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子麻黄(拉丁学名:Ephedra monosperma C. A. Mey.),是麻黄科麻黄属植物,分布较广,产于黑龙江、河北、山西、内蒙古、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四川及西藏等省区。
基本信息
草本状矮小灌木,高5-15厘米;木质茎短小,长1-5厘米,多分枝,弯曲并有节结状突起,皮多呈褐红色;绿色小枝开展或稍开展,常微弯曲,节间细短,长1-2厘米,稀更长,径约1毫米。叶2片对生,膜质鞘状,长2-3毫米,下部l/3-1/2合生,裂片短三角形,先端钝或尖。雄球花生于小枝上下各部,单生枝顶或对生节上,多成复穗状,长3-4毫米,径2-4毫米,苞片3-4对,广圆形,中部绿色,两侧膜质边缘较宽,合生部分近1/2,假花被较苞片长,倒卵圆形,雄蕊7-8,花丝完全合生;雌球花单生或对生节上,无梗,苞片3对,基部合生,雌花通常1,稀2, 胚珠的珠被管较长而弯曲,稀较短直。雌球花成熟时肉质红色,微被白粉,卵圆形或矩圆状卵圆形,长6-9毫米,径5-8毫米, 最上一对苞片约1/2分裂; 种子外露,多为1粒,三角状卵圆形或矩圆状卵圆形,长约5毫米,径约3毫米,无光泽。花期6月,种子8月成熟。
分布较广,产于黑龙江、河北、山西、内蒙古、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四川及西藏等省区。在东北及华北地区多生于海拔1000米上卞,在西北及西南各省区则分布较高,常见于海拔1800-4000米地带。多生于山坡石缝中或林木稀少的干燥地区。前苏联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前苏联。
含生物碱,供药用。
药用相关
【药 名】:单子麻黄
【来 源】:为麻黄科植物单子麻黄的草质茎。
【功 效】:发汗解表、止咳平喘、解表利水。
【主 治】:用于外感风寒证;喘咳证;水肿兼有表证。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入肺、膀胱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宜先煎,1.5-9克,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或生用。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黑龙江、河北、内蒙古、青海、宁夏、四川、新疆及西藏等省区。
【拉丁名】:Ephedra mohnosperma Gmel ex C. A. Meyer.
【考 证】: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特性:草本矮小灌木;小枝绿色;叶退化为膜质,二列;雄球花多呈复穗状;雌球花常单生,成熟时肉质红色,卵圆形;种子外露,多为1粒。
单子麻黄又称小麻黄,含生物碱,可供药用。麻黄科仅麻黄属一属,我国产12种,常见的还有中麻黄、草麻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