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刺,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老虎刺Pterolobium punctatum Hemsl.的根、叶。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风湿痹痛,牙痛,风疹瘙痒,疮疖,跌打损伤。
基本信息
牛阳子、牛尾簕、老鹰刺、倒钩藤、黄牛筋。
根、叶。
味苦、涩,性凉。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风湿痹痛,牙痛,风疹瘙痒,疮疖,跌打损伤。
1、治支气管炎,咽炎,喉炎:(老虎刺)根9g。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2、治皮肤痒疹,风疹,荨麻疹:(老虎刺)叶适量。煎水外洗。(《云南中草药》)
内服:煎汤,9-30g。外用:适量,煎汤洗。
《云南中草药》:“忌辛辣、烟、酒。”
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老虎刺,又名雀不踏。木质藤本或攀援性灌木,高3-10米;小枝具棱,幼嫩时银白色,被短柔毛及浅黄色毛,老后脱落,具散生的、或于叶柄基部具成对的黑色、下弯的短钩刺。叶轴长12-20厘米;叶柄长3-5厘米,亦有成对黑色托叶刺;羽片9-14对,狭长;羽轴长5-8厘米,上面具槽,小叶片19-30对,对生,狭长圆形,中部的长9-10毫米,宽2-2.5毫米,顶端圆钝具凸尖或微凹,基部微偏斜,两面被黄色毛,下面毛更密,具明显或不明显的黑点;脉不明显;小叶柄短,具关节。总状花序被短柔毛,长8-13厘米,宽1.5-2.5厘米,腋上生或于枝顶排列成圆锥状;苞片刺毛状,长3-5毫米,极早落;花梗纤细,长2-4毫米,相距1-2毫米;花蕾倒卵形,长4.5毫米,被茸毛;萼片5,最下面一片较长,舟形,长约4毫米,具睫毛,其余的长椭圆形,长约3毫米;花瓣相等,稍长于萼,倒卵形,顶端稍呈啮蚀状;雄蕊10枚,等长,伸出,花丝长5-6厘米,中部以下被柔毛,花药宽卵形,长约1毫米;子房扁平,一侧具纤毛,花柱光滑,柱头漏斗形,无纤毛,胚珠2颗。荚果长4-6厘米,发育部分菱形,长1.6-2厘米,宽1-1.3厘米,翅一边直,另一边弯曲,长约4厘米,宽1.3-1.5厘米,光亮,颈部具宿存的花柱;种子单一,椭圆形,扁,长约8毫米。花期6-8月;果期9月至次年1月。
生于海拔800-1200m的山坡、林中或路边、宅旁。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多为小叶。完整的叶为二回羽状复叶,羽片20-28个,每羽片有小叶20-30片,皱缩。湿润展平后小叶片椭圆形,微偏斜,长约1cm,宽3-4mm,先端钝圆而微凹,基部斜圆形,全缘,主脉明显。绿色或枯绿色。质脆,气微。
现代临床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风湿痹痛,牙痛,风疹瘙痒,疮疖,跌打损伤等。
《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治支气管炎,咽炎,喉炎,皮肤痒疹,风疹,荨麻疹。”
[1-4]
红车轴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红三叶、红花苜蓿和三叶草等。原产于欧洲和西亚,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
酸角,又称酸豆、罗望子、酸梅、“木罕”、酸果、麻夯、 甜目坎、通血图,亚参果。是蔷薇目豆科酸角属的…
喙荚鹰叶刺是豆科、鹰叶刺属植物。其叶为椭圆形或长圆形,呈羽毛状排在叶轴两侧。花序呈圆锥状,…
豌豆花为一、二年生蔓性攀援草木植物,着花2~5朵。豌豆花的品种较多,通常有半重瓣种及重瓣种,花形美,…
金雀儿 Link.),豆科、金雀儿属植物。落叶灌木,因花多为黄色或金黄色,形状酷似雀儿,故名金雀儿。…
鞍叶羊蹄甲为豆科羊蹄甲属直立或攀援小灌木;小枝纤细,具棱,被微柔毛,很快变秃净。叶纸质或膜质,近圆形,…
鬼箭锦鸡儿,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鬼箭锦鸡儿Caragana jubata Poir.的根及枝叶。…
黄花羊蹄甲是豆科、羊蹄甲属直立灌木,高1-4厘米。叶纸质,近圆形,通常宽度略大于长度,直径3-7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