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角雉

角雉最主要特点是雄鸟头上具冠羽,两眼上方各有一肉质的角状突,故得名。喉下还有肉裾,在繁殖期里,这些肉角和肉裾,都可膨胀竖展起来,其色艳丽。多分布在我国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以至我国东南部的福建省。它们多数是本地留鸟。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角雉

别名:

角鸡、吐绶鸟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鸡形目

科:

雉科

属:

角雉属

分布区域:

中国的浙江、福…

外形特征

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是最常见的种类,头部黑色,头上角状突及眼周裸出部近蓝色,上下体大都深栗红色,满杂以灰色眼状斑,下体灰斑特大而明显。雌性成鸟则上体呈灰褐色。体背有多数黑斑点。叫声“哇哇”似小孩啼哭。

黑头角雉(Tragopan melanocephalus),头黑,颈红,脸裸出部辉红,通体大都黑色而具杂斑,并满布白色眼状斑。主要分布在西藏西南隅狮泉河流域的山地。

红胸角雉(Tragopan satyra),体型较家鸡大些,羽冠的两侧有一黑纹,通体大都绯红而满杂以白色眼状斑。分布在西藏南部春丕山谷喜马拉雅山脉,为留鸟。

另一种体型大小似家鸡,头黑、颈红,脸裸出部为金黄色,上体余部满布以白色和栗赤色眼状斑,腹部烟灰色的是灰腹角雉(Tragopan blythii),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

查看全部

生活习性

栖于海拔2,200-3,100米高的冷杉、赤桦等林中,以蕨类的绿叶、植物的嫩枝、果实等为食。多单独活动。夜栖乔木横枝,黎明滑翔下地,善奔走,仅作短距离飞行,性机警,受惊则迅速钻入密林或灌丛内。4-6月繁殖,交配求爱时,雄性常炫耀其肉裾,伸出角突,扑打一侧翅膀,嘴衔雌项羽毛,踏背交配。每窝产卵3-10枚,卵暗棕色,有紫褐色斑点。卵平均大小为56×41.4毫米。孵化期26~27天。分布自西藏东南部,向东到云南北部,四川、甘肃、陕西、湖北及湖南等山地,为留鸟。

雉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红喉山鹧鸪体长18-28厘米,体重220-340克;雌鸟体长25-30厘米,体重202-300克。…
  • 山鹑属:山鹑较石鹑体大,嘴和脚较强健。欧洲典型的山鹑是灰山鹑,体长约30厘米,重可达333克。…
  • 石鸡是鸡形目雉科鹑石鸡属鸟类,又称朵拉鸡、嘎嘎鸡、红腿鸡。体型中等。整体呈灰色;眼黑色,…
  • 虹雉属:有三种鸟类,这类雄鸟,以羽毛闪着金属辉亮为著,故名虹雉。走禽。体结实,体形肥大,喙略长,…
  • 锦鸡是鸡形目雉科锦鸡属鸟类动物。锦鸡是白腹锦鸡、红腹锦鸡的统称,雄鸟的头顶、背、胸为金属翠绿色,…
  • 鹌鹑,中药名。为雉科动物鹌鹑Coturnix japonica的肉。…
  • 绿雉,是鸡形目雉科雉属陆禽,又名日本雉。雄鸟体长约81.5厘米,雌鸟体长约58厘米,属体型较大的雄类。…
  • 褐马鸡:是雉科、马鸡属鸟类。是中国特产珍稀鸟类,体高约60厘米,体长1-1.2米,体重5千克,…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