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夏皇梅

建兰四大铭品之一。夏皇叶形为长鱼肚型,叶尾稍钝,叶面波浪纹稍重!叶片厚实!花为黄白色,稍偏黄,两捧软兜,龙吞舌,外瓣稍短,瓣尾稍尖!夏皇开品比较稳定,惜花型稍小了一点!夏皇据说出自四川郫县,初名“夏荷梅”意为花荷梅之型!!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夏皇梅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

百合亚目

目:

兰目(微子目)

科:

兰科

属:

建兰属

分布区域:

兰友处

概述

夏皇梅,建兰,梅瓣,名品。夏皇梅为四季兰八大铭品之首。


特征

花莛挺立,高15-24cm,黄绿色;一莛着花3-6朵,排列松散;花序基部鞘底色黄绿,微被紫红色筋纹;花苞片长阔,颜色与花莛相近;萼片(外三瓣)长圆形,基部狭,向 夏皇梅 前渐阔,2/3处最阔,前端收狭且紧边,尖端成对折状,中线部分外凸,萼片长1.6-2.0cm,宽0.7-0.9cm,色黄绿,偏黄;花瓣(捧心、捧瓣)较萼片短小,与唇瓣(舌)同时分立于蕊柱(鼻头)三侧,并紧靠蕊柱,花瓣基部狭长,从中部起紧边,前端圆钝,起深兜,两花瓣前端分离大,蕊柱顶明显外露,花瓣浅黄色,其中下部、蕊柱腹部具均匀的紫红斑纹;唇瓣短圆,中裂片前端微下挂,明显增厚,边缘微内卷呈浅兜,侧裂片不明显,唇瓣底色浅黄,两侧密被紫红色纹,并且透于外部;花直径1.8-2.2cm。


历史

据四川郫县兰协顾问(原副会长)杨泽宇先生说:1981 夏皇梅 年前后在郫县购的该种,卖草者可能是周边山区的,是一大棵下山草(6苗),将它分成3盆,每盆2苗。一朋友见此花好看,很是欣赏,就送他一盆,后来听说这位朋友的那盆早已栽死。余下两盆又丢失一盆,剩下的一盆,几年后发苗很正常,开花也旺。1986年,四川兰家邓承康先生对此花评价很高,就收录到他编辑的挂历上,这样就逐渐传开了。该花初称“夏荷梅”(因早期花未定型,外三瓣呈荷形),后成都知名兰家黄兴有先生看中“夏荷梅”,开始批量收购养植,并加以推广,很快就得到兰界的认可。黄先生购种时,并不知道确切的名字,就因黄的好看,将其命名为“夏黄梅”后因其有春剑“皇梅”,觉得“皇”比“黄”的字意更好,有“上乘好花”之意,于是就改为“夏皇梅”了。

多年以来,夏皇梅随着四季兰的浮沉在风雨中飘摇不定,如今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岁月沧桑没有淡化固有的色彩,但是经历过的变故却在时间的流逝中被人们渐渐遗忘。 1994年,四季兰市场处在一个由兴旺趋向衰败的交替期。但是四季兰的交易量却在这一年增长不少,众多兰友纷纷前往各大四季兰产区,大量收购新种四季兰。就在雅安市名山县万古乡,一位当地政府官员养了一种新品梅瓣,据说是采于著名的风景区蒙顶山。但是这种说法的可信度很值得怀疑。本来希望向这位官员求证此事,无奈他因工作原因调至异地,而且早已不养兰花,所以如今已无法联系。虽然现在有很多人都声称夏皇梅出自名山,但是却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这是不奇怪的,因为夏皇梅的流转状况并非是一条脉络明晰的直流,而更像是张错综复杂的蜘蛛网。万古乡的那位政府官员养兰花完全是业余爱好,在得到这些梅瓣之后,趁着当时四季兰还比较好卖,而且价格也不差,所以很快就全部转让了出去。这些苗子先是以1200元/苗的价格流到三个名山本地人手中,然后再通过他们不断向外界出售。买家主要是成都地区的兰友,同时也有少量苗子被名山本地的兰友买下。而这三个名山人卖完手中的草后,渐渐就淡出了兰花界。在前往名山购买此草的兰友中,包括郫县的知名兰家周家长先生。不过周先生没能买到便宜货,因为此时的价格已经攀升至3000元/苗。 从1995年开始,整个兰市跌入了低谷,四季兰当然也不例外。周家长先生在买下这些草后,马上遭遇了四季兰的低潮,所以对此草就不是很重视。在随后的几年中,他的这些苗子全部以较低的价格转让了出去,而成都兰家黄兴明先生就是买家之一。黄先生获得此草后,因其尚无名号,便取“夏季开花,色泽鲜黄”之意,将其命名为“夏黄梅”。由于当时的四季兰市场很不景气,黄兴明先生在取名的时候也就没有做过多的推敲。也正缘于此,“夏黄梅”与黄兴明先生命名的另一个品种“春剑·皇梅”被人误会了,所以才有了现在这个流传更广、认同率更高的称呼“夏皇梅”。这当然是两个字同音异形所致,不过这样一个美丽的误会带给兰友的更多是欣喜。实际上,有关夏黄梅的误会并没有结束。由于夏黄梅的外形与雅梅较为接近,所以又有了两种花同源的说法。当然这种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虽然没有人拿出确凿的证据,但是名山的很多四季兰确实来自雅梅的产地总岗山,尤其是瓣型花。据雅安市兰花协会秘书长陈大明先生介绍,雅梅是合江镇农民李进华分两批开采的。陈大明先生买走的是第二批种,而第一批种正是卖给了名山人。至于这其中是不是混有夏黄梅就无从考证了。不过这两个品种并不相同,虽然花型相似,但是叶片上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如谜一般的身世并没有影响夏黄梅的精彩。正如一个漂泊多年的浪子,虽然容貌依旧,但是再一次走过他的身边,却发现有很多复杂的感觉,身处其中的人应该会被打动。

查看全部

兰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芳香石豆兰 Schltr.):根状茎粗2-3毫米,被覆瓦状鳞片状鞘,每相距3-9厘米生1个假鳞茎。…
  • 建兰四大铭品之一。夏皇叶形为长鱼肚型,叶尾稍钝,叶面波浪纹稍重!叶片厚实!花为黄白色,稍偏黄,两捧…
  • 聚石斛是兰科石斛属植物。茎假鳞茎状,密集或丛生,多少两侧压扁状,纺锤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5厘米,…
  • 反瓣虾脊兰 Maxim.):假鳞茎粗短,粗约1厘米,具1-2枚鞘和4-5枚叶。叶椭圆形,两面无毛,…
  • 寒兰是兰科兰属的地生草本植物。茎为椭圆形;叶呈带状,尾部修长渐尖,叶脉较明显;每秆花枝开5-12朵,…
  • 硬叶兰,为微子目兰科下属植物。叶5-7枚,厚革质,长22-80厘米,宽1-1.8厘米,…
  • 斑叶杓兰:植株高约10厘米,地下具较粗壮而短的根状茎。茎直立,较短,顶端具2枚叶。叶近对生,…
  • 斑舌兰:附生植物;假鳞茎近球形或卵球形,强烈压扁,呈双凸镜状,裸露,不为叶鞘所包。叶通常2-4枚,…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