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林雕鸮

林雕鸮(学名:Bubo nipalensis),鸱鸮科生物,大型鸮类,体长约63厘米。外形和雕鸮相似,但体型较小,头上耳簇羽显著,呈黑白二色。上体深褐色,杂有皮黄白色横斑;下体皮黄色,腹中部白色;喉、胸有深褐色横斑。嘴黄色,虹膜褐色。数量极为稀少,已列入世界濒危鸟类名录N级和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林雕鸮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鸮形目

科:

鸱鸮科

属:

雕鸮属

种:

林雕鸮

保护级别:

无危 标准

外形特征

眼先和颊部被有褐白色须状羽,羽干黑色。颏部亦有褐白色须状羽,但羽轴白色。耳羽显著。内翈大都棕白色而杂有黑褐色横斑;外翈黑褐色,杂有棕色沾黑的横斑;面盘淡白色。上体包括肩内侧和翅上覆羽黑褐色,具皮黄白色斑点和横斑。头顶隐约可见棕色横斑。背及翅上小覆羽均杂以棕色横斑和端斑。外侧肩羽棕色或皮黄色,具黑褐色横斑;初级飞羽黑褐色,具淡褐色横斑和羽缘。次级飞羽横斑较著较宽,多为皮黄褐色,最内侧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与肩同色。尾黑褐色,缀以棕色横斑和棕白色羽端,并散缀有云石状黑褐色斑点;外侧尾羽内翈具棕白色横斑,且较鲜亮,有时几为白色。下体皮黄白色。喉和胸具黑褐色横斑,至腹和尾下覆羽则变为宽的斑点。覆腿羽白色,密杂以暗褐色横斑。腋羽和翼下覆羽与胸相似,满缀以暗褐色‘V’形斑或斑点。 虹膜褐色,嘴膜黄色,趾暗黄色,爪角色沾红,尖端黑色。

大小量度:体长630毫米;嘴峰52-54毫米;翅425-470毫米;尾229-266毫米;跗蹠60-62毫米。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


分布范围

林雕鸮分布图 国内仅见于四川雅安、宝兴、会东和云南东南部河口。

国外分布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和越南。


生活习性

食性:主要以中小型脊椎动物如雉鸡、野兔、鼠类、蜥蜴、蛇为食,也能猎捕像孔雀、豺、幼鹿一类较大的动物为食,甚至能猎捕鱼类。

习性:多单独活动。夜行性,白天通常躲藏在茂密的树枝叶丛中,黄昏时才开始活动和觅食。在特别饥饿时,有时白天也出来猎食。猎食时多沿林缘开阔地带、林缘疏林、竹丛或河岸附近活动。

查看全部

繁殖方式

中国还未见有关繁殖情况的报道。林雕鸮在喜马拉雅山地区繁殖期在2-3月间,或许1年繁殖2窝。因为他在6月20日又发现1枚即将孵化的卵,他认为可能是第一窝孵出后产的第二窝卵。通常营巢于天然树洞中或悬崖峭壁上的裂缝内,有时也利用鹰的旧巢。每窝产卵通常1枚,卵呈卵圆形,白色、光滑无斑,大小为61.2毫米×49.9毫米。


保护级别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等级:二级。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Ⅱ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查看全部

鵰鸮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猛鸮)是鸱鸮科,猛鸮属的一种动物。体长35~40厘米,体重247~375克。具鹰样的尾,…
  • 斑头鸺鹠是鸮形目鸱鸮科鸺鹠属动物。斑头鸺鹠体长约24厘米,无耳羽族,…
  • 雪鸮是鸮形目鸱鸮科雪鸮属鸟类,又名白鸮、白猫头鹰。头圆而小,…
  • 斑头鸺鹠是鸮形目鸱鸮科鸺鹠属动物。斑头鸺鹠体长约24厘米,无耳羽族,…
  • 林雕鸮,鸱鸮科生物,大型鸮类,体长约63厘米。外形和雕鸮相似,但体型较小,头上耳簇羽显著,呈黑白二色。…
  • 雕鸮是鸮形目鸱鸮科雕鸮属的一种大型鸟类 。雕鸮全长55—71厘米,…
  • 眼镜鸮是一种鸮形目、鸱鸮科类动物,活动于热带美洲森林区。
  • 短耳鸮又名小耳木兔、田猫王、夜猫子等,是鸮形目鸱鸮科耳鸮属中小型猛禽动物。成鸟面盘显著,…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