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白鹡鸰

白鹡鸰(学名:Motacilla alba):是雀形目鹡鸰科的鸟类,属小型鸣禽,全长约18厘米,翼展31厘米,体重23克,寿命10年。体羽为黑白二色。栖息于村落、河流、小溪、水塘等附近,在离水较近的耕地、草场等均可见到。经常成对活动或结小群活动。以昆虫为食。觅食时地上行走,或在空中捕食昆虫。飞行时呈波浪式前进,停息时尾部不停上下摆动。繁殖期在3-7月,筑巢于屋顶、洞穴、石缝等处,巢由草茎、细根、树皮和枯叶构成,巢呈杯状。每窝产卵4-5枚。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地区,在中国有广泛分布。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白鹡鸰

别名:

白颤儿、白面鸟…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雀形目

科:

鹡鸰科

属:

鹡鸰属

种:

白鹡鸰

亚种:

亚种

外形特征

白鹡鸰,额头顶前部和脸白色,头顶后部、枕和后颈黑色。背、肩黑色或灰色,飞羽黑色。翅上小覆羽灰色或黑色,中覆羽、大覆羽白色或尖端白色,在翅上形成明显的白色翅斑。尾长而窄,尾羽黑色,最外两对尾羽主要为白色。颏、喉白色或黑色,胸黑色,其余下体白色。 虹膜黑褐色,嘴和跗蹠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15-30g,♀17-29g;体长♂156-195mm,♀157-195mm;嘴峰♂11-17mm,♀11-16mm;翅♂85-96mm,♀81-98mm;尾♂83-101mm,♀82-97mm;跗蹠♂20-28mm,♀22-27mm。

(注:雄性——♂;雌性——♀)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河流、湖泊、水库、水塘等水域岸边,也栖息于农田、湿草原、沼泽等湿地,有时还栖于水域附近的居民点和公园。


生活习性

常单独成对或呈3-5只的小群活动。迁徙期间也见成10多只至20余只的大群。多栖于地上或岩石上,有时也栖于小灌木或树上,多在水边或水域附近的草地、农田、荒坡或路边活动,或是在地上慢步行走,或是跑动捕食。遇人则斜着起飞,边飞边鸣。鸣声似‘jilin-jilin-’,声音清脆响亮,飞行姿式呈波浪式,有时也较长时间地站在一个地方,尾不住地上下摆动。主要以昆虫为食,主要为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昆虫,如象甲、蛴螬、叩头甲、米象、毛虫、蝗虫、蝉、螽斯、金龟子、蚂蚁、蜂类、步行虫、蛾、蝇、蚜虫、蛆、蛹和昆虫幼虫等。此外也吃蜘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植物种子、浆果等植物性食物。


分布范围

白鹡鸰分布图

分布于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林、孟加拉国、白俄罗斯、比利时、贝宁、不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布基纳法索、柬埔寨、喀麦隆、佛得角、中非共和国、乍得、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爱沙尼亚、埃塞俄比亚、法罗群岛、芬兰、法国、冈比亚、格鲁吉亚、德国、加纳、直布罗陀、希腊、格陵兰、几内亚、几内亚比绍、香港、匈牙利、冰岛、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韩国、朝鲜、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拉脱维亚、黎巴嫩、利比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马来西亚、马里、马耳他、毛里塔尼亚、墨西哥、摩尔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缅甸、尼泊尔、荷兰、尼日尔、尼日利亚、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菲律宾、波兰、葡萄牙、卡塔尔、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圣马力诺、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塞拉利昂、新加坡、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索马里、南苏丹、西班牙、斯里兰卡、苏丹、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泰国、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干达、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美国、乌兹别克斯坦、越南、西撒哈拉、也门。

旅鸟:澳大利亚、汶莱、布隆迪、加拿大、科摩罗、加蓬、北马里亚纳群岛、帕劳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塞舌尔、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多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不确定起源:关岛、卢旺达、赞比亚、津巴布韦。

中国为中北部广大地区的夏候鸟,华南地区为留鸟,在海南越冬。

查看全部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中边等水域附近岩洞、岩壁缝隙、河边土坎、田边石隙以及河岸、灌丛与草丛中,也在房屋屋脊、房顶和墙壁缝隙中营巢,甚至有在枯木树洞和人工巢箱中营巢的。巢呈杯状,外层粗糙、松散,主要由枯草茎、枯草叶和草根构成,内层紧密,主要由树皮纤维、麻、细草根等编织而成。巢内垫有兽毛、绒羽、麻等柔软物。巢的大小为11-16厘米,内径6-11厘米,深4-5厘米,高7-8厘米。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窝产卵通常为5-6枚,但也有每窝少至4枚和多至7枚的。卵的大小为19-22毫米×14.5-16毫米,重2-2.6克,灰白色、被淡褐色斑。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进行,但以雌鸟为主,孵化期12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育雏,14天左右雏鸟即可离巢。


亚种分化

中文名称

拉丁学名

1.

白鹡鸰指名亚种

Motacilla alba alba

2.

白鹡鸰西南亚种

Motacilla alba alboides

3.

白鹡鸰东北亚种

Motacilla alba baicalensis

4.

白鹡鸰西部亚种

Motacilla alba dukhunensis

5.

白鹡鸰普通亚种

Motacilla alba leucopsis

6.

白鹡鸰黑背眼纹亚种

Motacilla alba lugens

7.

白鹡鸰灰背眼纹亚种

Motacilla alba ocularis

8.

白鹡鸰伊朗亚种

Motacilla alba persica

9.

白鹡鸰新疆亚种

Motacilla alba personata

10.

白鹡鸰摩洛哥亚种

Motacilla alba subpersonata

11.

白鹡鸰英国亚种

Motacilla alba yarrellii

查看全部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注:白鹡鸰全部图册网址

查看全部

鹡鸰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