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翅鸭(学名:Anas discors)是雁形目、鸭科的鸟类。身长37- 41 cm,头部灰色,眼圈、眼纹和眼先均灰白色。体羽红褐色,羽毛有白色镶边。侧翼有深蓝色翼镜标记。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有些越冬活动于沿海滩涂盐场、水库、湖池、河流,小溪,沼泽,湿地,稻田,甚至农田。冬季喜集群生活。活动多选择在水边沼泽地区的野草丛间。常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海湾和海岸等水域,以草籽、稻谷、螺、软体动物为食。 分布于北美地区和南美洲。
基本信息
蓝翅鸭(图2) 蓝翅鸭身长37- 41 cm,翼展60 - 64 cm,雄鸭体重273 -410 、雌鸭体重266 - 375 g。是小型的长嘴涉禽。头部是灰色,白眼圈,白眼纹和眼先。体羽红褐色,羽毛有白色镶边。尾覆羽有黑白两色相杂,侧翼有深蓝色翼镜标记。雌鸭和幼鸭体羽是斑驳的褐色,脚黄色,鸭嘴黑色。在繁殖期雄鸭的体羽中有小暗斑。
蓝翅鸭分布图 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蓝翅鸭(图3) 该水鸭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有些越冬活动于沿海滩涂盐场、水库、湖池、河流,小溪,沼泽,湿地,稻田,甚至农田。冬季喜集群生活。活动多选择在水边沼泽地区的野草丛间。常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海湾和海岸等水域,以草籽、稻谷、螺、软体动物为食。
蓝翅鸭(图4) 蓝翅鸭是高度迁移的鸟类,冬天迁往南美洲,一般是秋天向南迁徙,在8月下旬开始,直到10月中旬继续进行。在迁移过程中,种子构成主要食物。
蓝翅鸭(图5) 蓝翅鸭的巢构建于草原,沿海岸和其他开阔的盐沼地区。巢靠近水源,但也可以相距遥远。这是一个安在地上的浅盆状鸭巢,隐蔽于植被中,用草和芦苇作内衬。雌鸭一次产卵9至13枚,独自孵化23至24天。雏鸟孵化后就可离巢游泳,并立即跟随雌鸭寻找食物。雌鸭继续保护和照顾了几个星期后才离开。一般在孵化38和49天以后小鸭就可以飞行。
蓝翅鸭(图6)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麝鸭:雄性麝鸭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水鸭,具有强壮的体形,羽色黯淡。嘴部有瘤疣附生物,…
疣鼻天鹅:是鸟纲、鸭科、天鹅属的一种大型的游禽,体长1.2-1.5米,体重6.75-10千克。…
针尾鸭,是雁形目鸭科鸭属动物。体长约75厘米的大型戏水鸭,雄鸟头暗褐色,颈侧有白色纹路,…
斑嘴鸭是雁形目鸭科鸭属鸟类。李文华,旭日干,中国自然资源通典 辽宁卷,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5,第361页雄鸟体羽大部棕褐色;嘴蓝黑色,先端黄色,嘴基至耳区贯眼线黑褐色;虹膜黑褐色,外圈橙黄色;眉纹黄白色,头顶、额、枕部暗棕褐色;上背灰褐色,下背褐色;翼镜蓝绿色带紫色金属光泽;胸部棕白色杂褐色斑,腹褐色;腰、尾上覆羽、尾羽黑褐色,尾下覆羽黑色;跗蹠和趾棕黄色,爪黑色。雌鸟嘴端黄斑不明显,下体自胸以下淡白色,杂暗色斑。因嘴端有黄斑而得名。斑嘴鸭分布于中国各省区,栖息于河流、湖泊、水塘及沼泽等湿地中。善游泳、行走,游泳时尾露出水面,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也和其他鸭类混群。主食植物的种子、嫩芽和幼苗等植物性食物,也食昆虫、软体动物等动物性食物。繁殖期5—7月,以干草和绒羽在岸边草丛中做巢,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8—14枚,孵化期24天。斑嘴鸭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
青头潜鸭,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迁徙性鸟类。雄性头部和颈部为黑色,有绿色光泽,上体为黑褐色,…
白眼潜鸭属中型潜鸭,个体比红头潜鸭小,和凤头潜鸭差不多。体长33-43厘米,…
中华秋沙鸭为鸭科秋沙鸭属的鸟类,俗名鳞胁秋沙鸭,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嘴形侧扁,前端尖出,与鸭科其它种…
斑背潜鸭体长42-47厘米,翼展68-75厘米,体重750-1350克,是中等的体矮型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