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长尾地鸫

长尾地鸫(学名:Zoothera dixoni)为鹟科地鸫属的鸟类。分布于尼泊尔、不丹、缅甸、泰国、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青海、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常见于在西藏栖于海拔3800米左右的针叶林或灌丛间、在青海活动于河谷杨树林下或黑刺灌丛中的地面上以及在贵州仅见于海拔700米的山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及印度Darjeeling。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长尾地鸫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雀形目

科:

鹟科

亚科:

鸫亚科

属:

地鸫属

种:

长尾地鸫

形态特征

体大(26厘米)而尾长的地鸫。与宝兴歌鸫及其他Turdus属种类的区别在外侧尾羽端白,下体具鳞状斑纹而非点斑,且具Zoothera属种类的翼下特有两道白色粗纹。与光背地鸫的区别为翼上横纹较显著,多橄榄色,尾长,翼斑皮黄而非白色,且下体黑色月牙形纹较少。

虹膜-褐色;嘴-褐色,下颚基部黄色;脚-肉色至暗黄。

叫声:鸣声似笛音。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在西藏栖于海拔3800米左右的针叶林或灌丛间;在青海活动于河谷杨树林下或黑刺灌丛中的地面上;在贵州仅见于海拔700米的山上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印度北部至中国西南部,越冬至缅甸北部及西部、印度支那北部。

分布状况:不常见。繁殖于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及西部和四川。迁徙时在广西西部有过记录。栖于海拔1200~4000米常绿林。

国内分布:西藏(排龙,比姆比山口,尼马山口,犹里派,昌都地区西南部),青海(斑玛),四川(峨边,峨眉,甘洛,天全,宝兴,木里,理塘),云南(漾濞),贵州(兴义)

国外分布:尼泊尔,不丹,缅甸,泰国,越南

查看全部

生活习性

常与各种鸫鸟混群,一般于地面取食。

地鸫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赤颈鸫是鸫科、鸫属中型鸟类,体长22-25厘米。上体灰褐色,有窄的栗色眉纹。颏、喉、上胸红褐色,…
  • 虎斑地鸫为鸫科地鸫属的鸟类,俗名虎鸫、顿鸫、虎斑山鸫。虎斑地鸫是鸫类中最大的一种,体长可达30厘米,…
  • 乌鸫:是鸟纲、鸫科、鸫属的鸟类。体重55-126克,…
  • 白眉鸫,是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鸫科鸫属中等体型的灰褐色鸫类。雄鸟头、颈、顺部至上颈灰色,…
  • 长尾地鸫是鸫科、地鸫属型鸟类,体长21-27厘米。上体橄榄棕褐色,下体浅棕色具黑褐色端斑,…
  • 田鸫是鸫科、鸫属中型鸟类,体长25-28厘米,个体较一般鸫大。头顶、颈、腰淡蓝灰色,…
  • 鸫属:是鸫科的一个属,是由一群中等体型的食虫或杂食性的鸟类所组成的属。…
  • 宝兴歌鸫,是鹟科、鸫属的鸟类。宝兴歌鸫为中型鸟类,体长20-24厘米。上体橄榄褐色,眉纹棕白色,…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