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卵叶报春

卵叶报春(学名:Primula ovalifolia Franch.):报春花科、报春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短,叶阔椭圆形或矩圆状椭圆形至阔倒卵形,有时近圆形,先端圆形或微凹,基部稀微呈心形,边缘具不明显的小圆齿,上面少数柔毛,下面多细胞柔毛,叶柄具狭翅,花葶高可达18厘米,伞形花序,多花达9朵;花萼钟状,常有褐色小腺点,花冠紫色或蓝紫色,喉部具环状附属物,裂片倒卵形,蒴果球形,3-4月开花,5-6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四川,贵和云南东北部。生长于林下和山谷阴处。报春花是人们经常见的一种花草,是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之一,常用来美化家居环境。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卵叶报春

别名:

豆叶参,马耳朵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目:

报春花目

科:

报春花科

属:

报春花属

种:

卵叶报春

命名人与年代: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全株无粉。根状茎粗短或稍伸长,具多数纤维状须根。开花期叶丛基部外围有鳞片;鳞片矩圆形,长6-20毫米,鲜时带红色。

叶阔椭圆形或矩圆状椭圆形至阔倒卵形,有时近圆形,开花时当年生新叶常未充分发育,老叶长3.5-11.5厘米,宽2-14厘米,先端圆形或微凹,基部圆形或阔楔形,稀微呈心形,边缘具不明显的小圆齿或具胼胝质尖头的小牙齿,干时坚纸质至近革质,上面仅沿中胁被少数柔毛,叶脉下陷,下面沿中肋和侧脉被多细胞柔毛,其余部分通常遍布短柔毛,侧脉10-14对,与网脉在下面均明显隆起;叶柄具狭翅,密被多细胞柔毛,长约为叶片的1/3,极少与叶片近等长。

花葶高5-18厘米,被柔毛,果时稍伸长,近于无毛;伞形花序2-7(9)花;苞片自稍宽的基部渐尖成狭披针形,长3-8毫米,近膜质;花梗长5-20毫米,被柔毛;花萼钟状,长6-10毫米,外面被微柔毛,常有褐色小腺点,分裂达中部或接近中部,裂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锐尖或钝,边缘全缘或有时具小齿,具小缘毛;花冠紫色或蓝紫色,喉部具环状附属物,冠檐直径1.5-2.5厘米,裂片倒卵形,先端具深凹缺;长花柱花:冠筒略长于花萼或与花萼等长,雄蕊着生于冠筒中部,花柱与冠筒等长或微伸出筒口;短花柱花:冠筒约长于花萼0.5倍,雄蕊近冠筒口着生,花柱长3.5-5毫米。

蒴果球形,藏于萼筒中。花期3-4月,果期5-6月。

查看全部

生长环境

喜气候温凉、湿润的环境和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不耐高温和强烈的直射阳光,用作冷温室盆花的报春花宜用中性土壤栽培。不耐霜冻,花期早。而作为露地花坛布置的报春花,则适合生长于阴坡或半阴环境,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湖北西部(兴山、长阳),湖南西部(龙山、桑植),四川(巫山、宝兴以南),贵(梵净山)和云南东北部。生长于林下和山谷阴处,海拔600-2500米。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宝兴。


主要价值

报春花是春天的信使,当大地还未完全复睡,众芳凋零,它已悄悄地开出花朵、在林缘、在溪畔、在草地上,或成丛,或成片,生气盎然,春天即将来临。拉丁文Primula,亦为早春开花之意。

报春花是人们经常见的一种花草,是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之一,常用来美化家居环境。

查看全部

繁殖方法

因种子细小,寿命短,隔年陈种多不发芽或发芽率极低。所以适时采集种子是实现种子繁殖的前提。当年产种子萌发持续期一般在20天左右,播种后7-10天就开始萌发,一般在萌发开始2-3天内进入萌发高峰期。当然,种子萌发的具体情况还要视其种类、播种期而异,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最好,一般7-10天后开始萌发,元旦至春节期间处于盛花期,而且植株营养期长,生长健壮;但如果秋季播种,萌发率较低,且植株矮小,冠径较小,严重影响植株的观赏价值。

种子粒重也会影响报春花种子的萌发情况,重种子萌发率高而且萌发速度快,播种后植株的生活力高,簇生叶多,花量大,种子数量多等。种子是需光性种子,种子萌发时需要接受散射光以激活体内酶系统,且以散射光透光率55%为佳,在直射光下种子的萌发率和发芽率都很低,在遮光条件下的发芽率虽比直射光下高。

ISTA(国际种子检验协会)的《国际种子检验室工作手册》介绍,报春花种子萌发适温为15℃-20℃,最高极限温度为25℃。只要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播种技术,种子萌发的上限温度至少可以提高到30℃。用赤霉素、ABT生根粉等对种子进行适当处理,可以促进萌发。此外,湿度、培养介质等也是影响报春花属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

报春花为多年生草本,可以进行扦插繁殖。分根时间以8月中下旬效果最好,既不影响第二年开花,而且植株生长健壮。

查看全部

病虫防治

症状:由黄瓜花叶病毒CMV引起的全株性病害。症状为叶片变小、畸形,分布有暗绿色斑纹或黄化。染病植株不开花,亦或开花,花也矮小畸形,有斑纹。传染途径主要由桃蚜和棉蚜传毒。传染源主要为周围杂草感病病株。

防治方法:首先要及时清除杂草,减少传染源。其次应及早防治蚜虫,消除传毒媒介。

症状:褐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的链格孢菌类引起。染病植株叶片上有褐色斑点。传染途径是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杀菌剂。

症状:为报春花的常见病害之一,中国各地均有发生。植株感病后,整株黄化,枯死。该病主要侵染叶片、嫩茎、花器等部位。多在叶尖、叶缘处发生。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浸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变成褐色并腐败。后期,病斑表面形成灰黄色霉层。茎部感病后,病斑呈褐色,逐渐腐烂。花器被侵染后也成为褐色,腐烂脱落。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出现灰色霉层,这是该病的一大特征。该病以菌核在病残体和土壤内越冬。气温20℃左右、空气湿度大时易发病。通过风雨、工具、灌溉水传播。温室中冬末春初发病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种植密度要合理。注意通风,降低空气湿度。病叶、病株及时清除,以减少传染源。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最好与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交替施用,以防止产生抗药性。

症状:主要危害植株叶片。病情由植株下部向上部蔓延。病斑通常直径3至4毫米,褐色,严重时,病叶枯死,造成落叶。该病由报春柱格孢菌引起。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座在病残体上越冬,种子也可带菌,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该病主要靠分生孢子随空气及雨水传播。生长季节再侵染频繁。通常温暖多湿的天气和偏施氮肥时,植株容易发病。一般7月开始发病,8至10月流行。

防治方法:选育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病害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

症状:细菌性叶斑病多在叶及花托上发病。初期沿叶脉产生水浸状不规则病斑,以后黄化、变褐,病斑扩大,叶缘干枯。严重时自下叶枯死。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培育无病种苗,苗床土应消毒;温室内应及时放风,降低空气湿度。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发病后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施。

症状:缺铁黄叶病是植株上部嫩叶首先失绿,而老叶仍正常。失绿叶片叶肉变黄,叶脉还保持绿色。严重时叶尖出现褐斑,甚至脱落。

防治方法:盆土应选用富含铁质的壤土。在有机肥中混入硫酸亚铁、硫酸锌等,可促使根系发育,增加吸铁能力。出现缺铁病状时,可喷施0.2至0.5%硫酸亚铁溶液,效果比直接施入土中要好。

查看全部

植物文化

花语:初恋、希望、不悔 卵叶报春

送花对象:朋友、恋人、情人

赠花礼仪:用素色的大浅盘装入各种色彩的小盆报春,包上玻璃纸,再将缎带打成十字花结做配饰。

南宋与范成大、陆游等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的杨万里,留有词作《嘲报春花》:嫩黄老碧已多时,騃紫痴红略万枝。始有报春三两朵,春深犹自不曾知。

查看全部

报春花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鄂报春是报春花科报春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被柔毛;叶从生;叶卵圆形或长圆形;花葶被褐色长柔毛;伞形花序;花萼杯状或宽钟状,宽三角形或半圆形;花冠玫瑰红,稀白色,冠筒长于花萼,裂片倒卵形;蒴果球形;花期3-6月。鄂报春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和江西。多生长于林下、水沟边和湿润岩土上。鄂报春喜温暖,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空气流通。耐潮湿、忌暴晒,幼苗不耐高温。土壤以中性或微酸性为好。忌碱土。繁殖方式为播种繁殖。鄂报春辛、甘,平。理气,解毒。治脘腹胀痛,酒中毒。清热凉血,活血止痛,醒酒疗疮。主治腹痛、跌打损伤、风湿、劳伤、解酒毒。鄂报春是春天最娇美的绿植,被人们称为四季樱草,因其开花期很长,又名四季报春。花多为玫瑰粉色,就像樱花一样,气质娇美。
  • 胭脂花是春花科,报春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无粉。叶倒卵状椭圆形、狭椭圆形至倒披针形,叶柄具膜质宽翅,…
  • 暗紫脆蒴报春是报春花科、报春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稍粗壮,短或稍伸长;叶卵圆形至肾圆形,先端钝圆,…
  • 卵叶报春是报春花科报春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短,叶阔椭圆形或矩圆状椭圆形至阔倒卵形,有时近圆形,…
  • 二郎山报春是报春花科报春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短,叶阔三角形或阔卵形以至近圆形,基部心形,…
  • 峨眉苣叶报春是报春花科,报春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短,叶阔三角形或阔卵形以至近圆形,基部心形,…
  • 山丽报春,为报春花科报春花属下的一个植物种。多年生小草本。
  • 浙江,简称“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杭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中国东南沿海,浙江…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