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油楠

油楠(学名:Sindora glabra Merr. ex de Wit)是豆科,油楠属乔木,高可达20m。小叶对生,革质,叶片椭圆状长圆形,很少卵形,顶端钝急尖或短渐尖,侧脉纤细,多条;圆锥花序生于小枝顶端之叶腋,密被黄色柔毛;苞片卵形,叶状,萼片两面均被黄色柔毛,背隆起,有软刺,花药顶端凹头,子房密被锈色粗伏毛,花柱丝状,旋卷,无毛;荚果圆形或椭圆形,种扁圆形,黑色,4-5月开花;6-8月结果。

油楠分布于东南亚的越南、泰国等国,在中国则主要分布于海南岛。油楠适应性强,喜光、喜湿润、肥沃、静风山地环境。其木材性质优良,可供建筑、车辆及家具用材。

(概述图来源: )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油楠

别名:

南洋胡桃木、南…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蔷薇目

亚目:

蔷薇亚目

科:

豆科

亚科:

云实亚科

族:

甘豆族

属:

油楠属

种:

油楠

分布区域:

越南、泰国,中…

命名者及年代:


形态特征

乔木,高8-20m,直径30-60cm。

叶长10-20cm,有小叶2-4对;小叶对生,革质,椭圆状长圆形,很少卵形,长5-10cm,宽2.5-5cm,顶端钝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钝圆稍不等边,侧脉纤细,多条,不明显,网脉不明显;小叶柄长约5mm。

圆锥花序生于小枝顶端之叶腋,长15-20cm,密被黄色柔毛;苞片卵形,叶状,长5-7mm;花梗长2-4mm,中部以上有线状披针形小苞片1-2枚,长5-6mm,苞片、花梗及小苞片均密被黄色柔毛;萼片4,两面均被黄色柔毛,2型,最上面的1枚阔卵形,长约5.5mm,宽5mm,背隆起,有软刺21-23枚,其他3枚椭圆状披针形,有软刺6-10枚;花瓣1枚,被包于最上面萼片内,长椭圆状圆形,长约5mm,宽2-6mm,基部近截平,有不明显的瓣柄,顶端圆钝,外面密被柔毛,边缘具睫毛,内面无毛;能育雄蕊9枚,雄蕊管长约2mm,两面被紧贴、褐色的粗伏毛,内面较密,花药几乎等大,长2-3mm,顶端凹头,有时有小凸尖;子房长约3mm,密被锈色粗伏毛,有胚珠4-5颗,柄长约0.8mm,花柱丝状,旋卷,无毛。

荚果圆形或椭圆形,长5-8cm,宽约5cm,外面有散生硬直的刺,受伤时伤口常有胶汁流出;种子1颗,扁圆形,黑色,直径约1.8cm。花期4-5月;果期6-8月。

查看全部

生长环境

油楠是热带雨林树种,喜光、喜湿润、肥沃、静风山地环境,在热量丰富、干湿季节明显地方生长良好。油楠分布区大部分位于北热带、热带季风区,低平地带年平均气温21.5-22.5℃,最冷月平均气温11-13℃,最热月平均气温28℃以上,夏季长达7个月,年积温7200-8000℃,极端低温-3℃,年降水量1000-17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

油楠适应性强,耐干旱,在砖红壤、赤红壤山地酸性土,排水通气良好的生境生长好。在沟谷湿润的热带雨林中,常与青皮、蝴蝶树、细子龙、厚壳桂、橄榄、乌材、荔枝等乔灌木混生。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油楠分布于东南亚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和中国的海南岛。油楠在中国天然生长于海南岛的陵水、保亭、五指山、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等地,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均引种栽培。


栽培技术

采种及种子处理

果实于8月下旬成熟,荚果由青色转为黑褐色时便可采收。采下的荚果可置日光下曝晒数日,使之开裂,或摊放于室内,任其晾干后自行开裂,然后取种贮藏。除去果荚即得带有种柄的种子,种柄与种子胶着牢固,不易分离,运输或贮藏时一般都带有种柄。种子需晒干,含水率应在12%以下。种子带柄千粒重约2500g,发芽率95%左右。常温普通干藏,种子发芽力能保持2年。

育苗

种子无生理休眠,但种皮致密,妨碍吸水。发芽时日均气温需在20℃以上,播前需用初始温度80-90℃水浸种。未经处理的种子,发芽进程可能延续半年以上。用热水浸种并在冷却过程中继续浸泡1-2天后,将种子置竹筐内用木棒冲捣,使种柄与种子分离并洗去种柄。条播或撒播,一般在播后10天发芽。裸根苗需培育1年生苗出圃,也可沙床播种催芽,待幼苗长出1-2片真叶时,即移植到容器,容器苗高达25cm时,可出圃造林。

种植

选择背风向阳,土层肥沃,湿润、排水性和透气性良好的酸性、微酸性砖红壤、赤红壤山地。要求在气温高、湿度大的地区进行造林,造林季节为春季气温稳定回升后的3-4月,或7-8月的雨季,造林前苗木无论容器苗或裸根苗都要剪去部分枝叶。密度可以依据立地条件、经营管理措施及经营目的而定,初植株行距一般3mx3m。

抚育管理

幼树结合中耕除草、松土,每年夏秋各施肥1次。连续抚育3年即可郁闭成林,作采油专用林,成林后还需经常进行林地清理,清除林下杂灌和生长细弱的林木,有利通风透光,也便于采油作业。

查看全部

病虫防治

油楠苗期较能耐干旱,鼠兽害虫危害较少,定植成林后,亦少有发生病虫害。但有部分树木发生叶绣病,叶片干枯后脱落,但对生长没有太大的影响。


主要价值

经济

油楠木材纹理略通直,结构细致,材质稍软而重,加工容易,干燥后稍会开裂,并稍有变形,边材不耐腐,易受虫蛀,心材很耐腐,切面平滑而具光泽。生长轮略现花纹,新刨削的切面材色较鲜明。大径材的心材大,为优良的工业用材,亦可作上等家具及装饰用材。多用作门、窗、桥梁、造船等。胸径达80cm以上的立木,树干木质部内含油量比较多,每株可凿孔取油12.5-25kg,用于点灯及其他用途。

观赏

油楠新叶黄色,是热带地区优良庭荫树、行道树。

查看全部

豆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豌豆花为一、二年生蔓性攀援草木植物,着花2~5朵。豌豆花的品种较多,通常有半重瓣种及重瓣种,花形美,…
  • 铁刀木,因材质坚硬、刀斧难入而得名。豆科决明属的常绿乔木,高约10米左右;树皮灰色,近光滑,…
  • 鱼鳔槐是豆科,鱼鳔槐属落叶灌木。荚果肿胀如膀胱,不开裂或先端2瓣裂,果瓣膜质,…
  • 翡翠葛是豆科翡翠葛属植物,多年生常绿大型藤本,茎木质,直径可达30厘米,长可达21.3米。三出复叶,…
  • 象鼻藤,是豆科、黄檀属的灌木,高4-6米,或为藤本,多分枝。羽状复叶长,小叶10-17对,线状长圆形。…
  • 鹿藿是豆科鹿藿属的缠绕草质藤本植物。全株各部多少被灰色至淡黄色柔毛;茎略具棱;叶为羽状或有时近指状三小叶,披针形小托叶,小叶纸质,顶生小叶菱形或倒卵状菱形;总状花序腋生,排列稍密集,花萼钟状,裂片披针形,花冠黄色,旗瓣近圆形,冀瓣倒卵状长圆形,龙骨瓣具喙;红紫色荚果长圆形,极扁平,在种子间略收缩,先端有小喙;黑色种子通常两颗,椭圆形或近肾形;花期5-8月;果期9-12月。鹿藿产于中国江南各省,在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亦有分布。常生于海拔200米-1000米的山坡路旁草丛中。适应性强,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繁殖方式为播种或扦插繁殖,管理粗放。鹿藿的茎叶可以入药,其味苦、辛,性平,归脾、肝经。晒干或鲜用,具有祛风、止痛、活血、解毒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头痛、牙痛、腰脊疼痛、产后瘀血腹痛、产褥热、瘰疬、痈肿疮毒、跌打损伤等症状。根可祛风和血、镇咳祛痰,治疗风湿骨痛、气管炎。
  • 木蓝是豆科木蓝属植物。
  • 老虎刺,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老虎刺Pterolobium punctatum Hemsl.的根、叶。…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