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安氏蜂鸟

安氏蜂鸟(学名:Calypte anna,英文名:Anna’s Hummingbird /Calypte anna)是科氏蜂鸟属(Calypte)的鸟类。分布于北美地区。 [2-3] 以法国公爵夫人AnnaMasséna(1802 - 1887)命名。

安氏蜂鸟,长度10-11厘米,两性异形。分布于北美洲西海岸,以花蜜为主食,也会捕食飞行的昆虫。俗称“颜色隐秘鸟”。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安氏蜂鸟

别名:

颜色隐秘鸟,变…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雨燕目

科:

蜂鸟科

属:

安氏蜂鸟属

种:

安氏蜂鸟

外形特征

体长大致为10厘米,算是中等体型的蜂鸟。安氏蜂鸟的 雌雄差异很大,雄鸟头部到喉部呈现鲜艳的紫红色,而雌鸟则是头部绿色,喉部灰白色。

成年雄性头部羽毛上的结构色会随光线角度而变化,所以看着会各种变色。它是唯一头部有粉红色冠冕的北美蜂鸟。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 、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


变脸原理

安氏蜂鸟雄鸟蜂鸟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它们有金属光泽的护喉羽。这种羽毛的光泽、颜色随观察者的角度不同而变化。产生这种光泽的不是色素,而是羽毛里的无数个微型薄膜(长度约2.5微米,平均厚度约0.18微米),这些微型薄膜通过光学折射和干涉的综合作用,宏观上使得特定波长的光通过特定的角度,而其他角度则没有光通过。

鸟羽毛上的颜色,按来源大致可以分成两种:色素色和结构色。

结构色是借组成羽毛上皮的细微结构反射、折射和干涉光线而产生的色彩变幻。随着视角变化,产生变化多端的色泽和斑纹,尤其在繁殖期的鸟类会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来展示自己的魅力。而且因为鸟类视力与人类的不同,看到的色彩还有很大差别。言外之意,有些特殊色,人类还看不到呢。

色素色有黑色素和脂色素,对光线敏感,容易褪色。前者通过对食物中各种氨基酸和核黄色的吸收与利用,由特殊的色素细胞向表皮层沉积而成。脂色素是吸收食物中的胡萝卜素或卟啉(吸血鬼就是以卟啉症病人为原型)合成,经体液运输沉积到角质层。

安氏蜂鸟羽色是结构色和色素色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全部

保护级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

。这种羽毛的光泽、颜色随观察者的角度不同而变化。产生这种光泽的不是色素,而是羽毛里的无数个微型薄膜(长度约2.5微米,平均厚度约0.18微米),这些微型薄膜通过光学折射和干涉的综合作用,宏观上使得特定波长的光通过特定的角度,而其他角度则没有光通过。

鸟羽毛上的颜色,按来源大致可以分成两种:色素色和结构色。

结构色是借组成羽毛上皮的细微结构反射、折射和干涉光线而产生的色彩变幻。随着视角变化,产生变化多端的色泽和斑纹,尤其在繁殖期的鸟类会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来展示自己的魅力。而且因为鸟类视力与人类的不同,看到的色彩还有很大差别。言外之意,有些特殊色,人类还看不到呢。

色素色有黑色素和脂色素,对光线敏感,容易褪色。前者通过对食物中各种氨基酸和核黄色的吸收与利用,由特殊的色素细胞向表皮层沉积而成。脂色素是吸收食物中的胡萝卜素或卟啉(吸血鬼就是以卟啉症病人为原型)合成,经体液运输沉积到角质层。

安氏蜂鸟羽色是结构色和色素色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全部

保护级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

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

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

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

查看全部

蜂鸟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北方鲣鸟身体呈高度流线型,适于潜水捕鱼,有时从高达45米处垂直俯冲入水;时常集群取食,…
  • 蓝矶鸫是中等体型的青石灰色矶鸫,雄鸟上体几乎纯蓝色,两翅和尾近黑色;下体前蓝后栗红色。雌鸟上体蓝灰色,…
  • 潜鸟是潜鸟目潜鸟科动物的统称。潜鸟属5种:黑喉潜鸟、普通潜鸟、太平洋潜鸟、红喉潜鸟、黄嘴潜鸟。…
  • 大美洲鸵是美洲鸵鸟目美洲鸵鸟科的鸟类,共有五个亚种。体高约1.6米,重达25千克,为美洲最大鸟类。…
  • 三趾鹑又称“水鹌鹑”。属鸟纲三趾鹑科。形似鹌鹑但比鹌鹑小,缺后趾。其食性也似鹌鹑。…
  • 小蓝企鹅也称蓝企鹅,是企鹅家族中体型最小的物种,普遍身高43厘米,体重约为1千克,…
  • 红头咬鹃: 体大,体长约33厘米,体重75-110克。头、颈暗绯红色;背、肩锈褐色。两翅黑色,…
  • 绿喉蜂虎是佛法僧目、蜂虎科的小型鸟类,共有9个亚种。身长22-25厘米,翼展29-30厘米,…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