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蕉鹃

蕉鹃科(学名:Musophagidae)有6属23种。该科鸟类一般为中等体型,体长35~75厘米,体重230~950克。体色或者大致呈绿色,翼和尾绿色、蓝色或紫色;或者全身大部分为青紫色或灰色。通常有漂亮的羽冠和长尾巴。该鸟具半对趾足,第四趾能够随意向前、向后旋转。第二、三趾总指向前方。

分布于非洲中南部。栖息于常青林和林谷,极少数栖息于大草原。有些山地品种则可能分布在非洲最高的几座山上。食物以果实为主,也吃某些无脊椎动物,比如昆虫(特别是在繁殖季节)。蕉鹃为树栖性鸟类,不善飞行,但在树冠上奔跑迅速。

人们对蕉鹃一度知之甚少,以致一直称它为“食大蕉的鸟”(plantain-eaters),即蕉鹃科“Musophagidae”一词的字面意思。不过,在了解了这种体型中等、尾长、翅短而圆的鸟极少或从来不食大蕉和香蕉后,便用 “turaco”一词取代了原来不当的叫法。事实上,在非洲,靠食大蕉生存下去根本不可能,因为人们将大蕉引入非洲大陆只是晚期的事。

(概述图片来源 )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蕉鹃科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蕉鹃目

科:

蕉鹃科

属:

种:

分布区域:

撒哈拉以南非洲

命名人及年代:


科物种学史

蕉鹃科是仅见于非洲的一个大科,曾被认为与杜鹃科有亲缘关系,主要是因为两者均为对趾结构。而另一方面,有关羽毛寄生虫的研究认为,它与猎禽类(鸡形目)有某种亲缘关系。DNA分析则重新界定了蕉鹃和杜鹃的关系,表明它们应当被归入2个不同的目,而不仅仅是2个不同的科。


科形态特征

体长40~75厘米。大部分蕉鹃体型中等,具长尾和短而圆的双翅。唯一的例外是大蓝蕉鹃,体长达75厘米,体重超过1公斤。灰蕉鹃属(Crinifer)和暗灰蕉鹃属(Criniferinae)的成员主要为灰白色;其他属的蕉鹃颜色靓丽,通常为蓝色,绿或紫色。 蕉鹃科

蕉鹃不同于其他所有现存鸟类的一大特点是,它们拥有2种鲜艳的羽色素(均为铜的化合物):绿色素和红色素。绿色素为14个种类的体羽提供丰富的绿色,而且是蕉鹃所独有的绿色素(绝大多数鸟类通过特化的羽毛结构对七色光进行折射,从而使羽毛呈绿色)。红色素则负责将大部分蕉鹃翅膀和头部的羽饰染为深红色。雏鸟需要长达一年的时间才能拥有和成鸟一样的羽色,原因也许就是色素生成所需的铜相对比较稀少,很难获得。据估算,一只蕉鹃需要摄入20千克果实,才能得到足够的铜来为羽毛着色。

蕉鹃足趾的构造独特,第四趾可翻转至脚背,几乎触碰到第一趾,或者翻转至第二、三趾附近。除灵活转动外,四趾通常保持与足轴的正确角度。

两性之间的高度相似性在单配制鸟类中具有代表性。两性唯一的差别似乎仅为喙色不同。

查看全部

科栖息环境

蕉鹃见于多种林地栖息地, 诸如山地森林、丛林、大草原、郊区花园等。


科生活习性

数十只蕉鹃可结群在植被中觅食,主要撷取各种果实,包括某些对人类而言为剧毒的浆果。它们消化的果实中的种子有80%被排放到母树之外的地方,这表明蕉鹃对种子的扩散分布起着重要作用。有少数研究表明,亲鸟给雏鸟喂的食物中,虽然偶尔也含有一些无脊椎动物,尤其是蜗牛,但基本上还是以果实为主。这在陆栖鸟类的雏鸟中是很少见的,因为它们中的大部分在从孵化到独立觅食这段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内,一般都被喂以富含无脊椎动物等的高蛋白食物。

群居性鸟类,不迁徙,通常结成家族群活动。 飞行能力不佳,但善于攀爬,能在树枝上和植被间敏捷穿行。

蕉鹃性活泼吵闹。暗灰蕉鹃会发出尖锐的警报声,以此提醒其他鸟群,捕猎者或掠食者就在附近。 该科鸟类鸣声为单音节或双音节的吠声,带有某些延长的呜咽声。

查看全部

科分布范围

原产地: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蕉鹃科鸟类分布


科繁殖方式

人们常常认为,既然蕉鹃成群觅食,那可能就意味着它们像其他某些热带鸟类一样为群居繁殖,整个群体组织起来,孵卵、看雏和为饥饿的雏鸟喂食等营巢事务由其他个体,而非亲鸟来负责。然而,就对蕉鹃繁殖习性有限的了解来看,此种模式仅限于一个种类。普遍的现象似乎为单配制的配偶在它们所极力捍卫的领域内进行繁殖。而求偶则通常集中于雨季来临时。

蕉鹃的巢为平而小的树枝结构,筑于树上或低矮灌木中。在产卵前几周,雌鸟会受到雄鸟的特别照顾——喂以浆果。窝卵数在大草原种类中为2~3枚,其他种类通常为2枚。卵通常为富有光泽的白色、浅蓝或浅绿色;重20~45克。一旦真正的繁殖行为开始后,两性共同担负孵卵、育雏、喂雏任务。孵卵期约17~30天。它们的雏鸟覆有柔软的绒毛,色彩和疏密依种类各不相同。雏鸟饥饿时会张大橘红色的嘴巴,亲鸟则将由果实和昆虫形成的混合物直接回吐到雏鸟的咽喉里。与其他一些鸟类不同的是,这个过程很安静,或许是在它们的森林栖息地中食肉动物太密集的缘故。

孵化的雏鸟在由亲鸟喂食数顿后力量有所增长,这时便表现出颇有几分像古怪的麝雉。毛茸茸的雏鸟在翼关节长有小爪,加上配套的足部结构,它们能够爬出巢,坐在相连的树枝边上,或干脆坐在树枝上。事实上,雏鸟在长到2~3周左右(雏鸟留巢期10~12天),即在会飞前1~2周,就永远地离巢而去。而亲鸟完全断绝对雏鸟的喂食在有些种类中似乎是在6周左右,不过蓝蕉鹃的雏鸟会受到亲鸟3个月的喂养。

野生蕉鹃的寿命未知,圈养环境下的寿命一般为30年。科茨沃尔德野生动物园的圈养品种存活了37年。

查看全部

科该科种类

序号

属名

种名

学名

命名人及年代

蓝蕉鹃属

——

Corythaeola

Heine,1860

01

——

大蓝蕉鹃

Corythaeola cristata

Vieillot,1816

冠蕉鹃属

——

Tauraco

Kluk,1779

02

——

绿冠蕉鹃

Tauraco persa

Linnaeus,1758

03

——

利氏冠蕉鹃

Tauraco livingstonii

Gray,1864

04

——

沙氏冠蕉鹃

Tauraco schalowi

Reichenow,1891

05

——

尼斯那冠蕉鹃

Tauraco corythaix

Wagler,1827

06

——

黑嘴冠蕉鹃

Tauraco schuettii

Cabanis,1879

07

——

费氏冠蕉鹃

Reichenow,1878

08

——

黄嘴冠蕉鹃

Tauraco macrorhynchus

Fraser,1839

09

——

白冠蕉鹃

Tauraco leucolophus

Heuglin,1855

10

——

班氏冠蕉鹃

Tauraco bannermani

Bates,1923

11

——

红冠蕉鹃

Tauraco erythrolophus

Vieillot,1819

12

——

蓝冠蕉鹃

Tauraco hartlaubi

Fischer & Reichenow,1884

13

——

白颊冠蕉鹃

Tauraco leucotis

Rüppell,1835

14

——

王子冠蕉鹃

Tauraco ruspolii

Salvadori,1896

15

——

紫冠蕉鹃

Tauraco porphyreolophus

Vigors,1831

红胸蕉鹃属

——

Ruwenzorornis

Neumann,1903

16

——

红胸蕉鹃

Ruwenzorornis johnstoni

Sharpe,1901

蕉鹃属

——

Musophaga

Isert,1788

17

——

紫蕉鹃

Musophaga violacea

Isert,1788

18

——

短冠紫蕉鹃

Musophaga rossae

Gould,1852

暗灰蕉鹃属

——

Corythaixoides

Smith,1833

19

——

南非灰蕉鹃

Corythaixoides concolor

Smith,1833

20

——

裸脸灰蕉鹃

Corythaixoides personatus

Rüppell,1842

21

——

白腹灰蕉鹃

Corythaixoides leucogaster

Rüppell,1842

灰蕉鹃属

——

Crinifer

Reichenow,1897

22

——

西非灰蕉鹃

Crinifer piscator

Boddaert,1783

23

——

东非灰蕉鹃

Crinifer zonurus

Rüppell,1835

注:表格信息来源参考。 [6-7]

查看全部

科种群现状

蕉鹃有2个种类身处险境。班氏蕉鹃仅限于喀麦隆的高地地区,数量不足1万只,集中在方圆不到500平方千米的山地林中。其中最大的一块森林基拉姆——伊杰姆受到了由当地居民发起的一项保护行动的保护。当地人以“他们的”蕉鹃为荣。 另一个受胁种类为王子蕉鹃,在埃塞俄比亚境内的分布范围同样非常有限,并且栖息地丧失情况严重。


科保护级别

蕉鹃科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其中班氏蕉鹃(Tauraco bannermani)为濒危物种(EN),王子蕉鹃(Tauraco ruspolii)为易危物种(VU),费氏蕉鹃(Tauraco fischeri)为近危物种。其余20种属无危物种(LC)。

鹃形目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凤头鸊鷉:体长为50厘米以上,体重为0.5-1千克。前额和头顶部黑褐色,枕部两侧的羽毛往后延伸,…
  • 褐马鸡:是雉科、马鸡属鸟类。是中国特产珍稀鸟类,体高约60厘米,体长1-1.2米,体重5千克,…
  • 喜马拉雅白眉朱雀:小型鸟类,体长15-17厘米,体重24-35克。额基、眼先深红色,…
  • 朱红蜂鸟:是鸟纲、蜂鸟科的小型鸟类。体长11厘米,翼展11-12厘米,体重3-5克。两性异型。…
  • 蓝头金刚鹦鹉是小型金刚鹦鹉中最稀少,最不普及,身价最高,知名度最低的神秘种类。…
  • 河燕鸥是鸻形目鸥科燕鸥属鸟类,又称黄嘴河燕鸥。…
  • 灰卷尾为雀形目卷尾科的鸟类,体长25-32厘米,共有14种。体形中等,嘴形强健侧扁,嘴峰稍曲,…
  • 灰鹅,鹅的一个变种。其羽毛呈灰色.原产兴国而得名,是我国著的优良中型灰鹅品种资源之一,…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