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齿被韭

齿被韭,鳞茎单生或数枚聚生,圆柱状,粗2-4毫米,鳞茎外皮破裂成纤维状,呈近网状。叶条形,背面呈龙骨状隆起,枯后常扭卷,短于或略长于花葶,宽1.5-3毫米。生于海拔2600-3500米的草坡、林缘或林间草地。该种常与高山韭(A. sikkimense Baker)混生,但高山韭的叶为扁平的条形,背面不呈龙骨状隆起,花被片钝头,易于与本种区别,特别是在野外,仅以叶的形态即可清楚地将两种分开。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齿被韭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

百合亚纲

目:

百合目

科:

百合科

属:

葱属

形态特征

鳞茎单生或数枚聚生,圆柱状,粗2-4毫米;鳞茎外皮破裂成纤维状,呈近网状。叶条形,背面呈龙骨状隆起,枯后常扭卷,短于或略长于花葶,宽1.5-3毫米。花葶圆柱状,高13-53厘米,粗1-2.5毫米,下部被叶鞘;总苞2裂,有时单侧开裂,有时3裂,宿存;伞形花序半球状,具多而密集的花;小花梗近等长,短于或近等长于花被片,基部无小苞片;花天蓝色;花被片6枚大小相等,卵形,向先端渐尖,边缘具;不整齐小齿,或外轮的全缘,内轮的具齿,长7.5-10毫米,宽3-4毫米;花丝约为花被片长度的一半,基部合生并与花被片贴生,锥形,或内轮的基部扩大,无齿;子房近球状,腹缝线基部具有帘的凹陷蜜穴;花柱等长于或略长于子房,不伸出花被外;柱头3浅裂。花期9月。


生长环境

齿被韭生长于海拔2600-3500米的草坡、林缘或林间草地。


分布范围

齿被韭产自四川西北部。


采收储藏

秋季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葱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葱,又名葱实、汉葱,为石蒜科葱属植物,鳞茎单生,圆柱状,稀为基部膨大的卵状圆柱形,粗1-2厘米,…
  • 野韭菜是须根系植物,弦状根,分布浅,具根状茎,鳞茎狭圆锥形,外皮膜质,白色。野韭菜性味咸涩寒,具有…
  • 葱白,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葱近根部的鳞茎。我国各地均有种植,随时可采。采挖后,切去须根及叶,剥去外…
  • 蒜薹
  • 细叶韭为石蒜科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0厘米。鳞茎数枚聚生,近圆柱状,外皮紫褐、黑褐或灰褐色,…
  • 大花葱是石蒜科葱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株高30-60厘米;有鳞茎,呈圆形;叶呈宽线形至披针形,…
  • 葱属是百合科下的一个属。多年生草本,绝大部分的种具特殊的葱蒜气味;具根状茎或根状茎不甚明显;地下部分的肥厚叶鞘形成鳞茎,鳞茎形态多样,从圆柱状直到球状;须根从鳞茎基部或根状茎上长出,通常细长,在有的种中则增粗,肉质化,甚至呈块根状。叶形多样,从扁平的狭条形到卵圆形,从实心到空心的圆柱状,基部直接与闭合的叶鞘相连;花两性,极少退化为单性;花被片6,排成两轮,分离或基部靠合成管状;雄蕊6枚,排成两轮,花丝全缘或基部扩大而每侧具齿。蒴果室背开裂。种子黑色,多棱形或近球状。约有500种,分布于北半球。中国有110种,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生于干旱地区的种类较多,但有的种类则生于荫湿的沟边林下或多水的草甸上。葱属类植物多被作为蔬菜、药用和观赏植物,同时在农业、养殖业及医药业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该属的不少种类可以食用,有的种类已作为蔬菜长期广泛栽培,如蒜、葱、韭、藠头、洋葱等等。有的种类亦可作药用,如薤白、蒜、韭、葱等等的鳞茎或种子。
  • 韭菜,别名:丰本、草钟乳、起阳草、懒人菜、长生韭、壮阳草、扁菜等;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特殊强…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