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白翅浮鸥

白翅浮鸥(学名:Chlidonias leucopterus)是鸥科、浮鸥属下的一种小型水鸟。夏羽嘴暗红色,脚红色。头、颈、翕和下体黑色。翼灰色,翼上小覆羽白色,腰、尾亦为白色,飞翔时除尾和翼有部分白色外,通体黑色。冬羽嘴黑色,脚暗红色,头、颈和下体白色,头顶和枕有黑斑并与眼后黑斑相连,且延伸至眼下。背和两翅灰褐色,翅尖暗色。

白翅浮鸥主要栖息于内陆河流、湖泊等水体,常成群活动,多在水面低空飞行,主要以小鱼、虾等水生动物为食。分布于欧洲南部、亚洲中东部、澳大利亚。保护等级为低危。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白翅浮鸥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鸥形目

科:

鸥科

属:

浮鸥属

种:

白翅浮鸥

亚种:

分布区域:

欧洲南部、亚洲…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无危 标准

形态特征

夏羽头、颈、背和下体黑色。尾上和尾下覆羽白色。尾银灰色,呈浅叉状。翅上覆羽银灰色,小覆羽白色。初级飞羽黑褐色,羽干白色,内侧羽缘具楔状白斑。第2-4枚初级飞羽外侧及其以内的初级飞羽内外侧均沾珠白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鸽灰色。冬羽额、前头和颈侧白色。头顶黑色而杂有白点。从眼至耳区有一黑色带斑,并常和头顶黑斑相连。颏、喉白色而杂有黑色斑点。背、腰灰黑色,中央尾羽鸽灰色。下体白色,微沾灰黑色。

幼鸟和冬羽相似。但头顶为黑褐色,背、肩及翅上小覆羽灰褐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羽污白色。外侧2对尾羽内侧白色。尾羽羽干白色。眼前缘和眼后耳区有黑色斑点。翅上中覆羽色浅,而具黑褐色羽于纹,在翅上形成淡包斑。下体白色。虹膜暗褐色。嘴红色,冬季黑色。脚红色,冬季暗紫红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雄性62-80克,雌性63-77克;体长雄性228-266毫米;雌性200-255毫米;嘴峰雄性25-29毫米,雌性22-30毫米;翅雄性190-221毫米,雌性196-220毫米;尾雄性62-74毫米,雌性66-80毫米;跗跖雄性17-21毫米,雌性16-18毫米。

白翅浮鸥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白翅浮鸥主要栖息于内陆河流、湖泊、沼泽、河口和附近沼泽与水塘中。有时也出现在沿海沼泽地带。


生活习性

白翅浮鸥常成群活动。多在水面低空飞行,觅食时往往能通过频频鼓动两翼,使身体停浮于空中观察,发现食物,即刻冲下捕食。休息时多停栖于水中石头、电柱、木桩上或地上。

主要以小鱼、虾、昆虫、昆虫幼虫等水生动物为食。有时也在地上捕食蝗虫和其它昆虫。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欧洲的比利时、法国、意大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东北部、匈牙利、德国、爱沙尼亚、波兰东部、乌克兰西部及俄罗斯(北至莫斯科),在亚洲北至西伯利亚,东至蒙古、萨哈林岛及乌苏里,南至土耳其、伊拉克及乌兹别克西南部,及西北非的阿尔及利亚;迁徙时途经地中海地区及伊朗,非洲(有时南达好望角)、马达加斯加、南亚、马来西亚地区、澳大利亚及新西兰越冬;有时分布于葡萄牙、两班牙、瑞士、奥地利及捷克;偶尔分布于俄罗斯西北部、瑞典、丹麦、荷兰及巴巴多斯。

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部、河北北部。越冬和迁徙时途径新疆、河北、陕西、山西、山东、湖南、长江下游、浙江、江西、福建、广东、香港、海南岛、台湾和澎湖列岛厦兰屿。

白翅浮鸥分布图

查看全部

繁殖方式

白翅浮鸥的繁殖期为6-8月。常数对或数十对在一起繁殖。营群巢。通常营巢于湖泊和沼泽中死的水生植物堆上。巢属浮巢。主要用芦苇和水草堆集而成。每窝产卵通常3枚,偶尔少至2枚和1枚,或多至4枚。卵的颜色为赭色或褐色,被有深灰色或黑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9-39×21-27毫米。雌雄轮流孵卵。


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白翅浮鸥的种群数量在欧洲中部数量稀少,但在欧洲东部、亚洲中部和东部可能数量较多。据亚洲水禽和湿地研究局在亚洲南部进行的隆冬水鸟调查资料,1990年统计到1768只,其中西南亚398只,南亚222只,东南亚874只,东亚274只;1993年统计到4196只,其中两南亚2945只,南亚393只,东南亚828只,东亚30只。中国的数量较少,1990年统计到274只。1993年仅30只。繁殖季节在内蒙古的数量较多,为常见种,局部地区为优势种。

查看全部

鸥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瓣蹼鷸 鸻形目瓣蹼鷸科3种滨鸟。雌鸟的体型比雄鸟大,色也更靓丽,又能进行占区争斗和作求偶表态。…
  • 彩鹬是彩鹬科、彩鹬属下的一种小型涉禽,体长25厘米左右。嘴细长,尖端向下弯曲,雄鸟头具淡黄色中央纹。…
  • 鹮嘴鹬体长40厘米,是一种灰、黑及白色鹬。识别特征为腿及嘴红色,嘴长且下弯。…
  • 领燕鸻,是燕鸻科、燕鸻属的小型涉禽,体长23-27厘米,夏季上体淡褐色,初级飞羽黑褐色,喉皮黄色,…
  • 石鸻,是石鸻科、石鸻属的中型涉禽,体长40-45厘米。嘴粗厚、尖端黑色,基部黄色。脚长而粗、黄色,…
  • 扇尾沙锥是鹬科、沙锥属鸟类,又称普通沙锥、扇尾鹬、小沙锥。体型小;喙粗长而直;上体黑褐色,…
  • 红腹滨鹬,是鹬科、滨鹬属的小型涉禽,体长23-25厘米,嘴较短而直、黑色,脚亦甚短、绿色。体较粗胖。…
  • 泽鹬:小型涉禽,体长19-26厘米。嘴长,相当纤细,直而尖。颜色为黑色,基部绿灰色,脚细长,…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