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韭兰学名韭菜莲(Zephyranthes grandiflora Lindl.)又名风雨花、菖蒲莲、红玉帘和旱水仙,多年生草本,鳞茎卵球形,基生叶常数枚簇生,线形,扁平,花单生于花茎顶端,下有佛焰苞状总苞,花玫瑰红色或粉红色,蒴果近球形,种子黑色,花期夏秋。韭莲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亦耐半阴,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韭莲原产墨西哥南部至危地马拉,我国南北各地庭园都引种栽培供观赏,常置于庭园、花坛边。
基本信息
多年生草本。鳞茎卵球形,直径2-3厘米。基生叶常数枚簇生,线形,扁平,长15-30厘米,宽6-8毫米。花单生于花茎顶端,下有佛焰苞状总苞,总苞片常带淡紫红色,长4-5厘米,下部合生成管;花梗长2-3厘米;花玫瑰红色或粉红色;花被管长1-2.5厘米,花被裂片6,裂片倒卵形,顶端略尖,长3-6厘米;雄蕊6,长约为花被的2/3-4/5,花药丁字形着生;子房下位,3室,胚珠多数,花柱细长,柱头深3裂。蒴果近球形;种子黑色。花期夏秋。
韭莲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亦耐半阴。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
原产南美,我国南北各地庭园都引种栽培,贵州、广西、云南常见逸生。
我国引种栽培供观赏,常盆栽,置于庭园、花坛边装饰。
韭莲以种子繁殖为主,可用分株法或鳞茎栽植,全年均能进行,但以春季最佳。只要将球根掘起,每处植3-5个球,浇水保持适当的湿度,极易成活。掘取球根时,注意勿使球根受伤。若带有太多叶片及花茎,将上部剪除,保留完整的球根及6-8厘米的叶片种植即可。若球根已萌发花蕾,分枝后充分浇水,仍能开花。
栽培土质以肥沃的砂质壤土为佳。花坛缘栽每1穴植3-5个球,穴距约15厘米,盆栽每17厘米盆植5-7个球,栽植后注意灌水保持湿度。
栽培地点要日照充足,荫蔽处不易分生子球,也不容易开花。肥料可使用有机肥料如油粕、堆肥或氮、磷、钾肥料,每2-3个月施用1次,按比例增加磷、钾肥,能促进球根肥大,开花良好。植株丛生而显拥挤时,必须强制分株。生性强健,耐旱抗高温,栽培容易,生育适温为22-30度。
栽植深度以鳞茎顶端稍露出为度,2~3年分球一次。盆栽要有充分阳光和肥水。一批花谢后,应控水50~60天,然后恢复正常供水。如此干湿交替,可促使多次开花,一年可开花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