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网脉酸藤子

网脉酸藤子(学名:Embelia rudis)为紫金牛科酸藤子属下的一个种。多枝攀援灌木。花期10-12月,果期4-7月。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网脉酸藤子

别名:

白木浆果、老鸦…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目:

报春花目

科:

紫金牛科

亚科:

紫金牛亚科

属:

酸藤子属

组:

腋序组

形态特征

攀援灌木,分枝多;枝条无毛,密布皮孔,幼时多少被微柔毛。叶片坚纸质,稀革质,长圆状卵形或卵形,稀宽披针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或钝,稀楔形,长5-10厘米,宽2-4厘米,边缘具细或粗锯齿,有时具重锯齿或几全缘,两面无毛,叶面中脉下凹,背面隆起,侧脉多数,直达齿尖,细脉网状,明显隆起,腺点疏而不明显;叶柄长6-8毫米,具狭翅,多少被微柔毛。总状花序,腋生,长1-2厘米,可达3厘米以上,被微柔毛;花梗长2-3 (-5) 毫米,被乳头状突起;小苞片钻形,长1毫米,里外均被乳头状突起;花5数,长1-2毫米,花萼基部连合,萼片卵形,顶端急尖,长0.7毫米,具缘毛,里外无毛,多少具腺点,有时于萼连合处被微柔毛;花瓣分离,淡绿色或白色,长1-2毫米,卵形或长圆形或椭圆形,顶端钝或圆形,边缘膜质,具缘毛,外面无毛,里面中央尤其是近基部密被微柔毛或乳头状突起,具腺点;雄蕊在雌花中退化,长达花瓣的1/2,在雄花中与花瓣等长或较长,着生于花瓣的1/3处,花丝基部具乳头状突起,花药长圆形或卵形,背部具腺点;雌蕊在雌花中与花瓣等长,子房瓶形或球形,花柱常弯曲,柱头细尖或略展开。果球形,直径4-5毫米,蓝黑色或带红色,具腺点,宿存萼紧贴果。花期10-12月,果期4-7月。

网脉酸藤子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产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西、广东(海南岛未发现)、四川、贵州及云南,海拔200-1600米的山坡灌木丛中或疏、密林中,干燥和湿润溪边的地方。模式标本采于江西萍乡。


主要价值

根、茎可供药用,有清凉解毒、滋阴补肾的作用,治经闭、月经不调、风湿等症。

【瑶药】根、叶治肺结核,小儿腹泻,咳嗽,气管炎,风湿骨痛,黄水疮,刀伤出血,烧烫伤《桂药编》。 【苗药】狗舌风,救别崩:根、茎治闭经,月经不调,风湿《湘蓝考》。

果实:酸、甘,平。强壮,补血。 根、枝条:清凉解毒,滋阴补肾。用于经闭,月经不调,风湿痛。

全株含挥发油,可提香精原料(贵州)。

查看全部

酸藤子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