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中华小苦荬

中华小苦荬(拉丁学名:Ixeridium chinense (Thunb.) Tzvel.)为菊科小苦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俄罗斯远东地区及西伯利亚、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中华小苦荬

别名:

小苦苣,黄鼠草…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目:

桔梗目

科:

菊科

亚科:

舌状花亚科

族:

菊苣族

属:

小苦荬属

种:

中华小苦荬

分布区域:

我国大部分地区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47厘米。根垂直直伸,通常不分枝。根状茎极短缩。茎直立单生或少数茎成簇生,基部直径1-3毫米,上部伞房花序状分枝。

基生叶长椭圆形、倒披针形、线形或舌形,包括叶柄长2.5-15厘米,宽2-5.5厘米,顶端钝或急尖或向上渐窄,基部渐狭成有翼的短或长柄,全缘,不分裂亦无锯齿或边缘有尖齿或凹齿,或羽状浅裂、半裂或深裂,侧裂片2-7对,长三角形、线状三角形或线形,自中部向上或向下的侧裂片渐小,向基部的侧裂片常为锯齿状,有时为半圆形。茎生叶2-4枚,极少1枚或无茎叶,长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不裂,边缘全缘,顶端渐狭,基部扩大,耳状抱茎或至少基部茎生叶的基部有明显的耳状抱茎;全部叶两面无毛。

头状花序通常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含舌状小花21-25枚。总苞圆柱状,长8-9毫米;总苞片3-4层,外层及最外层宽卵形,长1.5毫米,宽0.8毫米,顶端急尖,内层长椭圆状倒披针形,长8-9毫米,宽1-1.5毫米,顶端急尖。舌状小花黄色,干时带红色。瘦果褐色,长椭圆形,长2. 2毫米,宽0.3毫米,有10条高起的钝肋,肋上有上指的小刺毛,顶端急尖成细喙,喙细,细丝状,长2.8毫米。冠毛白色,微糙,长5毫米。花果期1-10月。 [1-2]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分布黑龙江(哈尔滨、阿城)、河北(石家庄、涿鹿)、山西(太行山区、太原、古交、夏县、平鲁、左云、五台)、陕西(兰田、太白山)、山东(昆嵛山)、江苏(宝应、南京)、安徽(台东)、浙江(淳安、昌化)、江西(南丰)、福建(厦门)、台湾(台南)、河南(嵩县)、四川(峨眉山、江津、马边、筠连、屏山、石棉)、贵州(安顺)、云南(丽江)、西藏(林芝、米林、芒康)。生于山坡路旁、田野、河边灌丛或岩石缝隙中。俄罗斯远东地区及西伯利亚、日本、朝鲜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我国。 [1-2]


生长环境

喜阳,耐寒,耐瘠薄,多生于海拔300—1480m以下的山坡路旁、田野、河边灌丛或岩石缝隙中。


化学成分

从中华小苦荬全草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萜类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及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β-香树脂素(1),3β-羟基-20(30)-蒲公英甾烯(2),熊果-12-烯-3β-醇(3),羽扇豆醇(4),10-羟基艾里莫芬-7(11)-烯-12,8α-内酯(5),乌苏-12,20(30)-二烯-3β,28-二醇(6),3β,8α-二羟基-6β-当归酰基艾里莫芬-7(11)-烯-12,8β-内酯(7)和乌苏酸(8)。化合物1~8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主要价值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别名】苦菜、节托莲、小苦麦菜、苦叶苗、败酱、苦麻菜、黄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陷血丹、小苦荬、苦丁菜、苦碟子、光叶苦荬菜、燕儿衣、败酱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早春采收。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及荒野,为田间杂草。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北部、东部和南部。

【性状】

性状鉴别全草长20-40cm。茎多数,光滑无毛,基部簇状分枝。叶多皱缩,完整基生叶展平后线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7-18cm,宽1-4cm,先端尖锐,基部下延成窄叶柄,边缘具疏小齿或不规则羽裂,有时全缘;茎生叶无叶柄。头状花序排列疏伞房状聚伞花序,未开放的总苞呈圆筒状,长7-9mm,总苞片2层,外层极小,卵形,内层线状披针形,边缘薄膜质;瘦果狭披钳形,稍扁平,红棕色,具长喙,冠毛白色。气微,味苦。

以色绿者为佳。

【药理作用】100%煎剂对在体兔心有抑制作用,使心收缩力减弱,频率减少。对在体及离体蟾蜍心脏,略有增强现象,但有舒张不全。滴在蟾蜍肠系膜上,能使小动脉扩张,先用肾上腺素使之收缩时亦如此。能使麻醉兔和犬的血压下降,其降压原理似乎与迷走神经有关。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主肠痈;肺脓疡;肺热咳嗽;肠炎;痢疾疾;胆囊炎;盆腔炎;疮疖肿毒;阴囊湿疹;吐血;衄血;血崩;跌打捞员伤。

①《广西药植名录》:"止泻,消肿。治蛇伤,尿结石。"

②《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泻肺火,凉血,止血,止痛,调经,活血,化腐生肌。治无名肿毒,阴囊湿疹,肺炎,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每次3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涂;或煎水熏洗。

【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名录》:止泻,消肿。治蛇伤,尿结石。2.《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泻肺火,凉血,止血,止痛,调经,活血,化腐生肌。治无名肿毒,阴囊湿疹,肺炎,跌打损伤,骨折。

【摘录】《中华本草》

查看全部

小苦荬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湖北旋覆花 Y.Ling)菊科旋覆花属的植物,是我国的特有植物。产湖北西南部、四川东部。…
  • 飞廉是菊科、飞廉属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00厘米。茎单生或少数茎成簇生,通常多分枝,…
  • 蓝眼菊是菊科金盏花族下的一个属。 蓝眼菊原先是属于异果菊属,其后从中分裂出来,当中只有一年生的物种…
  • 黑心金光菊是菊科、金光菊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30-100厘米。茎不分枝或上部分枝,全株被粗刺毛。…
  • 藿香蓟,菊科霍香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无明显主根;茎粗壮,底部径4毫米,茎枝淡红色,…
  • 藿香蓟,菊科霍香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无明显主根;茎粗壮,底部径4毫米,茎枝淡红色,…
  • 天名精是菊科天名精属植物。
  • 紫茎泽兰,又名解放草、破坏草、马鹿草、大黑草 、花升麻、细升麻,为菊科泽兰族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或…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