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花蓼(学名:Polygonum capitatum Buch.-Ham. ex D. Don)是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匍匐,丛生,节部生根,节间比叶片短,疏生腺毛或近无毛,叶卵形或椭圆形,顶端尖,基部楔形,两面疏生腺毛,托叶鞘筒状,膜质,松散,顶端截形,有缘毛。花序头状,单生或成对,顶生;花序梗具腺毛;苞片长卵形,膜质;花梗极短;花被淡红色,花被片椭圆形,瘦果长卵形,黑褐色,微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6-9月开花,8-10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云南及西藏。印度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及越南也有分布。生山坡、山谷湿地,常成片生长,海拔600-3500米。
该种全草入药,治尿道感染、肾盂肾炎。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基本信息
多年生草本。茎匍匐,丛生,基部木质化,节部生根,节间比叶片短,多分枝,疏生腺毛或近无毛,一年生枝近直立,具纵棱,疏生腺毛。
叶卵形或椭圆形,长1.5-3厘米,宽1-2.5厘米,顶端尖,基部楔形,全缘,边缘具腺毛,两面疏生腺毛,上面有时具黑褐色新月形斑点;叶柄长2-3毫米,基部有时具叶耳;托叶鞘筒状,膜质,长5-8毫米,松散,具腺毛,顶端截形,有缘毛。
花序头状,直径6-10毫米,单生或成对,顶生;花序梗具腺毛;苞片长卵形,膜质;花梗极短;花被5深裂,淡红色,花被片椭圆形,长2-3毫米;雄蕊8,比花被短;花柱3,中下部合生,与花被近等长;柱头头状。
瘦果长卵形,具3棱,长1.5-2毫米,黑褐色,密生小点,微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6-9月,果期8-10月。
分布于中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云南及西藏。印度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及越南也有分布。生山坡、山谷湿地,常成片生长,海拔600-3500米。
头花蓼为湿中生性植物,喜阴湿生境。适应性强,较耐寒.一般在海拔600-1500米的地块上都能生长。生长期210天。
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较肥沃,水源方便,透水、透气性较好的沙质地。育苗地的准备工作应在育苗前1年的11-12月做完。每个标准厢(长10米、宽1米)应准备厩肥200千克,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发酵处理,压实备用;清除准备用作育苗床地的土壤里的杂物,按深20-25厘米深犁,越冬,在育苗前15天再翻犁1次,充分细化土壤;准备种子,地膜、农膜,竹子押笺,复合肥、普钙,敌克松、腐质土等以备用。
育苗时间以2月下旬至3月中旬为宜,播种前对床土进行消毒处理,可用敌克松2000倍液,浇足底水后播种,播种时每个标准厢(10平方米)先按30克的种子对细土500克搅拌均匀,后再对2000克细土均匀搅拌,分3次均匀泼撒在厢而上,然后插上竹片,盖膜压紧。
播后7-10天开始出苗。要注意观察出苗情况,特别是播种后的第7-10天,当发现有60%现苗后,要拔掉押笺,揭掉地膜,观察厢面是否缺水,如果不是十分缺水,可暂时不要浇水。一般需要过4-5天,待大部分秧苗根系固定后再浇水。当秧苗出齐,根系固定后,只需做好苗床水分管理和除草工作。
前茬作物收获后,清除作物秸秆、杂草,在霜冻前翻耕深25-30厘米,使部分病虫暴露于土面冻死,以减少虫口越冬基数。移栽前(4月)要进行1次土壤翻耕,翻耕深20-25厘米,并结合整地施足底肥,底肥施腐熟农家肥30吨/公顷、复合肥300千克/公顷覆于土中,捡去田间杂草,按1米,宽标准开厢,厢沟宽30-40厘米,厢高10厘米,把厢面整平耙细后备用。开厢时,平地以东西向开厢为佳,缓坡地要斜向开厢,防止水土流失。
①起苗。
4-5月,当幼苗达到7-8叶,株高6-8厘米时进行移栽,移栽前1天将苗床喷透水,第2天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苗,用拇指、食指、中指捏住苗基部将苗拔起,放在无染的竹筐或塑料筐中,盖上湿布或青草保湿,运至移栽地嘲。注意要根据需要起苗,当天起的苗当天必须移栽。
②移栽。
要求株行距为25厘米×25厘米,栽植密度为15万株/公顷。先在厢面中间拉1根绳子,绳下栽植1株.然后向左右两边按25厘米行距延展,每厢栽5行,每穴栽1株,栽后要及时浇上定根水。
⒈查苗补缺
移栽后1周内要注意田间观察,搞好查缺补漏,及时补苗,确保基本苗数。
⒉中耕除草
6月头花蓼幼苗封行前,每隔10-15天除草1次,用锄头在厢面薅挖土表,除去杂草,改善土壤通透性,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促进根系生长;封行后至采收前,每15天拔除杂草1次,主要是手工拔草。
⒊肥水管理
6月上中旬结合松土除草追施提苗肥,即按复合肥150千克/公顷均匀撒施到头花蓼幼苗根际,并覆盖于土中:8月第1次收割后的3天内,将复合肥300千克/公顷追施到头花蓼植株根际,结合松土覆盖于土中,促进老茎基部提早分枝发芽。头花蓼怕涝,在栽植地块四周要挖排水沟,搞好排水防涝:天旱时要浇水防旱,浇水时应注意,封行前多浇,封行后少浇,以免因湿度过大而造成烂叶、烂茎、烂根,降低药材产量和品质。
移栽后要加强病虫害防治,特别是刚移栽时,小地老虎、跳甲等危害严重,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小地老虎可人工扑捉,或用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防治:跳甲可用吡虫啉1500-2000倍液防治。
尼泊尔蓼 H. Gross),是蓼科蓼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尼泊尔蓼茎外倾或斜上,…
长鬃蓼 Moldenke),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0~50厘米,茎直立,分枝,下部平卧,节部略膨大。…
刺蓼 H. Gross ex Nakai)是蓼科、蓼属植物。茎攀援,多分枝,被短柔毛,四棱形,…
掌叶蓼
愉悦蓼,是蓼属野生植物,生于山坡草地、山谷路旁及沟边湿地,海拔30-2000米,…
蚕茧草多年生直立草本,高可达1米。茎棕褐色,单一或分枝,节部通常膨大、叶披针形,长6~12厘米,…
蓼,是蓼科、蓼属植物的总称,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约230种,广布于全世界,主要分布于北温带。…
绵毛酸模叶蓼为蓼科蓼属下的一个变种,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为害水稻、小麦、棉花、豆类常见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