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毛飞廉 (Carduns acanthoides L.)为菊科飞廉属的植物。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高(10)20-100厘米。生于海拔260-3500米的山坡、草地、林缘、灌丛中、或山谷、山沟、水边或田间。
基本信息
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高(10)20-100厘米。
茎单生,有条棱,有长分枝或不分枝,全部茎枝被稀疏或下部稍稠密的多细胞长节毛,接头状花序下部的毛通常密厚。基部及下部茎叶长椭圆形或长倒披针形,长6-29厘米,宽2-7厘米,羽状浅裂、半裂或深裂,侧裂片6-12对,半椭圆形、偏斜半椭圆形或三角形,边缘有大小不等的钝三角形刺齿,齿顶及齿缘有黄白色针刺,齿顶针刺较长,长达3毫米,少有长5毫米的,或叶边缘有大锯齿,不呈明显的羽状分裂;向上叶渐小,与基部及下部茎叶同形并等样分裂,接头状花序下部的叶宽线形或线形,有时不裂。全部茎叶两面同色,绿色,沿脉有稀疏的多细胞长节毛,基部渐狭,两侧沿茎下延成茎翼。茎翼齿裂,齿顶及齿缘有长达3毫米的针刺,少有几达5毫米长的针刺,头状花序下部的茎翼有时为针刺状。
头状花序几无花序梗,3-5个集生或疏松排列于茎顶或枝端。总苞卵形或卵圆形,直径1.5-2(2.5)厘米。总苞片多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最外层线形或钻状长三角形,长约7毫米,宽约1毫米;中内层钻状三角形至钻状披针形,长8-14毫米,宽1.5-1.58毫米;最内层线形或钻状披针形,长16毫米,宽约1毫米;中外层苞片顶端有长1-2毫米的褐色或淡黄色的针刺,最内层及近最内层向顶端钻状长渐尖,无针刺。全部苞片无毛或被稀疏蛛丝毛。小花红紫色,长1.7厘米,檐部长9毫米,5深裂,裂片线形,细管部长8毫米。
瘦果长椭圆形,但中部收窄,长4毫米,浅褐色,有多数横皱纹,基底着生面平,顶端截形,有蜡质果缘,果缘全缘,无齿裂。冠毛多层,白色,或稍带褐色,不等长,向内层渐长;冠毛刚毛锯齿状,长达1.5厘米,顶端稍扁平扩大。花果期5-10月。
生于山坡、草地、林缘、灌丛中、或山谷、山沟、水边或田间,海拔260-3500米。
几遍全国分布。广布欧洲、苏联(中亚、西伯利亚)及东北亚。模式标本采自西欧。
它与近缘种丝毛飞廉(C. crispus L.)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的叶两面同色,绿色,沿脉仅有多细胞长节毛,下面并无蛛丝状薄棉毛。苏联植物志28卷飞廉属的编写者С.Т Тамамшян 显然半没有把握住二者的根本区别,因此,他所指出的二者的不同,只涉及量的变化(如植株的色泽等),没有触及到二者的质上的差异。根据日本植物分类学家S. Kitamura对日本产飞廉的记载 (Mexn. Coll. Sci. Kyoto Univ. Ser. B. 13: 32, 1937),叶下面无蛛丝毛,仅沿中脉有多细胞长节毛,看来日本产的飞廉应是C. acanthoides L.,而不是C.crispus L.。
应该指出,在这两种飞廉植物的共同分布区内,出现杂交是经常可能的。由于二者之间基因交流可能经常出现,使其二者本来微弱的区别常为消失。因此,将二者合并为一个种的倾向是存在的。
蓝眼菊是菊科金盏花族下的一个属。 蓝眼菊原先是属于异果菊属,其后从中分裂出来,当中只有一年生的物种…
柔毛艾纳香 DC.)是菊科艾纳香属的植物。分布在巴基斯坦、非洲、尼泊尔、锡金、缅甸、阿富汗、斯里兰卡、印度、不丹、台湾岛、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浙江、江西、云南、湖南、四川、广西、广东、贵州等地,生长于海拔400米至900米的地区,常生于田野或空旷草地。
大花金挖耳,又称香油罐、千日草、神灵草、仙草。为菊科天名精属的植物。分布于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的甘肃…
亚菊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60厘米。产中国黑龙江东南部。生于中山带山坡或灌丛中。俄罗斯及朝…
中华小苦荬 Tzvel.)为菊科小苦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俄罗斯远东地区及西…
苍耳子,中药名。别名:虱马头、苍耳子、老苍子、道人头、刺八裸、苍浪子、绵苍浪子、羌子裸子、青棘子、…
珍珠吊兰因鼓鼓、饱满翠绿的椭圆形小叶子形似珍珠状而得名。又名翡翠珠、 佛珠吊兰、翡翠珠、绿之铃,绿铃。…
苦菊是一种分布在南欧以及中国南京等地的菊科、菊苣属的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性喜冷凉气候,初夏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