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雪鸽

雪鸽(学名:Columba leuconota):为鸠鸽科鸽属的鸟类。体重253-350克,体长260-364毫米。羽色似红嘴鸥;头深灰;领、下背及下体白色;上背褐灰,腰黑色;尾黑,中间部位具白色宽带;翼灰,具两道黑色横纹。 虹膜黄色;嘴深灰,蜡膜洋红;脚和趾亮红色。爪黑色。幼鸟和成鸟相似,但上体和翅具窄的淡皮黄色羽缘。

一般栖息于海拔高处以及出没于岩石和土坎徒壁上及河谷岩坡间。留鸟。常成群活动。主要以草籽、野生豆科植物种子和浆果等植物性食物为食。叫声拖长的高音coo-ooo-ooo,求偶时咕咕作叫。分布于中亚、阿富汗和印度北部及中国。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雪鸽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鸽形目

科:

鸠鸽科

属:

鸽属

种:

雪鸽

亚种:

亚种

保护级别:

无危 标准

形态特征

雪鸽雌雄羽色相似。头和颈上部乌灰色或石板灰色。眼周白色。后颈下部白色,形成一显著的白色领圈。上背、两肩及内侧小覆羽和次级飞羽淡褐色;下背白色。腰和尾上覆羽黑色。尾灰黑色,外侧尾羽基部白色。中央尾羽中部有一宽阔的白色带斑。此斑向外侧尾羽逐渐移向端部。翅灰色,翅上中覆羽、大覆羽和次级飞羽末端淡褐色,在翅上形成三道暗色翅带。初级飞羽暗灰色,尖端褐色,具窄的银灰色羽缘。外侧次级飞羽基部灰色,端部褐色,羽轴暗褐色。下体白色。

幼鸟和成鸟相似,但上体和翅具窄的淡皮黄色羽缘。下体白色,微缀皮黄色。

虹膜金黄色,嘴黑色,脚和趾亮红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231-350克,♀253-310克;体长♂335-364毫米,♀260-343毫米;嘴峰♂17-24毫米,♀17-19毫米;翅♂230-254毫米,♀231-248毫米;尾♂123-144毫米,♀123-136毫米;跗蹠♂26-32毫米,♀27-31毫米。(注:♂雄性;♀雌性)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拔2000-4000米的高山悬岩地带,也出现于高海拔地区裸岩河谷和岩壁上。


生活习性

留鸟。常成群活动。主要以草籽、野生豆科植物种子和浆果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青稞、油菜籽、豌豆、四季豆、玉米等农作物。


分布范围

原产地:阿富汗、不丹、中国、印度、吉尔吉斯斯坦、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和土库曼斯坦。

游荡:哈萨克斯坦。

不确定:蒙古。

中国分布于甘肃西北部、青海东部、四川北部、西部和南部,以及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沿喜马拉雅山向西。

雪鸽分布图

查看全部

繁殖方式

雪鸽的繁殖期为4-7月。1年或许繁殖2窝。常成群在一起繁殖。通常营巢于高山悬岩峭壁石头缝隙中。在中国西藏高原有时也发现它们营巢于废弃的房屋墙洞中和天花板上。巢主要由枯的细枝、枯草和羽毛构成。每窝产卵通常2枚,偶尔3枚或1枚。卵的大小为31-43毫米×26-31毫米。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7-19天。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查看全部

鸽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魔术鸽也就是白斑鸠,或称美国白斑鸠或日本白斑鸠或台湾白斑鸠,白斑鸠最早出现在印度群岛,体形娇小,…
  • 雪鸽,是鸽形目鸠鸽科鸽属陆禽。体长约35厘米,雌雄羽色相似;头和颈上部乌灰色或石板灰色,…
  • 灰斑鸠,是鸽形目鸠鸽科斑鸠属鸟类,体型中等,成体重约197克;上体自头至尾灰褐色,后颈有半环形黑领,…
  • 厚嘴绿鸠:是鸟纲、鸠鸽科的一种体型较小的鸟类,体长为25-28厘米,体重170-190克。…
  • 斑尾鹃鸠体长38厘米,是体大而尾长的褐色鹃鸠。背及尾满布黑色或褐色横斑。头灰,颈背呈亮蓝绿色。胸偏粉,…
  • 山斑鸠,是鸽形目鸽鸠科斑鸠属鸟类,又名金背斑鸠、棕背斑鸠、山鸠、金背鸠、麒麟斑、麒麟鸠、东方斑鸠、绿斑鸠、山鸽子。山斑鸠颈侧具明显黑白色条纹的块状斑,上体深褐色、具扇贝状斑纹,羽缘棕色,尾羽近黑色,下体多偏粉色。虹膜黄色,喙灰色,脚粉色。山斑鸠是留鸟,在中国常见且分布广泛。此外,还分布于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日本等国。栖息于针阔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果园及农耕区,多成对活动于开阔农耕区、村舍、寺院周围及防火林带。取食于地面,主要觅食植物种子、果实、嫩芽等,也吃昆虫。山斑鸠飞翔时鼓翼快速,叫声为反复而低沉的“咕咕咕”声。繁殖期在4-7月,营巢于林中树上,通常一年繁殖2窝,窝卵数2枚,由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18~19天。山斑鸠的肉、卵可食,肉入药可益气明目、强筋壮骨,治久病气虚、衰弱无力、两目昏暗等病症。山斑鸠啄食杂草种子,对农田清除杂草有益;但有时也刨食农作物及树的种子。山斑鸠
  • 原鸽:体重194-347克,体长295-355毫米。是中等体型的蓝灰色鸽。翼上横斑及尾端横斑黑色,…
  • 山斑鸠是鸠鸽科斑鸠属的鸟类,共有6个亚种。体长约32厘米,嘴爪平直或稍弯曲,嘴基部柔软,被以蜡膜,…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