛和极小的红色腺点,脉上疏生刺毛,钟乳体细点状,上面较明显,基出脉3-5条,下面一对较细短,上面一对弧曲,达中部近边缘,与侧脉网结,侧脉5-7对,弧曲,在近边缘处彼此网结;叶柄长7-15厘米,初时被短茸毛和疏生小刺毛;托叶宽三角状卵形,长约1厘米,背面被短柔毛,早落。花序雌雄异株,生小枝近顶部叶腋,长圆锥状;雄花序具短梗,长达约20厘米,序轴上密生短柔毛;雌花序长达50厘米,花序梗长达25厘米,序轴和花枝上密生短柔毛和刺毛,常有极小的红色腺点。雄花近无梗,在芽时径2毫米;花被片5,卵形,外面被微毛;雄蕊5;退化雌蕊倒圆锥形,长近1毫米,顶端截平。雌花无梗,4-6朵花呈一列着生于稍肉质微膨大的团伞花序托上,在果时,花梗增长,团伞花序托不明显;花被片4,稍不等大,侧生2枚稍大,卵形,长0.8毫米,背腹生2枚三角状卵形,长约0.6毫米,外面密被微毛和稀疏的小刺毛;柱头丝形,长2-3毫米。瘦果近圆形,歪斜,压扁,长约3毫米,熟时变黑红色,两面有明显的疣点,花梗在果时浑圆,在柄的顶端具关节。花期9-10月(广西),1-2月(云南);果期10-12月(广西),4-5月(云南)。

叶聚生于枝条顶端,厚纸质,心形或卵形,长15-22厘米,宽15-2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深心形,边缘具不明显的锯齿,两面均有灰白色柔毛及刺毛,基出脉5条;叶柄长5-15厘米,粗壮,被柔毛及刺毛。

查看全部

生长环境

分布区干湿季节分明,年平均温21~22℃,极端最高温38~40℃,极端最低温2~5℃,年降水量1200~1500毫米。土壤为二迭纪石灰岩发育的黑色石灰土,PH值7~7.5。火麻树系发达,紧扣岩石或伸延石缝,具有耐干、耐瘠薄的特性。

火麻树的根系发达,紧扣岩石或伸延石缝,具有耐干、耐瘠薄的特性,生长较快,树冠覆盖面大,可作为裸露石灰岩山改善小环境条件的树种。

查看全部

分布情况

产云南南部至东南部和广西西南部。生于海拔800-1 300米石灰岩山的混交林中。越南有分布。

分布于云南南部景洪、勐腊及东南部富宁、马关、麻栗坡及广西西南部龙州、靖西、德保和西部凌云、隆林、凤山等地。生于海拔700~1000米的石灰岩山地。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查看全部

品种分类

咬人狗Dendrocnide meyeniana (Walp.) Chew

咬人狗(原变型)Dendrocnide meyeniana (Walp.) Chew form. meyeniana

恒春火麻树(变型)Dendrocnide meyeniana (Walp.) Chew form. subglabra (Hayata) Chew

海南火麻树Dendrocnide stimulans (L.f.) Chew

查看全部

保护级别

国家三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随着石灰岩山地植被的不断破坏,火麻树日益减少,已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为渐危种。


主要价值

树皮:有毒。驱蛔虫。用于蛔虫病。

火麻树的刺毛是一种表皮特化的腺毛,刺毛的末端是一种带刺的薄壁球状细胞,由单细胞的毛管和多细胞的毛枕组成,毛管壁上端硅质化、质脆,下部钙质化、坚硬,毛枕主要行使分泌刺激物的机能,刺激物毒液很复杂,含有一种特殊的酵素和蚁酸、醋酸、酪酸以及含氮的酸性物质。当接触皮肤时,毛管破裂,粗糙的末端刺破皮肤,含有多种活性成分的刺毛内含物随之注入,从而产生严重烧痛、搔痒、红肿等症状,有如荨麻疹状,立即引起刺激性皮炎。这种刺痛的感觉是刺毛对皮肤机械和化学作用的结合损伤。荨麻科主要有毒属荨麻属(UrticaL.)、树火麻属(Dendrocnide Miq.)和蝎子草属(Girardinia Gaud.),如荨麻、狭叶荨麻、圆齿树火麻等具有同样的刺毛。据文献记载荨麻科全缘叶火麻树在中草药具有 “天下无敌手”药名,可以驱蛔虫。

查看全部

麻风树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猩猩草:常绿或半常绿灌木,盆栽时株高0.5米-2米,在亚热带地区可长到6米以上。茎直立而光滑,…
  • 山麻秆是大戟科山麻秆属植物。落叶灌木,高1-4米;嫩枝被灰白色短绒毛,一年生小枝具微柔毛。叶薄纸质,…
  • 魁伟玉原产南非,是一种大戟科的多年生肉质植物,植株具粗圆筒形肉质茎,有10条以上的突出棱,…
  • 金刚纂,是大戟科大戟属的肉质灌木状小乔木。茎圆柱状,上部多分枝,叶片互生,少而稀疏,顶端钝圆,…
  • 血桐,中药名。为莲叶桐科植物莲叶桐Hernandia sonora L.的叶或种子。分布于台湾南部。…
  • 布纹球,是大戟科大戟属植物。植株小球形,表皮灰绿色,中有红褐色,…
  • 红穗铁苋菜:为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灌木,高0.5-3米。嫩枝被灰色短绒毛,毛逐渐脱落,小枝无毛。…
  • 石栗 Willd. )为大戟科石栗属的常绿乔木。高达20米,胸径约40厘米;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