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粉头斑鸠

粉头斑鸠是一种鸠鸽科斑鸠属类生物,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非洲中南部地区。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粉头斑鸠

拉丁学名:

( )

别名:

红头斑鸠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今颚总目,鸽形目

科:

鸠鸽科

亚科:

鸠鸽亚科

属:

斑鸠属

种:

粉头斑鸠

分布区域:

欧亚大陆及非洲…

形态特征

鸠鸽目(Columbiformes)鸠鸽科(Columbidae)斑鸠属(Streptopelia)的欧洲和北非鸟类,学名Streptopelia turtur。体长28公分(11吋)。体淡红褐色,头蓝灰色,尾尖白色。


栖息环境

候鸟,在非洲北部越冬。turtledove一词也泛指斑鸠属的其他种类,包括领鸽(S. decaocto)、环颈鸽(S. capicola)。这些身体细长、飞行迅速的猎禽广布於旧大陆的温带和热带地区。环颈斑鸠是驯养的斑鸠变种,现在在加利福尼亚州和佛罗里达州有新大陆野生种群;有时把它列为一个种,学名S. risorea。笑鸽(S. senegalensis, 或称塞内加尔斑鸠、棕斑鸠)和斑鸽(S. chinensis, 或称中国斑鸠、珠颈斑鸠)已引至原产地以外的地方。turtledove这个俗名中之所以有turtle一词是因其叫声似龟,这种鸟类与有壳爬虫类一点关系也没有。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粉头斑鸠


生活习性

在地面觅食,吃大量小型种子。


繁殖方式

普通蛋生方式。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

鸠鸽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厚嘴绿鸠:是鸟纲、鸠鸽科的一种体型较小的鸟类,体长为25-28厘米,体重170-190克。…
  • 绿翅金鸠,鸟名,为鸠鸽科金鸠属的鸟类,俗名绿背金鸠。…
  • 斑尾鹃鸠体长38厘米,是体大而尾长的褐色鹃鸠。背及尾满布黑色或褐色横斑。头灰,颈背呈亮蓝绿色。胸偏粉,…
  • 蓝凤冠鸠是鸽形目鸠鸽科凤冠鸠属鸟类,又称绿背金鸠。通体蓝色,…
  • 山斑鸠,是鸽形目鸽鸠科斑鸠属鸟类,又名金背斑鸠、棕背斑鸠、山鸠、金背鸠、麒麟斑、麒麟鸠、东方斑鸠、绿斑鸠、山鸽子。山斑鸠颈侧具明显黑白色条纹的块状斑,上体深褐色、具扇贝状斑纹,羽缘棕色,尾羽近黑色,下体多偏粉色。虹膜黄色,喙灰色,脚粉色。山斑鸠是留鸟,在中国常见且分布广泛。此外,还分布于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日本等国。栖息于针阔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果园及农耕区,多成对活动于开阔农耕区、村舍、寺院周围及防火林带。取食于地面,主要觅食植物种子、果实、嫩芽等,也吃昆虫。山斑鸠飞翔时鼓翼快速,叫声为反复而低沉的“咕咕咕”声。繁殖期在4-7月,营巢于林中树上,通常一年繁殖2窝,窝卵数2枚,由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18~19天。山斑鸠的肉、卵可食,肉入药可益气明目、强筋壮骨,治久病气虚、衰弱无力、两目昏暗等病症。山斑鸠啄食杂草种子,对农田清除杂草有益;但有时也刨食农作物及树的种子。山斑鸠
  • 山斑鸠是鸠鸽科斑鸠属的鸟类,共有6个亚种。体长约32厘米,嘴爪平直或稍弯曲,嘴基部柔软,被以蜡膜,…
  • 黄腹绿鸠,Treron waalia ,脊索动物门、鸟纲、鸽形目、鸠鸽科、绿鸠属,…
  • 魔术鸽也就是白斑鸠,或称美国白斑鸠或日本白斑鸠或台湾白斑鸠,白斑鸠最早出现在印度群岛,体形娇小,…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