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木豆(学名:Dendrolobium triangulare (Retz.) Schindl.)是豆科假木豆属植物。灌木,高1-2米;嫩枝三棱形,密被灰白色丝状毛,老时变无毛。叶为三出羽状复叶。花序腋生,伞形花序有花20-30朵;苞片披针形,花梗不等长。荚果长2-2.5厘米;种子椭圆形。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分布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和非洲;在中国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及台湾等省区。生长于海拔100-1400米的沟边荒草地或山坡灌丛中。
根入药,有强筋骨之效。 喂饲家畜可口性较好,故可做饲料用。 假木豆含氮近3%,表明其碳氮比小于20,肥效快,属优质绿肥。
基本信息
灌木,高1-2米;嫩枝三棱形,密被灰白色丝状毛,老时变无毛。叶为三出羽状复叶;托叶披针形,长8-20毫米,外面密被灰白色丝状毛;叶柄长1-2.5厘米,具沟槽,被开展或贴伏丝状毛;小叶硬纸质,顶生小叶倒卵状长椭圆形,长7-15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圆或宽楔形,侧生小叶略小,基部略偏斜,上面无毛,下面被长丝状毛,脉上毛尤密,侧脉每边10-17条,直,直达叶缘;小托叶钻形至狭三角形,长3-8毫米;小叶柄长0.5-1.5厘米,被开展或贴伏丝状毛。
花序腋生,伞形花序有花20-30朵;苞片披针形,花梗不等长,密被贴伏丝状毛;花萼长5-9毫米,被贴伏丝状毛,萼筒长1.8-3毫米,下部1裂片与萼筒近等长,其余比萼筒稍短;花冠白色或淡黄色,长约9毫米,旗瓣宽椭圆形,具短瓣柄,冀瓣和龙骨瓣长圆形,基部具瓣柄;雄蕊长8-12毫米;雌蕊长7-14毫米,花柱长7-12毫米,子房被毛。荚果长2-2.5厘米,稍弯曲,有荚节3-6,被贴伏丝状毛;种子椭圆形,长2.5-3.5毫米,宽2-2.5毫米。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分布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和非洲;在中国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及台湾等省区。生长于海拔100-1400米的沟边荒草地或山坡灌丛中。 假木豆
选择充分成熟,种表光滑、大粒、漫入水中不浮的种子。在山坡地种植、坂度校大,岩是耕作技术不周,会置成水上流失。采用等高织梯田冲植,每块宽4-10米长是以地形来决定。种前将地耕好,除尝什草和碎石,耕土深15-25厘米,使土充分热化变肥沃。在石头多坭少地方,在石块空穴处挖土点种,在多石突起而又不平坦地方,则采用集中整块或小片种植,这样才便利于管理促进假木豆生长良好。种时,先挖穴,穴深30-50厘米,宽65厘米,每穴放牛粪混草木灰或老墙坭、肥坭2.5-4千克。行株距100厘米×130厘米或130厘米×160厘米,每宙300-500穴或600-1000株。每穴点种3-5粒,播种后盖士5-6.5厘米厚,苗高15-20厘米寸时拔去弱株,留1-4株。播种期宜早不宜迟,早种使假木豆植株生育期长,制造更多营养物质来满足开花结荚果的需要。相反的,播种太迟、生育期短,植株生长不好,产量会降低。最适宣播种期在惊蛰至春分间,在一月中播种,6-8月开花结荚,9月至11月陆续收获。
中耕除草追肥:假木豆地一有什草就要清除,尤其种植第一年地什草较多,什草多,故然会招致什草抢夺肥料,同时会遮光,挡风。除草结合中耕培土追肥。第二年,假木豆株高大,根系发达,需要追肥产量才能更提高。追肥可在植祩体眠期至萌芽前举行,在根两边挖或距根周围30-50厘米作坏状沟,每株施付熟牛粪麸类混肥坭2.5-5千克或绿肥亦可。在现花蕾初期施一次肥料,植株生长得更好。施肥时务须注意不断伤根太多,以免影响植株生长。
整形修剪:二年生假木豆植株枝叶生长较多,有枯枝、弱枝、病虫害枝,必须将它剪掉,才使壮枝、结果枝萌芽、以及树形齐、美观和透光、透风、树木更新健壮。剪枝时结合追肥一灾,外枝时间最好在冬季至初春前进行。
病害:发现根腐病株将它拔掉,用石灰粉撒在病穴处,以消毒病菌,防止散延侵其它株。
虫害:假木豆也常有芫菁和吹棉介売虫为害,花期(主要6-8月间)初芫菁咬食花朵和结荚以后被吹绵介壳虫为害枝叶、茎秆。并还分泌一种粘夜,使豆枝形成枯萎现象,影响结荚和子粒饱满。防治方法:用6%可湿性大六六粉0.5千克配水100千克,或10%六六六乳剂1:300倍,用喷器喷撒在被害植株上,可杀死虫70%以上,效果良好。
药用:根入药,有强筋骨之效。
饲料:经测定茎叶干物含氮2.94%、磷0.32%、钾2.01%、粗蛋白16.8%、粗脂肪3.39%、粗纤维27.1%、无氮浸出物47.3%、粗灰分5.42%。经喂饲家畜观察:家兔、黄牛和水牛都喜欢吃或愿吃,并无不良反应。
生态:假木豆含氮近3%,表明其碳氮比小于20,肥效快,属优质绿肥。 假木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