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胸歌鸲(学名:Luscinia pectoralis)是鹟科、歌鸲属小型鸟类,体长13-16厘米。上体石板灰褐色或橄榄褐色,头和颈侧黑色,眉纹和颧纹白色,在暗色的头部极为醒目。两翅和尾黑褐色,外侧尾羽具白色端斑。下体颏、喉雄鸟深红色,雌鸟白色。胸黑色,腹白色。特征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黑胸歌鸲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4500米的高山灌丛草甸和亚高山针叶林中,尤以河谷、溪边灌丛、冷杉林和山坡稀疏松林、灌丛草地较常见,冬季也下到山脚和低山山谷地带。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性胆怯而机敏。多隐藏在林下灌丛或草丛间活动。主要以甲虫、鳞翅目幼虫、步行虫、苍蝇幼虫等昆虫为食。分布于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印度和缅甸北部。
基本信息
雄鸟头顶、头侧深灰褐色,额和眉纹白色,眼先、眼后、颊黑色,有的具白色颧纹,耳羽灰褐色。背、肩等上体石板灰色或灰褐色,往后逐渐转为橄榄灰色或橄榄褐色。翅上覆羽与背同色,飞羽暗褐色,外翈羽缘橄榄绿褐色或橄榄棕色。中央尾羽暗褐色或黑色。外侧尾羽亦为黑褐色,但基部和尖端白色。颏、喉辉红色,两侧缘以黑色,胸黑色,形成一道宽阔的黑色横带横跨于胸,其余下体白色或污白色,两胁有时杂有褐色。
雌鸟上体橄榄褐色,头侧和颈侧橄榄灰色具白色眉纹和白色颧纹(有的无白色颧纹),两翅和尾橄榄褐色或淡褐色,外翈羽缘暗黄色或淡黄色,中央尾羽棕褐或暗褐色,外侧尾羽暗褐色具白色端斑。颏和喉污白色,胸和两胁棕褐或灰棕色,腹白色沾棕。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脚铅褐色或黑褐色,爪黑褐色。
性别
体重
体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雄性
20-26克
135-161毫米
11-14毫米
61-78毫米
56-65毫米
29-34毫米
雌性
18-26克
130-150毫米
11-14毫米
66-69毫米
55-62毫米
29-31毫米
黑胸歌鸲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4500米的高山灌丛草甸和亚高山针叶林中,尤以河谷、溪边灌丛、冷杉林和山坡稀疏松林、灌丛草地较常见,冬季也下到山脚和低山山谷地带。
行为: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性胆怯而机敏。多隐藏在林下灌丛或草丛间活动。善于在地上急走奔跑,常常急走几步就停一会,并将尾翘到背上,有时又两翅下垂,尾稍微成扇形展开。
叫声:繁殖期间善于呜叫,雄鸟常站在灌丛顶端或岩石上鸣唱,声音为4-5个音节的一连串哨音,极为婉转、悦耳,且富有颤音,有时夜间也鸣唱。 白日里长久地重复亮而尖的动人鸣声。鸣叫时头朝后甩,喉部挺出,两翼低垂,尾半上翘呈扇形且轻弹。叫声包括粗涩的金属样音,近巢区时有粗哑的“it-it”音,告警时为拖长的“siiii-siiii”音。
迁徙:部分留鸟,部分迁徙,多在山上部繁殖、山脚地带越冬,少数进行小距离迁徙,到繁殖地南部越冬。
食性:黑胸歌鸲主要以甲虫、鳞翅目幼虫、步行虫、苍蝇幼虫等昆虫为食。
存在(居住地):阿富汗、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
存在(繁殖地):中国(新疆、甘肃、青海、四川、云南和西藏)、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存在(非繁殖地):孟加拉国、不丹。
存在(通道):不丹和缅甸北部。
黑胸歌鸲分布图
黑胸歌鸲主要繁殖在海拔3000-4500米的高山和亚高山矮曲林、灌丛或岩石灌丛地带。常成对营巢繁殖,通常在到达繁殖地后不久即开始营巢,繁殖期多在6-8月,也有个别早在5月下旬即开始营巢。营巢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多站在巢域附近岩石上或灌木顶枝上鸣唱,以宣示其领域的占有。鸣唱时昂首翘尾,声音清脆响亮,富有颤音。营巢于灌丛或树根间地上,也在石头或草丛旁的洞中营巢。巢半球形或球形,结构较为粗糙,主要由枯草茎和枯草叶编织而成。每窝产卵3-5枚,多为4枚,卵淡蓝色或绿蓝色,多数光滑无斑,偶尔在钝端有少许细小的红褐色斑点。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3-14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喂食,15天左右雏鸟即可离巢。
黑胸歌鸲新疆亚种(学名:Luscinia pectoralis ballioni Severtsov,1873):分布于中国(新疆天山山脉,往南至帕米尔)、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北部。
黑胸歌鸲藏南亚种(学名:Luscinia pectoralis confusa Hartert,1910):分布于东喜马拉雅山区。从尼泊尔东部到不丹和印度东部大吉岭,越冬于喜马拉雅山麓;中国仅见于西藏南部(8-9月间)。
黑胸歌鸲指名亚种(学名:Luscinia pectoralis pectoralis Gould,1837):分布于西喜马拉雅山区,从阿富汗经巴基斯坦到克什米尔、拉达克和尼泊尔,中国未见有分布。
黑胸歌鸲青藏亚种(学名:Luscinia pectoralis tschebaiewi Przewalski,1876):分布于中国、克什米尔、拉达克,越冬于喜马拉雅山麓、印度阿萨姆和缅甸。在中国分布于西藏(扎达、察隅、普兰、察雅、鲁霞、多雄拉、抓区、春丕河谷、昌都地区)、云南(盈江、耿马、丽江、中甸)、四川(稻城、石渠、德格、松潘、康定、巴塘)、青海和甘肃等地。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紫啸鸫是雀形目鹟科啸鸫属鸟类,又称黑雀儿,山鸣鸡、乌精。…
斑背燕尾是鹟科、燕尾属中型鸟类,体长24-25厘米。额至头顶前部白色,其余头、颏、喉、胸黑色,…
栗腹歌鸲是鹟科、歌鸲属小型鸟类,体长12-14厘米。雄鸟前额和头侧黑色,…
红背红尾鸲是鹟科、红尾鸲属小型鸟类,体长14-17厘米。雄鸟前额、头顶至后颈灰色或浅蓝灰色,…
蓝矶鸫是雀形目鸫科矶鸫属鸟类。蓝矶鸫雄鸟通体普蓝色,头顶和背较为辉亮,…
白顶溪鸲是雀形目鸫科的鸟类,体长约19厘米,是黑色及栗色溪鸲。头顶及颈背白色,腰、尾基部及腹部栗色…
赭红尾鸲:小型鸟类,体长13-16厘米。雄鸟前额、头侧、颈侧、颏至胸概黑色,头顶和背灰色或黑色,…
灰翅鸫是鸫科、鸫属中型鸟类。体长26-29厘米。雄鸟通体黑色,翅上具大而明显的淡灰色翼斑,…