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白喉林鹟

白喉林鹟(学名:Rhinomyias brunneatus)是鹟科、林鹟属鸟类。雌雄鸟同色;呈中等体形,体长150毫米,眼圈皮黄色;翼与背同色,第一枚初级飞羽特长,不短于第二枚的一半;颈近白色而略具深色鳞状斑纹,下颚色浅;胸部淡棕灰色;腹部及尾下覆羽白色;亚成鸟上体皮黄色而具鳞状斑纹,下颚尖端黑色;看似翼短而嘴长;虹膜褐色;嘴上颚近黑色,下颚基部偏黄色;脚粉红色或黄色。

白喉林鹟在中国大陆为夏候鸟,栖息于高可至海拔1100米的林缘下层、茂密竹丛,次生林及人工林中。常伫立于枝头等处静伺,一旦飞虫临近即迎头衔捕,然后又回原地栖止。在树上或洞穴内以苔藓、树皮、毛、羽等编成碗状巢。一般以昆虫为食。分布于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文莱(存在不确定)。

(概述图参考资料: )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白喉林鹟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雀形目

亚目:

鸣禽亚目

科:

鹟科

属:

林鹟属

种:

白喉林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标准:易危

形态特征

白喉林鹟雌雄鸟同色。呈中等体形,体长150毫米,身偏褐色,眼圈皮黄色,胸带浅褐色。翼与背同色,第一枚初级飞羽特长,不短于第二枚的一半。喉白色,颈近白色而略具深色鳞状斑纹,下颚色浅。胸部淡棕灰色;腹部及尾下覆羽白色。亚成鸟上体皮黄色而具鳞状斑纹,下颚尖端黑色。看似翼短而嘴长。

虹膜褐色;嘴上颚近黑色,下颚基部偏黄色;脚粉红色或黄色。

查看全部

近种区别

白喉林鹟初级飞羽外沿色浅,背部橄榄绿色,腹部灰白色,胸部沾橄榄绿色,脚粉红色。与褐胸鹟(Muscicapa muttui)区别在于其背部是橄榄绿色非褐色,三级飞羽羽缘不明显。与北灰鹟(Muscicapa dauurica)的区别在于其个体较大。

白喉林鹟

褐胸鹟

北灰鹟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白喉林鹟栖息于高可至海拔1100米的林缘下层、茂密竹丛,次生林及人工林中。


生活习性

食性:一般以昆虫为食。

活动:常伫立于枝头等处静伺,一旦飞虫临近即迎头衔捕,然后又回原地栖止。在树上或洞穴内以苔藓、树皮、毛、羽等编成碗状巢。

迁徙:白喉林鹟在中国大陆为夏候鸟。在繁殖季节之外,它出现在泰国,是罕见的过境候鸟;马来西亚半岛是冬季候鸟,种群都在马来西亚半岛过冬;新加坡是一个罕见的过境候鸟和冬季候鸟。

叫声:白喉林鹟的鸣唱为5-11声一度不等,规律为以频率高(6.10千赫兹)的1-3声“chi”开始,紧跟的2声频率(1.93千赫兹)低,最后接2-6声的频率(2.28千赫兹)稍高,音节短促,音调平稳单一,音色似笛声。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白喉林鹟分布于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文莱(存在不确定)。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河南、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和香港。

白喉林鹟分布图


繁殖方式

白喉林鹟在中国大陆东南部繁殖,繁殖地点通常为茂密的竹林或亚热带阔叶林中低矮的灌木丛,海拔600-1600米。窝卵数以4-5枚居多,少数仅1-2枚,卵具斑纹。两性育锥。


保护现状

2016年,白喉林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2000年8月1日,白喉林鹟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根据对已知记录和分布范围大小的评估,估计成熟个体数量为2500至9999只。这与体型相似的鸟类或近亲的记录种群密度估计数相一致(这种估计范围为每平方公里10-90只),而且估计的成熟个体数量可能只占一定比例。这一估计总数为3750至14999只,四舍五入为3500至15000只(2016年)。

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无论是繁殖范围还是非繁殖范围,都有可能出现快速的种群减少。东南亚越冬地对成熟原生低地森林的要求表明,这一物种可能特别容易受到生活环境丧失的影响,特别是低海拔地区耕种面积的扩大。

白喉林鹟受到其繁殖和非繁殖范围内栖息地持续丧失和破碎的威胁。在中国东南部,大部分天然林都是通过木材采伐和农用地转换而被砍伐或改良的。低地森林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在非繁殖季节,白喉林鹟对成熟原生低地森林的需求使得它特别容易受到栖息地损失的影响,因为现在这种森林已经很少了。迁徙路线沿线的生境退化也可能是一个问题。在一些地区(如中国广西),鸟类被捕获作为食物。

查看全部

鹟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斑背燕尾是鹟科、燕尾属中型鸟类,体长24-25厘米。额至头顶前部白色,其余头、颏、喉、胸黑色,…
  • 棕尾褐鹟:体重9-16克;体长109-122毫米,是一种体型略小的红褐色鹟。眼圈皮黄,喉块白,…
  • 台湾林鸲小型鸟类,体长约12厘米。雄鸟头和喉黑色,一条宽阔的白色眉纹在黑色头部极为醒目。背、肩黑色。…
  • 大仙鹟:体重34-38克,体长20-2厘米。是一种体型较大的深色鹟。雄鸟上体蓝色,…
  • 灰背燕尾是一种黑白色燕尾,体长23厘米,雌雄成鸟大体同色。与其他燕尾的区别在头顶及背灰色。…
  • 北红尾鸲(běi hóng wěi qú):是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雄鸟头顶至直背石板灰色,…
  • 白喉林鹟是鹟科、林鹟属鸟类。雌雄鸟同色;呈中等体形,体长150毫米,眼圈皮黄色;翼与背同色,…
  • 白喉短翅鸫是鹟科、短翅鸫属小型鸟类,体长12-13厘米。上体锈褐或橄榄褐色,眼上方有1-2枚白羽,…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