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棕腹杜鹃

棕腹杜鹃(学名:Cuculus fugax)为杜鹃科杜鹃属的鸟类,俗名棕腹鹰鹃、小鹰鹃。头顶、后颈、头侧、背和两翅表面石板灰色。虹膜橙色至朱红色,眼周黄色,上嘴角黑色,基部及下嘴角绿色,脚亮黄色。分布于中国南邻国家以至马来群岛、北抵前苏联、东至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东部、南部等地,多见于常绿林或茂密的山地灌木丛。性机警而胆怯,常躲在乔木树上枝叶间鸣叫。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爪哇。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棕腹杜鹃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鹃形目

科:

杜鹃科

属:

杜鹃属

种:

棕腹杜鹃

外形特征

额灰褐色;颊、眼周、耳羽亮灰色;头顶、后颈、头侧、背和两翅表面石板灰色,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褐色,内侧具白色横斑。三级飞羽黑褐色,外侧微沾灰色,翅上覆羽暗灰色。腰和尾上覆羽深灰色,基部灰褐色;尾淡灰褐色,具数道黑褐色和浅棕色横斑,以及宽阔的黑色次端斑和棕红色端斑。颏污灰色,喉灰白色。胸、上腹和两胁棕红色,下腹和尾下覆羽白色。

虹膜橙色至朱红色,眼周黄色,上嘴角黑色,基部及下嘴角绿色,脚亮黄色。

大小量度:体重雄性104~117g,雌性120~144g;体长雄性295~322mm,雌性320~323mm;嘴峰雄性20~22mm,雌性21~23mm;翅雄性204~210mm,雌性196~206mm;尾雄性155~185mm,雌性159~164mm;跗跖雄性20~27mm,雌性22~27mm。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灌丛地带。活动范围较大,没有固定的栖息地,常在一个地方活动1-2天又移至它处。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分布图 不丹、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菲律宾、新加坡、帕劳、泰国、越南。

旅鸟:孟加拉共和国

中国分布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江苏、长江流域和以南各省,西至云南、贵州、四川、南至香港和海南岛。

查看全部

生活习性

性机警而胆怯,常躲在乔木树上枝叶间鸣叫。鸣声尖锐,似“zhi-wi”声,不断反复鸣叫,有时夜晚也鸣叫。主要以松毛虫、毛虫、尺蠖等昆虫为食。

在中国为夏候鸟,部分为旅鸟和冬候鸟。春季于5月迁来,秋季于9~10月迁走。

查看全部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5~6月。不营巢,通常产卵于鹟类和鸫类巢中。卵的颜色为橄榄褐色,大小为22.6×16.3mm。


亚种分化

棕腹杜鹃华南亚种

Cuculus fugax nisicolor

棕腹杜鹃指名亚种

Cuculus fugax fugax

棕腹杜鹃华北亚种

Cuculus fugax hyperythrus

棕腹杜鹃菲律宾亚种

Cuculus fugax pectoralis

查看全部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查看全部

杜鹃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米切氏凤头鹦鹉:是鹦形目凤头鹦鹉科的鸟类。体羽白色,头上有红黄相间、色泽分明的美丽的冠羽,…
  • 潜鸟是潜鸟目潜鸟科动物的统称。潜鸟属5种:黑喉潜鸟、普通潜鸟、太平洋潜鸟、红喉潜鸟、黄嘴潜鸟。…
  • 阿岛信天翁是一种大型信天翁,生活在印度洋中法属南部领地中的阿姆斯特丹岛上,…
  • 白喉扇尾鹟:是鸟纲、扇尾鹟科的小型鸟类,体重9-14克,体长151-202毫米。通体黑灰色,…
  • 蕉鹃科有6属23种。该科鸟类一般为中等体型,体长35~75厘米,体重230~950克。…
  • 鵎鵼:又名巨嘴鸟。体长约67厘米,嘴巨大,长17~24厘米,宽5~9厘米,形似嘴刀。嘴非常漂亮,上…
  • 火烈鸟:亦称红鹳。3属6种:高约80-160厘米,体重2.5-3.5千克。体型大小似鹳;嘴短而厚,…
  • 血雀雀科朱雀属鸟类,体重36-49克;体长155-182毫米。雄鸟除眼先、翼与尾为黑色外,…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